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八路诸侯5 连续调整军队高官,又搞大阅兵,汉灵帝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

 金色年华554 2017-03-04
在公元188年,一直隐身在宦官后边的汉灵帝,连续进行几个军队人事安排的大调整,自己也亲自主持阅兵。

  汉灵帝进行的第一个人事调整是换太尉。太尉是三公九卿中三公里的一位,负责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全军总司令。在秦、西汉初年的时候,太尉位于丞相之下。但之后没了丞相之职位,取代丞相的司徒在东汉的时候,在官员序列里是位于太尉之下的。汉灵帝的这一举动相当于换了三公之首、军事总负责人。不过换太尉这事在汉灵帝一朝并不新鲜。汉灵帝在位一共22年,一共换过26位太尉,平均一年要换一个都不止。

  


  图1、汉灵帝刘宏

  在汉灵帝一朝,换太尉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他的第二个在军事上的人事安排——设置西园八校尉,就有点超常规了。校尉一职战国时候就有,也就算个中级军官。但在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八校尉,掌管八支守卫京城的特种兵部队。从此校尉这个职位,在整个汉朝都是军队中仅次于将军的显贵职位,某些情况下地位甚至超过为数不多的几个将军。

  汉武帝设置的八校尉到东汉的时候缩减为五校尉。如今汉灵帝重置八校尉,他心中或多或少会想到他这位祖先,这位击败匈奴的先辈皇帝,或多或少也希望借此重整大汉朝的军威,威服四方。

  汉灵帝任命的八个校尉分别是:小黄门蹇硕任上军校尉,原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中军校尉,原屯骑校尉鲍鸿任下军校尉,原议郎曹操任典军校尉,赵融任助军左校尉,冯芳任助军右校尉,原谏议大夫夏牟任左校尉,淳于琼任右校尉。其中是不是有两个人名特别显眼——袁绍、曹操。在汉灵帝能看到的青年才俊里,袁绍和曹操位列其中。汉灵帝一定想不到,自己死后,这两位将左右东汉王朝的命运。

  


  图2、蹇硕

  汉灵帝此时更看重的那个人,不是袁绍、也不是曹操,而是蹇硕。在东汉,常用黄门来代指宦官,是因为在汉代和黄门有关的职位,一般都是由宦官担任的。小黄门,不是说蹇硕年纪小,也是一个官职,秩六百石。这个蹇硕不但不小,而且体格格外健壮,而且深通兵法。因为这个汉灵帝特别信任他。进而做出了一个让今天的我们更是大跌眼镜的安排,亲自安排他来统领全军,甚至中央军的最高负责人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上军校尉蹇硕的管辖。

  说到这,有必要说一下东汉时候的宦官。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更多是明朝时候的太监,明朝的太监形象和东汉时候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大的不同就在官职上,东汉的太监是可以和普通大臣一样,任朝廷体系、军队体系里的官职的。这里的蹇硕就是一例,之前就有太监当过仅次于大将军的车骑将军的。宦官在东汉时候,可以不完全依靠皇帝或太后支持,去与外戚及朝臣争势,和他们融入到官员体系中有很大关系。而且宦官群体本就是被歧视的一群人,抱团效应比朝臣之间强。这也就有了汉灵帝一继位,宦官群体就把掌权的窦太后及其家族灭掉的事。

  汉灵帝此举除了赏识蹇硕这个宦官之外,另一层意图是分化大将军何进的军权。任何时代的宦官群体都一样,他们只不过是被皇权利用的工具,他们没有能力彻底离开皇权自生长的。皇权的掌握者们深知这一点,宦官们对这点也清清楚楚。而皇权和宦官加起来,要对付的是对面的朝臣们,特别是朝臣里的最有权势的那一拨。


  图3、大将军何进

  如果你还是坚持认为,就是汉灵帝太宠幸宦官了。那接下来的第三个军队人事的安排,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看到汉灵帝真实的意图和打算。汉灵帝任用卫尉条侯董重为骠骑将军。董重是汉灵帝他妈董太后的侄子。而大将军何进以及车骑将军何苗,都是汉灵帝皇后何氏的兄弟。而且背后涉及到储位之争。先不多说,为争夺下一任皇帝的故事都异常精彩,汉灵帝的储君位置更是。

  除了以上的人事安排,汉灵帝在京城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阅兵典礼。汉灵帝弄这么一场阅兵,起因是因为有“望气者”说,京城要遭遇兵祸之乱,南北两宫将要有血光之灾。咱们只短短这么几期,已经看到了好几处,提要这些神秘的预测者了。而这样预测者们出现在皇帝身边,出现在地方官员身边,也出现在民间,可以略略窥到一些东汉当时社会整体的价值观。能看到大家对能预测未来的这些术士们的认可和重视程度。

  对于望气者这样悲观的预言,汉灵帝决定通过行动、庆典来改变。因此闹得阵仗动静都很大,除了征调四方各州的军队之外,还在洛阳西城门外的平乐观修了一个巨大的阅兵台。史书上说这个阅兵台,有十二层楼阁,高达十余丈;旁边建的小阅兵台也高达九丈。阅兵召集的军队有数万人。在阅兵那一天,汉灵帝在大阅兵台上观摩,大将军何进在小阅兵台上。阅兵的时候,汉灵帝戎装重甲,骑在重铠的战马上,自己封自己为“无上将军”,然后绕场三圈,然后把指挥刀交给何进。


  图4、东汉初年建的阅兵台——邓禹台

  这场阅兵规模不能说不宏大,但对于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有意义吗?短时期内可能是有的,仪式庆典,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的。到近现代都是,何况古代。想想当时三十来米的高台,在没有现代工程技术的情况下,是多么宏伟的一个建筑。数万人的队伍,齐声呐喊,在没有电子设备的古代,是何等的壮观,振奋人心。

  可真有什么长远的用处吗?之后汉灵帝和讨虏校尉盖勋一段对话,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汉灵帝问:“我今天检阅大家,你觉得怎么样呢?” 盖勋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君王只凸显恩德,而不炫耀武力。如今敌寇远在边境,而军队的检阅却在京城。这样做并不能显示必胜的信心,反而让人感觉是在穷兵黩武。”汉灵帝听话很是同意,对盖勋说:“是啊。可你说的太晚了,只可惜当初大臣们都没这么说。”

  和皇帝聊完天之后的讨虏校尉盖勋的感觉是,皇帝挺聪明的,只是被周围的宦官蒙蔽了眼睛。还准备和袁绍一起密谋诛杀宦官。结果上军校尉蹇硕看到盖勋情况不对,急忙把他调到了西都长安当京兆尹。


  图5、讨虏校尉盖勋

  抛开盖勋对汉灵帝的观感。你对汉灵帝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皇帝在古代是一个不能再尊贵的位置,是一般人看都不敢看,想都不敢想的位置。只有某个特殊家族里的某些人才有机会去觊觎。但是一旦你坐上去了,就是万万人之上,历代的史官们就会拿着一个贤君昏君暴君的尺子去丈量你,最终在君王的群体里给你下个结论。

  很少人把帝王当人看的,自古如此,到今天我们的一样不把帝王当人看。可帝王终究也是人,也受周围环境影响长大的,也有弱点,也有情感,也有智力能力上的差异。


  图6、深宫

  想一想可怜的汉灵帝,十岁刚刚朦胧懂事的时候,就被从家乡拉到遥远的京城来当皇帝。周围全是宦官、女人,见到朝臣的时候,朝臣们一个个都气势汹汹。而回头看那些宦官们却一个个贴心顺服。然后就是每天处理那些遥不可及的事,一堆人告诉你该这么做,该那么做。可最终要做决定的他却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事。蹇硕说的对,汉灵帝很聪明。但再聪明的人,没有实际的历练,不能实实在在的触及到状况,不能够让脑中所想和现实匹配起来,坐到君王那个位置都是不合格不能胜任的。

  这也就是你翻开史书所发现的,接地气、明白事、知民情的皇帝在历史上少之又少。汉灵帝就是其中一个,只不过真不是由他决定的。他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棋子罢了。

  《十八路诸侯》第五期就到这里,欢迎关注!上一期《曹操从心底里是反对轻易废立皇帝的,一场废帝阴谋因他反对而失败》。感谢小王子的辛苦校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