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智能投顾市场发展潜力大 巨头应抓住机遇积极布局

 黑马_御风 2017-03-03

  近日,美国SEC投资者教育和宣传办公室针对智能投顾行业的用户发了一份公告,称希望通过此次公告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

  公告表示,投资者在使用智能投顾产品和服务时,应该充分地考虑人际交互对投资者的重要程度、智能投顾所使用的信息以及可以给出的投资方案、投资方法和所涉及的相关收费。不过,对于中国智能投顾用户和从业者而言,只知道这些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投身于智能投顾的热潮,必须对中国智能投顾市场的特殊性进行深入了解。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精尖信息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真正的智能时代。智能时代下,金融行业形态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发展正是其中之一。智能投顾同时具有科技与金融的双重属性——这也让其同时成为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抢滩的热点。伴随着资本开始从互联网金融领域转向金融科技(Fintech)市场,金融科技中的代表智能投顾也成了行业最新热点,一批企业开始宣布布局智能投顾产业,2016年也被称为中国“智能投顾元年”。

  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2011年,美国的Wealthfront公司开创了智能投顾服务业务模式,吸引原本被传统投资顾问门槛拒之门外的新中产阶级。通过调查问卷在线评估用户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为用户个性化地定制投资方案,实时监控投资组合的动态,并对投资产品组合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用户投资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业务模式并被行业后继者竞相模仿,成为现在行业主流业务模式。

  短短几年内,智能投顾行业在美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花旗集团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12 年到2015 年底,美国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规模从几乎为零增加到了 190 亿美元。现在,除了像Wealfront和 Betterment等率先涉足智能投顾行业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美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嘉信理财、蒙特利尔银行、先锋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市场,收购已有的平台,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者独立创建自己的智能投顾平台。

  最近宜信财富与《商业周刊》联合发布的《中国新中产智能投顾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3月,美国虽然已经有超过200家智能投顾公司,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但是,行业前5名智能投顾企业(或产品)集中了超过 90% 的市场份额,其中先锋基金(Vanguard)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管理资产达310亿美元。相比起美国智能投顾的市场,中国市场还才刚刚起步。自2015年年底起,一批新兴金融科技企业才开始开拓中国智能投顾市场,而像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和招商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也正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现在,国内智能投顾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国内第三方机构以海外ETF作为全球配置组合投资的模式,如弥财、蓝海财富等;

  二是证券公司的智能投顾,属于券商服务升级转型一个方向;

  三是包括盈米财富在内的银行、基金代销机构等,以公募基金作为智能投顾主要原料,进行基金组合资产配置模式;

  四是号称做智能投顾,实则把基金、非标资产等各类理财产品合起来做一个资金池,这一模式存在较大法律法规风险,或要被取缔。

  四大挑战之下,智能投顾的中国路好走吗?

  在中国,智能投顾的发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临四大挑战:

  第一是市场。基础市场走势会影响这一业务发展,最好是一个持续、活跃、逐步“慢牛”的市场。

  第二是普通投资者的接受度。目前不少投资者普遍对财富管理的预期有三个特征:高收益、期限短、无风险。

  说实话,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不少投资者非常幸运地享受了此类红利,但不能将这理解为常态。中国理财市场面临着理财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构,从金融常识和风险收益对等最基本逻辑来讲,“高收益、期限短、无风险”的产品是难以存在的,投资者需要在理财价值观上慢慢接受这一事实。中国投资者理财观念较为陈旧,远远落后于美国,投资者教育的方面面临巨大。资产配置的理念还没有成为中国投资者的共识,投资行为更多受产品驱动,缺乏系统、科学的投资观念,需要财富管理机构在服务投资者的同时进行投资者教育,形成科学理财的投资大环境。

  第三是财富管理机构的认知。有志从事这一领域的财富管理机构如果仅仅当智能投顾为一个工具去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出发点是去卖产品而不是经营客户,那么也是难以长久的。因此机构也面临价值观的重构,从以产品为中心、收入为导向的行为方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获得信任为导向的长期努力。

  最后一个挑战,是政策法规的保障。目前国内还没有投资顾问法,仅有一个1997年颁布的针对证券公司的投资咨询顾问管理办法,20多年市场发生的巨变呼唤着这一法律的修订或者新法规的出台。只有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保障下,智能投顾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同时,对于中国本土资本市场来说,究竟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引爆智能投顾行业还值得商榷。

  (一)缺乏成熟的投资品种

  定投标的很关键,但在中国这个变化很快的市场上,你很难找到成熟的投资品种。中国缺乏被动投资金融工具,几乎是所有智能投顾分析文都会提到的“硬伤”。据wind的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初大约有120只ETF,规模不到2000亿元,而且主要是传统的指数型ETF,债券型ETF、商品型ETF等较少。

  在中国,能够经常买入赎回,又具备多样性收益特征的品种,主要是各类公募基金。然而,即使如此,你也很难找到一种公募基金,让你能够长期投资。我国的基金行业还处于产品营销竞争阶段,并未能根据投资者偏好和自身资源能力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产品。

  同时,激烈的竞争逼迫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专注于短期业绩指标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和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另外,中国市场的波动巨大,长期来看,在美国都很难跑赢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主动投资,在中国更是难有持续良好的表现。

  (二)未完成多维度+高频度的数据积累

  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国内理财市场,包括智能投顾的前身——量化投资,一直做得不温不火,产品单一,参与人数不多、且集中在高净值客户中。

  这意味着,国内智能投顾市场,没有完备的用户数据沉淀,谈何“千人千时千面”的个性化管理?

  同时,不成熟的数据管理体制在数据共享方面也造成了很大障碍。目前国内各个银行,各个平台各自为营,为了自身利益不会轻易共享客户数据,数据流转不起来,也就难以打通智能投顾的仍督二脉。

  (三)低门槛、低收费的优势并不足以吸引国内投资者

  美国有养老金账户管理的“刚需”,而中国投资者并没有这样的需求。那么,智能投顾平台何以吸引投资者呢?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智能投顾的核心,在于根据用户个性化的风险偏好结合算法模型定制“最优”的资产配置方案。

  那么何为“最优”?金融产品除了考虑收益率,回撤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对于理性投资人来说,回撤峰值波动大意味着较高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产品拥有极高的绝对收益,也并不是最优选择。所以,“最优”组合意味着平衡风险,在此基础上取得稍微超额的收益。这意味着,无论你采用多么智能、多么好的算法,得出的提升都是特别有限的。既不是刚需,又没法用智能算法建立竞争优势,凭什么说服投资者改变其已有的投资习惯?这样一来智能投顾的位置就很尴尬了。

  (四)投顾平台资产配置和再调整的高效性有待商榷

  咨询和资产管理的无缝连接可以突显智能投顾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这就涉及到投顾平台在决策之后如何进入资金管理环节的问题。而在国内,投资顾问与资产管理两块业务是分开管理的,这导致个人账户的全权托管存在障碍,未做到智能的高效配置及调整。

  人工智能时代绝佳的投资工具——ETF

  一提到智能投顾,可能不少人都会发现ETF是最常出现的交易品种。事实上,ETF确实是人工智能时代下十分出色的投资工具之一。

  在美国智能投顾市场上大受追捧的ETF,尽管在移植到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小的阻碍,但依旧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机遇。那么假设,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交易的背后实际上是计算机,对ETF会有啥影响呢?

  我们需要弄清ETF背后的机制,尽管ETF领域也有很多变革和创新,包括主动管理型ETF也在尝试,但是ETF所谓的“可交易基金”,大多数情况下实质上还是“可交易指数基金”,被动投资理念依然是其灵魂。所以回到指数,什么是指数,它本质上是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标准,选取一篮子投资标的,按照一定权重的集合。

  我们把范围再缩小到股市,说白了,它是一篮子股票的集合,反映的是这些个股涨涨跌跌,按照设定权重后整体的一个反映。同时,根据标准和权重规则,每个季度,或者每半年,或者每年做个调整,其余时间指数只是反映市场的动态状态和结果,不涉及其中的微观交易的具体操作。

  所以,“被动投资”的“被动”就在这里,挂钩指数,原则上指数咋整,我咋整。看到这里,我们也容易分析出了,人工智能目前尝试的比如机器人炒股,那是在具体操作环节。而指数关心的是一篮子股票交易后的结果,可能这些交易是人和人之间进行的,人和机器间进行的,甚至以后假设机器全面普及,都是机器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但是不要紧,就是黑白无常、太上老君在炒股也无妨,最后还是会反映在指数上,ETF还是挂钩指数。所以,人工智能并没有和ETF这样的投资工具展开直接的“竞争”,而是以机器交易的特点,可能改变指数运行的节奏,从而影响ETF的走势节奏。

  事实上,从信息技术在投资领域的深入应用看,很多时候在给ETF助力。比如,智能投顾,我们可以看到,从欧美到中国,大部分智能投顾业务,其主推的交易品种都是各类ETF。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智能投顾在美国发轫和发展,长期打的是根据个人风险偏好,进行动态资产配置的概念,一提到“配置”,显然,挂钩一篮子指数的各类ETF,从风险和品种丰富度上,是最适合进行资产配置的了。

  在过去几年,有个趋势,那就是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放大,在去年,甚至到今年一月,这个趋势依然迅猛,而同时,对冲基金业面临巨大挑战,大量昔日大型基金资产流出。而如果你关注此类新闻细节,会发现过去不少对冲基金的大户,即一些地方养老基金等,是撤资的重要部分,而他们的管理人也正将钱大量投入到ETF这样的工具,求得就是ETF在资产配置上的相对稳健和灵活。

  ETF确实是人工智能时代,一个对于机器来讲,绝佳的投资工具,因为与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相比,它的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优势就是它可以交易本身。如前所述,ETF某种程度上就是可交易的指数基金,这个特点让其流动性大大增强,而这又让其容易成为交易方选择的对象,因此又催生了对该基金巨大的需求,导致其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又提升其流动性和市场影响力,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特别在更多大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如今市场地位巨大的ETF,必然是最重要的交易对象,比如标普500指数的ETF和相关的期权等衍生品,管你是人、机器还是鬼在美国市场交易,都将是各种策略大概率要涉及的品种。

  所以,假设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以更快的速度渗透,假设机器人炒股比例将大规模增加,我个人确实无从预测市场会成为什么样子,人工智能是否会让市场更理性?

  尽管人有情绪,可能放大市场危机,但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因为比如技术分析判断的趋同,导致某个时间节点,所有智能炒股策略都理性的往一个方向交易,让市场更动荡呢?

  不过,对于ETF来说,对于被动投资理念,我认为仍将继续乘风破浪,成为资金相对净流入的方向。况且,我们假想,有一天,人工智能不但交易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自我学习能力已经很强,可以自己调整些投资策略。

  那么很可能就是大量基金公司都是玩人工智能,今天我们大谈各家机构,谈的是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达里奥,以后谈的就是各家公司的人工智能品牌了,啥阿尔法狗,阿尔法牛,阿尔法虎。但是问题来了,大家都人工智能化了,都赚钱吗?显然不是,市场又将是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和投资策略的竞争,说白了,很可能有回到如今主动性管理基金的状态。

  人工智能也分三六九等,很可能今年这款人工智能技术大赚,明年又大亏,投资者还是感觉没谱,而挂钩指数的被动投资策略依然赢得很多投资者的追捧。而对于很多个人选股的散户,面对机器人,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是否也会被“积压”成为又一批ETF的投资者呢?从我的角度看,在人工智能角逐市场的年代,被动投资依然将以旺盛的生命力吸引更多资金。

(来源: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