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伟天英 2017-03-03

提示:唐朝平定西域产生过三句著名的话,一句是臆想:“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活”;一句是民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一句是忏悔:“我,亡虏也,先帝厚我,我则背之,今天降怒罚,尚何道?且闻汉法杀人必都市,我愿就死昭陵,谢罪于先帝也。”这三句话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但它们都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史实,即是没有人能阻挡西域的统一之路。


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丝绸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绝对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今天面对罗布泊茫茫大漠,有谁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焉耆国王就想修筑一条穿越大漠直达玉门关的“沙漠高速”(大渍路)。《新唐书》:“太原贞观六年(632),其王龙突骑支始遣使来朝。自隋乱,碛路闭,故西域朝贡皆道高昌。突骑支请开大碛道以便行人,帝许之。

《唐书》:“焉耆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突厥。”他为什么要修这条路呢?因为要给自己开一条更便捷的路。当时西域商人到内陆必须由焉耆向东北经过高昌(吐鲁番),才能到达今哈密、敦煌,耗时、费力,还不安全。然而,焉耆国王的这一高招,惹得时任高昌国的王麴文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这不明摆着是断他的财路,影响他的经济收入吗?于是,他勾结西突厥对焉耆国发起战争,一连攻下焉耆五座城池还俘虏了大量人口。

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麴文泰

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前往高昌调查这事,没想到麴文泰根本不理这碴儿。他说:“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活!”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即是你是老鹰飞在天上、我是野鸡窜于蒿中,你是猫我是老鼠,我们各干各的,不是很好嘛!言下之意是你管得着我吗?唐太宗让他入朝,他说自己病了,不去。

唐太宗火了,命令兵部尚书侯君集带兵西征高昌。侯君集未到高昌,高昌的老百姓们便传出了一句民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新唐书》:“先是,其国人谣曰:‘高昌兵,如霜雪;唐家兵,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几何自殄灭。’”)意思是说,唐朝的军队是日月,高昌的兵马像霜雪,日月一照,霜雪自消融。

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丝路壁画

然而,麴文泰并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们和唐朝之间有七千里的路,中间还有两千里的沙漠,夏天无水草,冬季风如刀,即使唐军能过得来,只要闭城坚守二十天,等他们饿死在城下,我们只管收尸好了!”但侯君集的部队仿佛没费什么力气,就打到了高昌城下,麴文泰一着急得了点病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继任后难抵唐军出城投降。

唐朝的军队就这样拿下了高昌,在那首民谣里让高昌的军队霜雪一样地融化了。但是,支持过高昌西突厥并没有因此安生下来。公元641年,西突厥又支持龟兹国王反唐,唐朝出兵打败西突厥的军队后,将西安都护府迁到了龟兹(今库车)。见到唐朝势力强大,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率领部众前来投降。唐太宗封阿史那贺鲁为左骁卫大将军,让他驻守庭州(今吉木萨尔)招抚西突厥。

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侯君集

阿史那贺鲁趁机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很快控制了西突厥的所有地盘,迫使西域各国受命于他。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继位,阿史那贺鲁趁机向唐朝发动进攻,占领了庭州等地。唐朝派兵收复失地后,又于653年命大将程咬金西征阿史那贺鲁,并在今巴音布鲁克草原取得了胜利。然而,程咬金撤军后,阿史那贺鲁又开始闹腾了。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程咬金

657年,唐朝派出大将苏定方再征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贺鲁大败逃往石国。石国人将阿史那贺鲁抓起来送给唐军。唐军把阿史那贺鲁押到了长安。见到唐高宗,阿史那贺鲁说:“我本是亡虏,先帝待我厚,而我背叛他。现在天怒降罚,我还说什么?听说汉时法,杀人必在都市。我愿在昭陵就死,能向先帝谢罪。”(《新唐书》:“我,亡虏也,先帝厚我,我则背之,今天降怒罚,尚何道?且闻汉法杀人必都市,我愿就死昭陵,谢罪于先帝也。”)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在阿史那贺鲁的忏悔之音里,汉家兵马如日月。此后,唐朝完全统治了西域,其疆域东起玉门关与阳关,西至波斯国(伊朗),比汉代扩大了许多。而这一切皆源起于焉耆国王提出要修“沙漠公路”的想法,看来,这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民心之路、统一之路。日月照霜雪,几何自殄灭!即使到了现在,这民谣依然耐人寻味。(文/路生)

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苏定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本头条号文章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