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数学求轨迹方程的六种常用技法

 昵称40056114 2017-03-04
高中数学求轨迹方程的六种常用技法

轨迹方程的六种常用技法

  轨迹方程的探求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学生解这类问题时,不善于揭示问题的内部规律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动辄就是罗列一大堆的坐标关系,进行无目的大运动量运算,致使不少学生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总结和归纳探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法,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很有帮助。本文通过典型例子阐述探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法。

  1.直接法

  根据已知条件及一些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的斜率公式等,直接列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得轨迹方程。

例1.已知线段,直线相交于,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求点 的轨迹方程。

解:以所在直线为轴,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坐标系,则,设点的坐标为,则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

由已知有

化简,整理得点的轨迹方程为

练习:

1.平面内动点到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2,则点的轨迹方程是 。

2.设动直线垂直于轴,且与椭圆交于、两点,是上满足的点,求点的轨迹方程。

3. 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  )

A.直线 B.椭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2.定义法

  通过图形的几何性质判断动点的轨迹是何种图形,再求其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运用定义法,求其轨迹,一要熟练掌握常用轨迹的定义,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二是熟练掌握平面几何的一些性质定理。

例2.若为的两顶点,和两边上的中线长之和是,则的重心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解:设的重心为,则由和两边上的中线长之和是可得

,而点为定点,所以点的轨迹为以 为焦点的椭圆。

所以由可得

故的重心轨迹方程是

  练习:

  4.方程表示的曲线是 (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抛物线

  3.点差法

  圆锥曲线中与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可用点差法,其基本方法是把弦的两端点的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然而相减,利用平方差公式可得,,,等关系式,由于弦的中点的坐标满足,

且直线的斜率为,由此可求得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例3.椭圆中,过的弦恰被点平分,则该弦所在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解:设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则有

① ②

①②可得

而为线段的中点,故有

所以,即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化简可得

  练习:

5.已知以为圆心的圆与椭圆交于、两点,求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6.已知双曲线,过点能否作一条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使 为线段的中点?

  4.转移法

  转移法求曲线方程时一般有两个动点,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次动的。

  当题目中的条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时,一般可以用转移法求其轨迹方程:

  ①某个动点在已知方程的曲线上移动;

  ②另一个动点随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变化过程中和满足一定的规律。

例4. 已知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上的动点,求的重心 的轨迹方程。

  解:设 重心,点 ,因为

    则有, 故代入

    得所求轨迹方程 

例5.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两点,再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转移法)设,∵,∴平行四边形的中心为,

将,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设,则

∴,

∵为的中点.∴,消去得

,由①得,,故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解法二:(点差法)设,∵,∴平行四边形的中心为,

设,则有

① ②

由①②得 ③

而为的中点且直线过点,所以代入③可得,化简可得④

由点在抛物线口内,可得⑤

将④式代入⑤可得

故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练习:

7.已知,在平面上动点满足,点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5.参数法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通过'坐标互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在确定了轨迹方程之后,有时题目会就方程中的参数进行讨论;参数取值的变化使方程表示不同的曲线;参数取值的不同使其与其他曲线的位置关系不同;参数取值的变化引起另外某些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变化等等。

  例6.过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已知。

  (1)求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2)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使矩形?若存在,求出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的方程为,代入方程,得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所以,设,则

设,由 得

∴ 所以,代入可得,化简得

即 ②

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易求得满足方程②,故所求轨迹方程为,其轨迹为双曲线。(也可考虑用点差法求解曲线方程)

(2)平行四边为矩形的充要条件是即 ③

当不存在时,、坐标分别为、,不满足③式

当存在时,

化简得,

此方程无实数解,故不存在直线使为矩形。

  练习:

8.设椭圆方程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点、,是坐标原点,点满足,点的坐标为,当绕点旋转时,求:

 (1)动点的轨迹方程; (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9.设点和为抛物线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且,过作于,求点的轨迹方程。

  6.交轨法

  若动点是两曲线的交点,可以通过这两曲线的方程直接求出交点的方程,也可以解方程组先求出交点的参数方程,再化为普通方程。

例7.已知是椭圆中垂直于长轴的动弦,、是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求直线和的交点的轨迹方程。

解1:(利用点的坐标作参数)令,则

而.设与的交点为

因为共线,所以 因为共线,所以

两式相乘得①, 而即代入①

得, 即交点的轨迹方程为 

解2: (利用角作参数)

设,则

所以 , 两式相乘消去

即可得所求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

练习:

10.两条直线和的交点的轨迹方程是___ ______。

  总结归纳

  1.要注意有的轨迹问题包含一定隐含条件,也就是曲线上点的坐标的取值范围.由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可知,在求曲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完备性'和'纯粹性',即轨迹若是曲线的一部分,应对方程注明的取值范围,或同时注明的取值范围。

  2.'轨迹'与'轨迹方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求'轨迹'时首先要求出'轨迹方程',然后再说明方程的轨迹图形,最后'补漏'和'去掉增多'的点,若轨迹有不同的情况,应分别讨论,以保证它的完整性。

练习参考答案

1.

2.解:设点的坐标为,则由方程,得

由于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故

即、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由题知即

∴即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

3.D 【解析】在长方体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易知直线与是异面垂直的两条直线,过直线与平行的平面是面,设在平面内动点满足到直线与的距离相等,作于,于,于,连结,易知平面,则有,(其中是异面直线与间的距离),即有,因此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选D.

4.A

5.解 设,

则,由,

两式相减并同除以得

, 而

, 又因为所以

化简得点的轨迹方程

6.先用点差法求出,但此时直线与双曲线并无交点,所以这样的直线不存在。中点弦问题,注意双曲线与椭圆的不同之处,椭圆不须对判别式进行检验,而双曲线必须进行检验。

7.解:设,则

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

∵点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动点的轨迹是一个以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其中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即直线过的中点,且与

垂直,于是有即

故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8.解:(1)解法一:直线过点,设其斜率为,则的方程为

记、由题设可得点、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将①代入②并化简得,,所以于是

设点的坐标为则消去参数得 ③

当不存在时, 、中点为坐标原点,也满足方程③,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

解法二:设点的坐标为,因、在椭圆上,所以

④ ⑤

④-⑤得,所以

当时,有 ⑥

并且 ⑦ 将⑦代入⑥并整理得 ⑧

当时,点、的坐标为,这时点的坐标为

也满足⑧,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

(2)解:由点的轨迹方程知,即所以

故当,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时,取得最大值, 最大值为

9.解法1 :(常规设参)设,,则

 (※)

由共线得 则

把(※)代入上式得化简得的轨迹方程为)

解法2: (变换方向) 设的方程为,则的方程为

由  得 ,  由 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①

因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②

①×②即得的轨迹方程:

解法3: (转换观点) 视点为定点,令,由可得直线的方程为, 与抛物线联立消去得,设,则

又因为,所以

故即

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

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