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鞅之死,原因?

 pgl147258 2017-03-04

说起商鞅,就想到他的变法,当时的商鞅深受秦孝公的重用,也是秦孝公身前的大红人,那么他最后为什么会被五马分尸而死呢?

商鞅本是卫国人,也叫卫鞅,后来卫国灭亡,商鞅也是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最后流落到魏国,做了当时魏国国相公叔座的门客。商鞅好学,特别是对刑法之学很感兴趣也学得很好,当时的刑法之学就是法家的思想。但是法家的思想与现代的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法家的思想是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用更加严厉的刑法来约束人民,从而到达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和谐社会,现在的法治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保护人民。当时的人都认为法家思想的人都没有恩义,性格寡淡。事实上,商鞅也是这样一种性格的人。

商鞅之死,原因很简单

后来,魏国的国相公叔座死了,魏惠王也没有留下商鞅,商鞅就去了秦国,秦孝公倒是很欣赏商鞅,但是在商鞅讲到尧舜禹这种仁政的时候,秦孝公表现的兴趣乏乏。在第二次拜见秦孝公的时候,商鞅使出了杀手锏,用强有力的变法改革来吸引秦孝公的眼球。当时的秦孝公看到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时,眼睛都发亮了。商鞅变法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去更加严苛地要求人民,连坐,告奸等等都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小心翼翼。这样的改革成效很快,在高压下,当时的秦国是真的做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人民勤于当兵。当时并不是以出身来定爵位,而是用军功来定爵位,这就危害到不少贵族的权益,并且告奸这一规定,是要求人们在发现不法行为时必须上告朝廷,不分身份高低,这对于许多贵族来说也是阻碍很多。

商鞅之死,原因很简单

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秦惠文王在当太子的时候曾经犯过事,但是当时因为他是太子,让他的师傅来代为受罚,所以秦惠文王对于商鞅也是有点私仇的。加上商鞅变法中有很多规定限制或者危害了贵族的不少利益,让很多人都颇为不满,在秦惠文王的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商鞅。当时的商鞅也是一路潜逃,到了边境想要住个旅店,旅店却是要求要有证件才能够入住,,不然就会犯了法,商鞅当时也是自己做的法自己来受了。之后,他逃去魏国,但是魏国并不肯收留他,怨恨他强大了秦国导致魏国被攻打,所以魏国又将商鞅送回了秦国。

商鞅之死,原因很简单

秦惠文王当时判了商鞅车裂,车裂的刑罚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马分尸。五匹马分别绑住四肢跟头部,然后让马朝着各自的方向奔跑,人的身体如果是用刀砍也不是那么容易砍掉的,何况是用马拉,对于受刑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在四肢分离的那一刻更是痛苦,场面也是相当血腥。一代功臣强大了秦国,最终还是落得如此的下场,可悲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