分享

夏昆读史|生与死,在尊严和未来之间

 慧欣fhogq6a3hk 2017-03-03



跟夏昆一起读史

             匕

生与死,在尊严和未来之间

夏昆 | 文

           阝               

季布原来是楚国人,为人好侠气,曾经当过项羽的将军,在战争中多次险些置刘邦于死地。项羽死后,刘邦悬赏千金抓季布,还宣布谁敢藏匿季布,就诛灭三族。季布躲在河南濮阳周氏家,周氏说:

“汉朝要抓将军,马上会搜寻到我这里来了,你愿意听我的,我就给您出主意,不愿意听我的,请让我先自刎。”


季布答应听周氏的,于是周氏剃了季布的头发,给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奴隶的样子,把他和十几个奴隶一起,卖给了鲁国的大侠朱家。朱家知道这人就是季布,把他买来之后就安排在田里,但是却告诫自己的儿子说:

“这奴隶干活不干活你都别管他,给他好吃好住,不要难为他。”


之后朱家又去见刘邦的大臣,汝阴侯夏侯婴:

“季布当时追杀皇上,也是各为其主,他有什么罪呢?而且朝廷通缉季布,他肯定会流亡到匈奴或者南越,这不是把壮士送给敌国吗?”

夏侯婴心里也知道朱家是著名的大侠,季布肯定躲藏在朱家家里,于是也找了个机会,按照朱家说的劝告了刘邦,刘邦果然赦免了季布,拜他为郎中。当时的人不仅赞赏朱家的侠义,也赞赏季布能忍辱负重、东山再起的精神。季布后来官至郎中令、河东守。



《汉书》中武帝以前的内容基本上是抄《史记》的,所以,班固对季布的评价和司马迁的其实也是一样的,他说:

“项羽本来就是以勇猛出名,季布在他手下还勇冠三军,屡立战功,的确可谓壮士了。但是当他被当作奴隶而受辱的时候,他没有寻死,而是坚韧地活下去,为什么?因为他自负其才,知道自己的才能还没有施展出来。”

班固还跟着司马迁不无感慨地说:

“那些婢妾贱人,有一点不如意就自杀,他们并不是勇敢,其实只是无法想到出头的方式罢了。”


说起忍辱负重,很多人都会想起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其实,在那件事之后,韩信当了项羽的部下,后来又投奔刘邦,当了一个管理仓库的连敖的小官。有一次,他和其他十多个人犯法被判处死刑,当前面的人都引颈受戮之后,韩信直着脖子大喊:

“主公不是想得到天下吗?为何斩杀壮士!”

当时监斩的,恰好也是后来的汝阴侯夏侯婴,夏侯婴觉得这人出语不凡,于是把韩信解下来,跟他谈了几句,觉得韩信不同凡响,于是推荐给了刘邦,于是刘邦任用韩信为治粟都尉,使他走上了建功立业的第一步。


也许,韩信在受胯下之辱和险些被杀的时候,心里想的大概就是,不能让自己一身的才华随着生命的失去而化为乌有,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说的“将以有为也”,其实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可是,

当生与死徘徊在尊严和未来的

十字路口的时候,

谁能有确切的答案,

告诉自己,

到底应该选择哪条路呢?



项羽选择自刎乌江,因为对他来说,不仅被刘邦俘虏是一种侮辱,就是回到江东也是一种侮辱,因为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八千子弟兵,全都埋骨他乡,他已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项羽并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是,在尊严和未来面前,他仍然选择了前者。


而在我记忆中,另一个为了尊严而死的,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9月2日的夜晚,或者9月3日的凌晨,傅雷先生服毒自尽。两小时之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

他,

比谁都明白未来,

比谁都坚信未来,

可是,

在尊严和未来之间,

他却又选择了前者。

夏昆

在这样的傲岸和惨烈面前,大概没有哪个好事者还敢煞有介事地指指点点,再说些应该看到未来,不应放弃生命之类的屁话了吧。傅雷先生在他翻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结尾处曾经以热情洋溢的笔调赞美了未来的日子,他说,未来的日子就是那个趴在巨人肩上渡河的小孩,黑夜来临,水流湍急,,未来的日子在巨人肩上越来越沉重,但是黎明的曙光是不可阻挡的但是,所有的一切,必将冲出黑暗,沐浴在晨曦之下:他,比谁都明白未来,比谁都坚信未来,可是,在尊严和未来之间,他却又选择了前者。


为了尊严而死,和忍辱负重而活,哪一个更加勇敢?哪一个是对生命最神圣的尊重?

活着,还是死亡,哈姆雷特在丹麦的宫墙下提出的问题,几百年来,一直在拷问着徘徊两者之间的人们。


于是想起了谭嗣同,他在他著名的《狱中题壁》中,把逃跑保命,以图东山再起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比为汉代望门投止的张俭和忍死求生的杜根,而他自己却坚决地选择了死。而诗的最后一句,却似乎给出了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的答案:去留肝胆两昆仑!


不管是逃跑,还是留下,谭嗣同都对之表示了最高的敬意,因为,这些选择,都是凭着一身肝胆,郑重做出的,而一旦做出,便无怨无悔。

是的,

不管是为了未来忍辱偷生,

还是为了尊严慷慨赴死,

其实都是对生命的最高的敬礼。

因为,

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长度,

而是你选择长度的方式。

读史使人明智


扫描二维码

和夏昆一起读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