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会和孩子“讲理”吗?

 长沙7喜 2017-03-05

点  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是家庭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和孩子“讲理”实际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根本没意识到讲理的重要性。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家长总是以一种冷漠、训斥或恐吓的方式来控制孩子,却不想,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这种方式只会放大孩子的逆反心理。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和内容和孩子讲理,并以平等为基础,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具备懂理的能力。


文 | 郭兆凡   编辑 | 李臻


七岁的儿子想买个电视广告里的玩具,妈妈没答应。玩具挺贵,而且家里还有很多玩具,玩了一两次就放在一边了。


孩子开始闹情绪,赖在沙发上哭。姥姥去安抚孩子,应承着过些天就给他买。妈妈则觉得不应该太宠着孩子,要哭就让他哭,等他看到没人理他,自然就不哭了。

 

这些,是好的教育方式吗?



孩子因为没有买玩具,觉得生气、难过,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应该怎么处理才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这对终身都至关重要。

 

想想你周围有多少成年人,因为情绪管理问题而陷入冲突不断的婚姻或人际关系?


明明是个小事儿,却控制不了觉得伤心、生气、甚至愤怒,冲动之下说一些伤人的话,做一些伤人的事。明明底线已经被突破,还自欺欺人压抑自己合理的情绪,最终搞成内伤。明明心里有气,除了冷战就不知道如何表达和解决问题。


过度压抑情绪和冲动伤人的释放情绪都是不健康的。

 

懂得管理情绪的人,能够用建设性的方式,而不是冲动的或是伤人伤己的方式,去应对自己的情绪。


这意味着,产生情绪的原因和表达情绪的方式(语言或行为)都是更合理的,自主掌控情绪和言行的能力也更强,能理解情绪和言行对自身和别人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管理情绪,不但对未来有益,也能帮他们改善当下的生活。


懂得管理情绪的孩子,往往更能集中注意力,能更好的解决同伴冲突,更懂得关爱和体谅别人。

 

怎么样让孩子长成一个情绪成熟的成年人?


关键,就在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当然,学校教育也很重要。

 

很多家长常会否定孩子的情绪:


“不许哭!怎么这么不懂事,看看家里有多少玩具都没有玩过。上次要买那个玩具,我不让你买,你就和我保证肯定好好珍惜,结果呢?还不是没做到?”


也可能忽略孩子的情绪:


“让他自己哭,不用理他。如果吵到别人,就让他回自己房间哭。”

 

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否定或者忽略孩子的情绪,只会让孩子更不懂得如何管理情绪。

 

在这两条路径之间,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

 

这里有一些关键:


-先控制好大人自己的情绪

-了解孩子的情绪,表达对孩子情绪的感同身受

-和孩子间建立基于信任和爱的关系

-让孩子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和自己的情绪/言行对别人的影响

-让孩子了解其他表达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意味着,不否定孩子,也不放任孩子,而是平和的讲理。


你可以让孩子哭两分钟,然后坐在他身边:“我感觉到了,你挺伤心的,对吧?关于要不要买这个玩具,我们可以聊聊。需要再给你一两分钟调整一下情绪吗?”


谈话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 多询问孩子的想法:这个玩具为什么会吸引儿子?为什么家里有些玩具他很少玩了?

  • 适当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玩具的价格怎么样,广告和实物有可能存在的差异是什么,过度消费可能对环境和家庭有什么影响,大哭可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感受,他还可能有哪些表达情绪的方法,失望、难过、生气和愤怒的区别是什么(当然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语)。

  • 最后可以和孩子商量讨论,共同决定:是否可以设定买玩具的家庭基金?下次遇到自己很想要买的东西,可以怎么做?以后怎么决定要不要买某个玩具?下次觉得失望的时候,可以怎么样表达情绪?




为什么应该用讲理,来替代命令、责备、讽刺、恐吓、冷漠或者否定呢?


讲理,是以平等为基础的。


它让孩子意识到,如果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要让自己的需要变的越来越合理就行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才能变的越来越懂理、讲理、合理。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既然肯定有道理(例如不应该买这个玩具),就不需要讲理的过程,有权利用命令、恐吓来直接达到结果(孩子没有买玩具)。

 

问题是,不想让孩子买玩具的结果达到了,但是想让孩子成长为健全人格的结果呢?


岂非目光短浅,只顾眼前?

 

孩子会以为,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是因为家长有更大的权力。


这可能会让孩子下一次依然通过不合理的方式提出不合理的需要(因为从没有人真正告诉他什么需要才是更合理的),或者完全压抑自己的需要(因为需要总是被否定或者忽略),或者崇尚权力。


等长成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依然用命令、恐吓、冷漠或者否定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下属、处于弱势的伴侣或者孩子,而对自己的上级或者更强势的伴侣唯唯诺诺。



为什么很多家长习惯了用命令、责备、讽刺、恐吓、冷漠、否定或者放纵的方式对待孩子?为什么很多家长很少和孩子讲理?


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很多家长根本没意识到讲理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社会中多数人都没有说理的习惯,自己懂得说理又有什么用?


在一个良善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应该是通过公共说理来协调解决的。通过权力或暴力解决问题,那是丛林社会的法则。


不论是面对社会公共事件,面对工作的需要,还是朋友间的相处,一个有能力说理的人,往往拥有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更突出的工作能力,也有可能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

 

很多人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是对“讲理”这个概念深深的误解。

 

人们一般会觉得厌恶的“讲理”,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对方错误,而在家里通过“讲理”引发争论,演变成争吵。


但讲理,并不应该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讲理的过程,包括对自我的反思。讲理,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就要注意讲理的场合、讲理的方式、讲理的技巧、讲理的对象。


讲理,不同于说教。讲理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包括孩子在内,是有互动的,是基于理据。


讲理,也与用爱来包容并不矛盾。

 

很多人说:孩子还小,和他讲理没有用。


如果你认识善于讲理的家长,观察他们和两三岁孩子讲理的过程,会惊讶的发现,这些孩子会变的如何懂事。


和孩子讲理,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和内容,但只要讲理得当,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具备懂理的能力。


其实,孩子应该是在家庭中首选的说理对象。


如果你年迈的父母不喜欢讲道理,也不具备讲道理的能力,如果父母的行为没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后果,如果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技巧,那不用讲理的方式沟通也无妨。


但对于孩子,你负有教育的责任,你拥有更强大的权力,孩子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改变能力。这都意味着,讲理应该是和孩子沟通最好的方式。

 

还有很多家长想要讲理,却不具备讲理的能力。


确实,讲理是一种能力,它意味着,我们自己要明白,理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式沟通。这本应该是我们自己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却常常缺位。但既然是一种能力,就是能够通过训练习得的,在任何年龄开始都不晚。

 

关键是,家长有没有学习和改变的意愿?


所以更麻烦的是,很多家长只是简单的不愿意讲理,或者不愿意学习讲理的能力。


或许因为惰性,或许因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或许是因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很多家长想利用权力,快速解决问题。


但问题真的能被解决吗?就像前面说的,解决眼下的小问题,只会导致未来的大问题。


注: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C计划(id: PlanC-Ed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