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发藓【苔藓植物专题NO.3】

 秦岭之尖 2017-03-05


白发藓科(Leucobryaceae)白发藓属(Leucobryum Hampe)在世界范围共约80种(维基百科),中国种数不详,常见4种,分别是狭叶白发藓、桧叶白发藓和粗叶白发藓和爪哇白发藓,本期收录3种。

注:白发藓是苔藓园艺中备受器重的一类,拥有较高的观赏性,在日本的苔藓园艺界被称为“山苔”。

另:辨认苔藓种类最好用放大镜,肉眼辨认较困难。

◆ 采集需知

白发藓属的植物一般生长在树林下的石头上或大树下方不被雨淋湿的地方,在较原始的森林中才能找到,对城市和人工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不如真藓适应性强,可在乡下的林盘、森林公园或自然风景区中寻找。

▲行人少的树林中

如果实在找不到,也不必强求,苔藓园艺并不是非要追求某一特定的植物种类,我们前面多次说过,使用身边常见的苔藓就好。

当然也可以网购,不过网购的苔藓经过多日的长途运输,质量难以保证,大熊曾经买过几盒,拿到手里的苔藓基本已无力回天,所以不太建议网购。

一 . 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um C. Müller

桧叶白发藓(庭院白发藓)是白发藓科白发藓属下的一种,在中国大部分南方省市都有分布,如重庆、福建、广东、海南、两湖、江浙、江西、四川、港澳台等,华南地区较为常见。

桧叶白发藓植株中等大小,密集垫状丛生(适用于园艺的主要优势),单一苔株可高达3cm,植物体呈灰绿色,茎单一或分枝,叶片卵状披针形,干时候略皱缩,湿时多伸展、叶基部卵形、上部披针形或管状,先端急尖或短尖,背面平滑。

孢朔性状不详。

桧叶白发藓是最受欢迎的苔藓植物之一,在园艺中运用甚广,其主要特点是叶较短粗,叶片先端背面平滑。

▲野生群落

▲尚未成型的野生群落

▲形态良好的野生群落

▲粗壮的管状叶片

▲大面积群落

该种相对较喜荫,培养时需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较高,属于效果好,但不太好养的一种植物。

二 . 狭叶白发藓(Leucobryum bowringii Mitt.

狭叶白发藓(包氏白发藓)是白发藓科白发藓属下的一种,在中国大多数省市都有分布,如安徽、福建、两广、云贵川、海南、两湖、江西、浙江、等地,在云南分布较广泛,福建、广东较多,四川等地较少见。

狭叶白发藓植株中等大小,密集丛生,单一苔株可高达2cm,常呈面包团状群落聚集,植物体呈灰绿色,具光泽。茎单一或分枝,叶干时扭曲,易脱落,叶片长卵形或长椭圆形,上部狭长披针形,先端呈管状,背面平滑。

朔柄纤细,红色,长可达2cm,孢朔倾斜或平展,兜帽状。

狭叶白发藓的主要特点是:叶片细长(相对其他白发藓),空气较干时叶片扭曲。该种一般都附生在树上。


白发藓是一类较原始的苔藓植物,茎叶分化不太明显,一般呈多叶簇生状态。

▲更狭长的叶片

▲面包状态群落


三 . 粗叶白发藓(Leucobryum bowringii Mitt.

粗叶白发藓(糙叶白发藓)是白发藓科白发藓属下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中国南方城市较常见,如福建、两广、海南、湖南、四川、贵州和台湾等省市,分布相对较少。

粗叶白发藓植株中等大小,垫子状密集丛生,单一苔株可高达4cm,常呈面包团状群落聚集,植物体呈浅绿色。茎直立,单一或分枝,无中轴,叶干时不扭曲,叶片直立或略弯曲,上部狭长至阔披针形,基部长卵形,先端近管状,锐尖或短尖,先端背面具疣(小斑点)

孢朔性状不详。

该种与桧叶白发藓较难区分,两者生活习性和效果基本一致,不必深究。

▲大面积群落


苔藓植物的生活共性(适用于真藓):避免阳光直射,需散光(或偏光)照射,空气相对湿度需要保持在65%以上(用湿度计监测),生长适温在15-28℃,需要较良好的通风(避免滋生藻类和地衣),但是不能放在风口上。

四 . 园艺中的效果

白发藓是苔藓园艺中备受欢迎的一类,日本苔藓园艺界很是推崇,被称为“山苔”,几乎是每一个盆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白发藓颜色靓丽,群落美观,叶片饱满,即可独赏一个群落,也可与大部分植物组合种植,常常在苔藓盆景中作亮色部分,之前介绍过的苔玉盆景也大都是用白发藓制作,国内网上常卖的“苔藓微景观”也都是白发藓。

但是白发藓的适应能力不如前一期所说的真藓,在群落成型之前各个苔株之间的缝隙比较明显,观赏性略低。


▲流木盆景

▲流木盆景

▲迷你苔庭


▲微景观

▲加玻璃罩适合懒人

最好用透光好的高亮玻璃

▲独赏群落

▲容器创意

白发藓确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盆景苔藓,但是野外找不到也不必强求,大熊自己曾经为了找野生白发藓跑遍了自己家乡的农村,结果一无所获,后来想通了就放弃了,并不是只有白发藓才能制作苔藓盆景,如果一定要养这种植物但又采集不到,可以考虑网购。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如果你喜欢我们,请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如果你对我们有意见或者建议,我们欢迎你留言。

请记住我们:

环境与未来|E&T

微信ID:environment-tomorro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