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武术

 东风如意 2017-03-03
中华武术,泛指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中逐步形成的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武术缘起于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商及西周时期,即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通过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秦汉盛行角力、击剑。唐朝始行武举制,裴旻剑术、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宋元时期,民间武艺组织的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明代后期武术大发展,流派林立,形成了太极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嘉靖年间,江南流行武术,有拳法11家、棍法31家、枪法16家、刀法15家、剑法6家、杂器械10家、钯法5家、马上器械16家。当时武术家有擅长短打的“绵张”,擅长踢法的“山东李半天”,擅长打法的“张伯敬”,擅长拿法的“王鹰爪”等。训练出著名“戚家军”的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和俞大猷、唐顺之、何良臣等编撰的《剑经》《武编》《阵记》等武术典籍,都为武术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