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首咏怀诗,抒情怀、寄抱负!

 weinfb 2017-03-04
  咏怀诗即吟咏诗人怀抱、情志之诗,诗人借其再现对现实世界的体悟、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其终极目标指向对个体生命的把握、对未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
  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的手法,将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含蕴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等形象的描写中,将无形的 “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人寻味。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杂诗》
  诗人抒写的是新秋月夜,辗转难眠,因时光的流逝,壮志难酬而终晓悲凄,情难自抑。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具有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的意义,历来深受读者喜爱,根源即在于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酬张少府》
  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成,物我两忘,以动写静,为高人达士作了传神的写照。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这是一首寄赠之作,表现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此词上下阙均以写景发端,议论继后。景语中有情语,议论时亦辅之以超旷、闲逸、感喟之情,大气包举,襟怀高妙,风格豪迈超旷。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城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此诗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倾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