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推一道主观性试题,快来学习一下吧~~

 观心破执 2017-03-03

【问题】

1、A得到被害人B的承诺,对B进行诬告的行为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罪?

2、A诬告虚无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罪?

3、A向外国司法机关诬告中国公民B犯罪,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罪?

针对上述三种情形,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各自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答案】

关于诬告陷害罪的法益,存在如下几种观点的争论:

(1)人身权利说,其认为诬告陷害罪是为了保护被诬陷人的人身权利。据此,上述第一、二种情形都不成立诬告陷害罪。但第三种情形依然成立诬告陷害罪。这也是命题人的个人观点。


(2)司法(审判)作用说,其认为刑法规定诬告陷害罪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司法作用,尤其是审判作用或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换言之,即使诬告行为没有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但只要妨害了客观公正的司法活动本身,就可以成立诬告陷害罪。据此,上述第一、二种情形都成立诬告陷害罪,但第三种情形不能成立诬告陷害罪。


(3)择一说,其认为刑法规定诬告陷害罪既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也是为了保护司法作用。换言之,只要诬告陷害行为具有其中一种性质,该罪就能成立。据此,上述的三种情形都成立诬告陷害罪。


(4)并合说,其认为只有既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又侵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才能成立诬告陷害罪。据此,上述三种情形都不能成立诬告陷害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