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当前新疆农科院党委和奇台县的关注和重视,奇台试验站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以自治区事业单位第二次岗位聘用工作为契机,试验站将引入绩效管理量化考核,拟建立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按月“计件”考核为手段,使单位战略目标、年度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和每位职工,建立符合试验站发展需要的绩效管理量化考评体系。通过管理推动,快速提升试验站的综合实力,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二、试验站绩效管理现状 试验站领导班子和职工年终考核都采用述职的方式进行。由新疆农科院组织人事处统一组织,进行书面述职,通过民主投票确定考核档次,对考核优秀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 考核的具体步骤和内容是:每年11月-12月,新疆农科院组织人事处和财经处发文确定考核的时间、考核小组的成员组成、考核的内容、评优的名额和要求。试验站则采取参考研究所考核内容从科研、开发、人才、条件建设、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评分。根据评估的结果,选出文明标兵单位进行奖励。 个人的考核要求普通员工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述职,领导干部除上述四个方面,另增加述廉内容。 三、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同时,试验站绩效管理也受到财经政策影响。一是财政工资拨付办法的制约。奇台试验站的工资是按人头由财政全额拨付,只要人员在册,就有工资保障,试验站没有权利对工资发放办法进行调整。由于历史原因,某些人员无事可干,或者未到退休年龄打了退休报告就不上班,依然旱涝保收,一分不少,而有些单位的职工天天辛苦劳作,收入却一分不多。这是一种典型的大锅饭体制,看似公平,实际是大大的不公平,极大地消弱了人员的积极性。二是津补贴制度的制约。从2010年,自治区财政供养单位的津补贴发放人均不得超过2.3万元,少的补,多的扣。这种工资津贴的发放办法制约了薪酬激励办法的运作空间。 (2)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不清晰 奇台试验站的组织结构多年来承袭旧的框架模式,已经不太适应现在的管理。这一点从领导班子分工上也可看出,比如党支部书记主管党建、农户管理等工作,副站长分管生产、经营等工作。事实上,这种粗线条的分工直接造成管理上的粗放或重叠,也使得职工难以对业务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掌握的情况来看,奇台试验站没有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过梳理设计。 2.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扎实 (2)工作分析不够工作分析是对一项具体工作的本质内容和有关因素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和描述的过程。通过工作分析可以确定工作的本质内容和对工作承担者行为和条件的要求,其结果通过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两种书面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奇台试验站,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职工普遍感到职责不清,预期不明,不少职工的岗位职责甚至是一样的。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者对工作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工作分析不到位,造成职工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工作岗位职责定位,使工作缺乏长期考虑。 3.绩效管理的流程不完整 (1)绩效考评方式不合理通过调研和访谈,对考评结果满意的人仅占调查对象的36%,表明奇台站多数人不认同目前的绩效考评方式和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考核标准单一。没有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性质、特点、职责权限大小制定严格的定量或定性的考评标准,而是每年年底职工在内部范围宣读工作总结,大家测评。二是考评方法不合理,人为因素、人情关系太重,往往是老好人票数较高,一些埋头苦干,没时间与周围同事搞关系的人票数低,这样的考评不仅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目的,反而影响了一些不会搞关系、实干职工的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