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阳论坛】雷州书坛人物速记

 jtq感恩一切 2017-03-03

    雷州书坛人物速记    


 曾如影


中国书法之乡雷州自秦汉至民国时期,历为郡、州、军、路、道、府、县治之所,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素称“天南重地”。作为历史上雷州半岛府治之地,雷州书法人才辈出,星河灿烂,诸如史上开创岭南书法新篇章的南宋道教五世祖白玉蟾,大学者梁启超誉为“粤中第一学者”的清代陈昌齐,有“岭南才子”、掌舵雷阳书院三十年之久的陈乔森,以及清之道光二年进士蔡宠,光绪十六年进士李晋熙,光绪年间兵部职方司主事吴应铨,光绪十一年拔贡梁成久等。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是书法文化复兴的重要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雷州书法顺应时代的发展,伴随着书法复兴的热潮,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中兴之路。


兹笔者拾掇雷州书坛人物数名,予以白描速记。

 

宁公


莫锡宁,1930年生,雷州白沙镇人,圈内人皆称宁公,因之年高性温艺深品尚,可谓德艺双馨,自1983年海康县书法协会成立始,至今已经执掌雷州书坛三十三年,这在共和国书法史上也是极少有的事例。


宁公书法魏碑承《张猛龙》《始平公碑》,楷书追唐代颜鲁公,行草摹晋代王羲之、及元代赵孟頫,隶及汉魏等。宁公传统功力常人不及,篆隶楷行草,五体俱擅。宁公与人无异,先专而后博,复求专,传统功夫绝对不是问题。用最大的力气打进传统去,也要用最大的力气走出传统藩蓠来,这是古训。真要评论宁公有所不足的话,那就是入古有余而创新稍有欠缺。当然,宁公之艺术水平不输于、影响力也不逊于20世纪80年代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湛江地区的书法家,可惜,并未能被贴上“国字号”名片,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平台的原因,还有身份地位的原因,但一定不是艺术水平的原因。


看一个艺术家有多大的影响力,不能只看其艺术成就有多高,还要看其弟子有多出众。宁公桃李满天下,“中国最丑的人”钟国康,雷州最帅的书法家莫颂军,掌舵康有为故里丹灶书坛的郭亚明,深耕新兴工业城市东莞的刘胜等都是宁公得意弟子,也皆是“国字号”的书法家。



莫锡宁,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雷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2016年作品



李昌梧,1952年生,徐闻县人,曾任中共湛江市委常委、中共雷州市委书记。圈内的朋友不以其职务相称,皆称之为兄。


兄乃性情中人,呼朋唤友,真诚坦荡,不见阶级身份之分,未有富贵贫贱之别,亲如兄弟,能不称之为兄吗?“兄弟,给点意见。”每写好一幅作品,这是兄必说的口头禅,其实这更是兄真诚性情的体现。质朴的话语着实让人感到非常亲切,足以让人忘却地位的差别、身份的差异。这,仅仅是一场兄弟朋友间的煮墨论道。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兄也。


兄乃文化之人,曾被称为文化书记,倡中国书法之乡雷州,创雷州市书画院。“书如其人”在兄的身上得到了印证。干练刚毅行政作风的兄,其勤奋、真诚、豪爽不仅是体现在书法创作态度上,在推动雷州书法事业的发展上更为勤政。地方行政长官积极倡导、参与当地书法活动,其思想高度决定其行为的准则。从清端园陈瑸诗廊、靖海宫楹联书法艺术碑廊的建设,到“中国书法进万家雷州行”“名城墨韵——雷州人书画展”等书画大型活动在雷州的举办,他一直在为推动文化大市的建设不遗余力;请看雷州书画院的建设:良好的办公环境,宽敞的展览场地,前瞻的运作思路等,这里面的点点滴滴都包含着兄的心血。


兄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对周围的人及至在当地都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作用,带动了一群人,势必影响到一代人,通过这种良性互动可以促使当地的书法团体与书法人才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使更多的书法专业人才参与书法事业的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


雷州书法界需要这样的书法家!朋友圈早已经强烈地、幸福地享受到着兄倡导、并带动起来的良好氛围!


遗憾的是,随着兄的去职,政府部门与书法的互动没有了以前的热度;可喜的是,莫颂军接手了雷州书法发展的棒子。



李昌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6年作品


老爷


莫颂军,1966年生,雷州白沙镇人,曾经的雷州市书画院院长,书法界人人称之老爷,因其艺高身尊,因其品优德重等。


老爷蒙童时期承宁公教诲,自唐楷入后,后涉猎魏碑,未至而立名已立。至20世纪90年代,老爷拜暨南大学曹公宝麟先生为师,转以帖学为主,写米芾、习《书谱》、学智永、摹二王等,碑帖交融,刚柔相济,精彩纷呈,矛盾里游刃自如,遂声名立显全国。吴晓懿评论老爷,观其书学屐行,出碑入帖,意韵深邃,早年取法雄强苍浑的北碑,以遒劲朴拙为旨趣;后又能转益多师,博涉旁通,深入研究晋人手札和宋人法帖,书风变为之一变,锋毫之间有郁郁乎之书卷气,出新意于法度之间。


老爷闯荡书法江湖三十几载,曾17次入展全国展览,极盛其名,为雷州书坛之领军人物。老爷作为清端园陈瑸诗廊主要策划者,具体参与建设。老爷曾自2010年始任雷州市书画院长,在此期间,举办了不少的书画展览,编辑出版了30期院刊《名城墨韵》和多本书画作品集等,为推动雷州书法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有了圈子,就有了江湖,形形色色的江湖里总是浸泡着各种各样的是是非非,生旦净末丑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极尽其性,由不得你厌恶或喜好,有人给你穿小鞋,有人把你当千里马……朋友间闲谈中常以“鬼人”“贵人”谐音异义而调侃。“鬼人”有没有折腾你,相信很多人已“躺枪”。贵人、鬼人是判断一个人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国际标准”。雷州书坛之人或者事,十有八九得之老爷帮扶。雷州书坛中人就是这么幸运地遇上了像老爷这样的贵人。


老爷好太极拳,喜雷州歌创作,偶也作古诗词、楹联等,可谓雷州文艺多能手。


老爷有着优秀的道德品德、高深的艺术品质,如果领导魄力上也能够“强其筋骨”,相信舵手的正能量气场会更加强大。


雷州书坛有老爷,幸哉!


莫颂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旅外兵团


雷州书坛“旅外兵团”,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个体。


雷州书坛“海外兵团”,这个群体人数很多,分布很广,水平很高。暂时不说“旅外兵团”几十名省级书法家有多骁勇,雷州书坛“旅外兵团”“国字号”作者于当地都是铁板上钉钉的主角。诸如:在20世纪80、90年代已经全国闻名的莫老各伯先生,时至今日,岭南书坛还是常有人津津乐道这位雷州才子呢!获奖专业户郭亚明,得之传统,染之时风;吸之魏碑精华,取之时风精髓,写自我之性灵,郭家品牌渐显。莞城高手梁越强,初习楷,及魏碑、魏晋南北朝,近取秦简,于魏碑中求朴茂,于二王中求雅逸,于金文中求敦厚,于简书中求灵动……集百家而成一家。在东莞书坛,逢人必说梁越强无比强大。也是客于东莞的雷州墨客刘胜多次入展全国性展览。其专攻魏碑,以《张猛龙》《始平公碑》为基础,墓志为辅,兼习二王手札以活其笔性,方圆相济,典型的碑行书写得极见性灵。还有一位客于东莞虎门镇的陈晓,曾以一手精雅的小楷成名于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后又转习行草、篆隶,于各类大展中也常有收获。鲁迅文艺奖得主冯伟智任职于省国税局,以二王一脉行草为日课,曾入展中国书法最高奖展览“兰亭奖”,岭南书法重镇羊城不可小觑的创作高手。同是任职于广州的徐学毅,其书法论文于百年印社西泠印社大赛中斩获大奖,并加入了该社。于高校以学术立脚者不易,于省城以学术立脚者更不易,以学术加入最著名的艺术社团西泠印社,你不为之点赞,那是你的气量问题了。当然,有胆量北漂京华的墨客,从来没人敢轻视之。年轻有为的雷州墨客廖鸿业就是这样的一位勇者、智者。廖鸿业能作诗,古诗词随手拈来;善书,篆隶楷行草皆有神来之笔;擅印,最爱印象一派;画国画,工笔写意无所不及。诗书画印,无所不能,无所不精,雷州廖鸿业于京华立住了脚,期待树立起品牌。


雷州书坛“旅外兵团”,这是一个个体,是一个艺术的符号,也是雷州的一个文化符号。


雷州书法的种子在全国各地播种、发芽、成才!


2016年12月15日客于湛江海湾东岸



(曾如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会员。)



莫各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钟国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2年作品



梁越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冯伟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郭亚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刘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廖鸿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陈晓,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作品



徐学毅,西泠印社社员,2016年作品






雷阳书法学堂(雷州市人民法院的对面)



雷阳书法学堂地图



学生错误的执笔方法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小部分是老师和家长错误的教法造成,绝大部分是在上幼儿园时过早地握笔写字形成的。当孩子手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的时候就抓笔写字,一旦家长和老师不注意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的培养,再加上功利性的心理需要,强制孩子长时间地做作业,极易形成错误的坐姿、执笔方法。


写好作业字,预防近视从纠正坐姿、执笔方法开始!





尊敬的家长,您就这么任性地放纵您的子弟,继续地以错误的坐姿、错误的执笔方法写作业吗?


学生错误的坐姿、错误的执笔方法不是学生的错,而是家长的错!


温馨提示:雷阳书法学堂可以帮助您,改正您子弟写字的坏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