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阎建滨 | 祭祖的意义

 与春天同行 2017-03-03
新年快乐!


第八讲:过年 祭祖



        春节有一项重要民俗的仪式,正在被当今的人们所遗忘,那就是祭祖。在大喜大吉的过年里,为何要有怀念祖先和已故亲人这项议程,难道这不是在春节里添堵吗?是否与春节过年的气氛相冲突呢?这恰恰正是中国人过年的特征,没有西方人的狂欢和任性,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内敛,给欢庆的节日里增添一些节制,避免狂喜放任,乐极生悲。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也集中彰显在节日的礼仪风俗中。祭祖恰恰就是中国精神文化在春节的集中表达,表达的是对祖宗先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同时,希望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幸福安康。

        在中国文化里,宗教信仰未必在民间产生笃信,但祖先信仰却深深埋藏在中国人心中,尤其二千多年的儒家以孝为先的传统根制于华夏大地,饮水思源,不忘本,记得起初心,一直是中国人立世的基础,所以,不管国事家事,不忘祖先和前辈是头等大事,我国的所有节日,敬天礼地渐渐远去,祭祀祖先却一脉相承,绵延至今,被华夏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祭祖一般是在正月初一进行,但也有的地方在年三十就开始了,大都在自己家里,但也有去亲人墓地上坟的。我发现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西安、宝鸡地区过年上坟的人越来越多,在城市里过年前去坟头祭奠的人群车水马龙、浩浩荡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家家户户都在请逝去的亲人回家过年,表达过大年不忘亲人的孝心、感恩思念之心,那情景常常令我感动不已……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祭祖都是在家里,正厅要把祖先的牌位或者亲人的遗像挂起,供上供品、香炉、蜡烛。仪式是上香和跪拜,不少家里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祭祖时多摆几副碗筷,把碗筷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亲人同我们共享美好生活,体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思想,并传承给下一代。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北风俗差异较大,因此,各地祭祖也各有特色。在中原的开封,守岁到大年初一五更时分,祭租就开始筹备了,要先盥洗,穿戴新衣新帽,在供桌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全家按照长幼辈份向祖宗跪拜,祈愿得到祖宗的“年福”;而在南方的东莞,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

       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极具南方特色。祭祖的程序是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份、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一些富裕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而在我国的宝岛台湾,祭祖时间要早,初一的三更时分就开始祀神、祭祖了,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迎接新正,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在我国也有在祠堂祭祀祖先的,在湖北的罗田,初一早晨就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准备好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 又准备了一支长竿挂着鞭炮,等族人来到时,便点火燃放,表示欢迎前来祭祖,等到祭祖仪礼完毕,用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招待族人。

        祭祖这个过年的民俗传统仪式,在我们日益城市化的生活里,在家家户户过大年里,应该有一处安放祖先的灵魂,也安放我们华夏子民的精神信仰……





华夏节日密码

陕西广播电视台 西安乱弹《长安大讲堂》

主讲人: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阎建滨

——讲述中华节日源脉之谜





阎建滨

文化学者、节庆专家、文化旅游策划人,先后在高校、新闻媒体、文化社团工作,现任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文化产业创业联盟会长、《陕西节庆旅游网》总编、西安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致公党陕西省文艺支部委员。

著有《清明旧事》(河北大学出版社)等传统节庆研究论文20余万字,同时对现代节庆也深入研究,在国内重要节庆论坛上发表演讲和论文若干。




                  传世光影影视传媒  友情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