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现代主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读点儿没用的书 2017-03-04

相关概念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

后现代主义具有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是针对科技理性逐渐代替了工具理性的角色并在与人文理性的共存中占上风的情况而产生。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1

当前在科学认识和方法论中存在的问题:

1、科学体系下,人们往往追求统一的认识,而多样性是人能够存在的重要能力之一。

2、在很多情况下,对客观世界的唯一解读,或许本来就是不正确的,现在认识到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对同一现象本来就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科学体系来解释。

3、社会科学的复杂性,方向的多变性,使在解决问题时,只能依靠多样性的处置方式来获取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可能你建立的模型本身很科学的同时,忽略了更加应该重视的因素,而导致结果的谬误。

4、后现代主义,在进行多种决策主体,价值观差异较大情况下,具有非凡的解释能力。

2

比较

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3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特征:

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

主张语言符号分析;

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结构主义;

反二元论;

反总体性;

重非理性分析;

存在虚无主义分析倾向。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另一个潘多拉盒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