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兰秘诀

 临江听雨书库 2017-03-06

艺兰秘诀

2016-7-17 15:03| 发布者: 乐沙命运| 查看: 823| 评论: 0

种 法

或谓兰蕙购后宜即种,须置于蒲包内,日洒以微水,或以稻柴覆地置兰蕙其上,日以微水润之。兰须待其将放,蕙必近乎排铃,方可种植盆中。余谓不然,何论兰蕙,购宜即种。盖贩客自兰之产处以达我地,不知若干日,且理土分根,倍偿艰苦,即加以调养,犹恐其力不继,岂可再加戕伐乎?彼花匠之用此手段,亦崔花法之一种也。其用此手法,无非欲花速开,可以早日易钱。日后花之畅茂与否,布暇设及。且一旦得钱,彼已脱货,花在买客之手,日后之荣枯,本无为之容预计。吾辈既非如花匠之赖以某生,何必崔其早放,以竭其精力耶。
兰蕙种于盆中,与种于地上,其法不同。种于盆中者,盆底先置瓦片,然后加小蛤壳于其上。宁蚶之壳表面有楞,泥蚶之壳表面光洁。宁蚶壳有楞,易于积水,断不适用。泥蚶壳铺时,亦不能杂类。盖泥蚶壳之形状,背凸而骨凹,铺时必凹者向下,凸面向上。夫所以用泥蚶壳者,以其光泽而易于脱水耳。凹者向上,则水聚于凹处,非徒无益,反受其害。泥蚶壳之厚薄,约占盆之三四分,铺匀之后,将山泥中筛出之粗石,,铺一薄层。石子上再加山泥少许,然后将兰安置其上,再将山泥封之。封时当使根与土空隙处。倘根与土不相密接,必不能茂盛也。
未种之前,先将兰蕙之根端详审视,见有**者,必当剪去。即根之过长而不断者,亦宜略为修短,种之盆中,亦必折断。种之盆中,反郁而不舒,故还以先剪为宜。至于盆面之泥,当中高而旁低,使成馒头形。根部入土之深浅,兰蕙有别。兰不妨稍浅,蕙不妨略深。种定之后,洒以清水,名之曰“定根水”。盖初种之时,强根与土无空隙,而根与泥究不甚密切,种后浇之以水,泥着水则涨,自能密附于根也。
盆面种以蜈蚣草,最为相宜。或曰种以翠云草,或铺以碧苔,亦未不可。惟碧苔嫌其太密,铺于盆面,泥中水分,不易宣泄。既翠云草也不若蜈蚣草之疏而通风,但蜈蚣草之性,喜湿而畏燥,适于兰相反,往往有断种之虞。最妙另种一盆,置于不近日光之处,日以清水浇之,适其性之所好,则不至断种矣。
兰蕙入盆之初,土性未复,不宜近风日,须置室中,二三日后,始可稍见日光,惟在春初之时,天气犹寒,故使之略就日光以取暖。若天气即暖,置宜置之不见日光之所,无风有露之处。若无阴荫之所,必用芦帘以蔽之。若种盆以后,无论天气之寒暖,一律就日中晒之,无有不干僵者也。兰蕙之形态骤视之,若蕙体质较兰强,不知实兰胜于蕙,故蕙之保护法,愈难于兰也。
又有一种种法,系取松树之皮,用之代泥以种兰蕙,异常发达。其法取山中松树上之龙鳞,浸入厕内,数日之后,俟其吸收以足,然后就清水中涤之,必使污秽之气既净,方能碎之成屑,细如沙土,以之种蕙,叶肥而短,与建兰无异。盖兰生山中,往往与乔松为伍,取松皮屑种之,适合其性之所好也。又有友人使异种法:据云,其先祖生平渴嗜兰草,其种法殊为特别,取年数久远之黄沙破粪缸,先击之成块,浸入清水,数日取出,就日中晒干,再浸清水中,晒而浸,浸而晒,如是数次,必使其污秽之气既尽,然后置之石臼中舂细之,将黄松土五成,粪缸屑五成对冲之,以之种兰,发花颇茂云。由此观之,种兰之泥,愈松愈妙,松则水易泄而泥易燥,未有不发达者也。
若兰种之于地上,先宜细察土性,必以黄松土为宜。至于黏土,干则坚硬,湿则不易泄水,对之兰草,大不利也。故第一线察土性,苟泥质不佳,必须检他处之良者以代之。未种之前,先将土面锄松,然后将兰根安置妥当,再将四旁之泥封好。花根入土不宜太深,深则气闷而不舒,花必不法。又不宜过浅,浅则为蚁所食。因兰之根甚甜,易于引蚁。兰之根部,往往有蚁作巢其中。欲防此弊,须向理发店中取短发一撮,铺于兰根之下,但不可过于切近根部。种时置发其下,将松土铺一薄层短发之上,否则及短发**时,兰根必受害也。
种时花蕾有一定之方向,总以东南为宜,否则必有拳曲之患。种后须洒以清水,水必淋透,但不能以水直冲,宜以喷水筒喷之。种后能遇雨更妙。数日之后,花未复土,此为花之生死关头,最宜注意。一避烈日,二避燥风,用竹作架,上盖芦帘,可免日光逼迫,四周亦以芦帘围之,以免燥风相侵。待花既覆土,然后撤去四周之帘,入夜,即上盖之帘亦当撤去,使之受露。遇天气燥,浇灌宜勤,若日光强,遮盖宜厚,苟遇佳种,不可随意掘起,任其行干,俟其排铃,方能起土上盆。遇阴雨之日,移植盆内,庶几无伤,而掘起之时,须注意其根部,以防折伤。且种于地上之花,在排铃之时,又宜较植于盆内者为注意。因排铃之时,兰膏也出,虫蚁之类最喜食之。兰膏既去,花心受伤,地面之虫蚁,较盆内难防,故当特别注意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