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安草书创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百家号 昔年,杜牧作诗《寄扬州韩绰判官》怀念过往扬州生活,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如今,袁永安手写《寄扬州韩绰判官》,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怀? 点击下方视频 观看袁永安书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过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袁永安,1972年8月生,湖北新洲人,现居武汉。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湖北省书协榜书委员会委员、组联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青年优秀人才库成员,民盟湖北省艺术院副院长,武汉市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武汉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武汉市青年书协常务副主席,武汉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新洲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武昌区第十四届政协委员。 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湖北省第八届屈原文艺奖,湖北省书法黄鹤奖等。 出版有《袁永安书法篆刻作品集(一)》《十方书道袁永安精英特刊》等。 创作过程 动图 动图 动图 审核:金日发 编导:李东昊- 延伸阅读----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全文及赏析编辑:余辉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 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 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