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年艺兰经验谈

 鹰击长空1984 2014-03-21
兰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特好。天生奇草,特著中土,得之于自然环境者固多,适于勤劳廉洁酷爱和平的民族特性者,也不谓无因。臭味同好,宜其人兰共寿,历久弥新。它随着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起来,原非偶然的事啊!
溯兰的历史,见诸古籍者:毛诗郑风有云“初名兰曰蕑,当三月三日上巳之辰,人们执兰到秦洧水上,以祓除不祥”。左传载:“郑穆公母燕姞,梦天使与之兰寤而生子,名曰之兰”。可知远在春秋时代(公元前七世纪以上),兰已为上下社会人士所珍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篇中常常以兰自况。因此后人一读离骚就联想到兰。历代诗歌记述,屡以兰为规劝和赞美之词。至推为“王者之香”。我国绘画家,有写梅、兰、竹、菊来象征着坚贞不移的气节,也有独擅绘兰而抒志的,如宋义士郑所南的创格写兰。之后代有名家多以水墨为主,把我国的民族性更突出地表现于绘画中,特具高风亮节的品质。
兰与中国的风俗和艺术,既如上述种种关联,吸取自然之美,陶冶心情,有助于人生修养之功。千百年来,多少文武风流,虽在军书旁午中,犹能爱兰如故,传其佳话—-勾践渚山种兰,右军兰亭修禊。古有“黄殿讲”、“蒲通判”等名兰,都把最早培植者的姓衔做名字。可知兰蕙从野生而移植家园,由来已久,从而加工培养,择优留种,辗转传播,推衍愈广。继之有集会展览,有专家品评,楼阁园亭,无兰不雅,茶余酒后,惟兰是馨。
全国各地,产兰较著者,四川、福建、兰州、洛阳等皆是。江浙两省由于湖山多秀,名兰迭出,品种之多不可枚举。大凡察其色、相、芳馥而定品级或命名的,经过当众评选,推为上乘,光荣无比。余姚尤多佳种,频报通都,屡膺首选。为一般所熟悉者,兰有“龙字兰”、“余姚第一梅”等;蕙有“金岙素”、“十五岙素”等。晚近发现者,兰有黄有年的“鹦哥梅”,蕙有聚茂号的“冠蕙”驰名遐迩,俱为兰界所争求。
那时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绍兴、嘉兴、湖州、宁波、余姚等处每届春季有兰花会之雅集,兰界同人相约莅止。萃各地名兰于一处,互相交换,互相评比,洵有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气象。如此兰风之盛,以清光绪甲辰(公元一九0四年)为最。仅余姚一区艺兰者有七十余家之多。往后,由于经营者杂,或有从中牟利,视同商品,偶得其机,利市十倍。可是不久便风消云散,一落千丈,形成兰价起伏靡常,影响艺兰的盛衰。这不仅有违传统艺术的本旨,抑且有辱兰蕙的自然品德,凡真正爱兰的人怎肯随和,莫不以此为羞。
我的艺兰生活,已五十年于兹了。虽然从前参加过各地兰会,也交纳了不少兰友,但是我一向不以兰为奇货,更不以艺兰为秘诀,然而终身宝爱兰蕙,未尝间断。逢着前辈先生,虚心叨教,学其所长,舍其所短;碰到同辈兰友,彼此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或有人问,种兰的方法究竟有没有秘密呢?我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种兰无所谓秘密的,人人可种,惟人人须具有必要的条件,就是细心、耐意、勤力、持久。视其湿燥,相其阴阳,谨护晨夕和晴雨。如果风雨骤起,连夜里也得起来收拾看护,未可稍事疏懈的。
艺兰主要该自己劳动,翻种更不可依赖佣工。这样就是业精于勤,又可锻炼身体。盖晨夕与花为侣,赏心悦目,精神愉快,减少疾病,尤属余事。记得我在十五岁那年,因为肺部不甚健康,未能出门学业,在家休养,就帮同我父亲培植兰花,起卸棚架。到我十八岁便自买几盆,与兄弟家人竞相种植,从此渐渐地对于艺兰有了兴趣。后来增至五六百盆,品种多至百数十种。那时虽不能尽致天下名兰,但是比较有名的兰蕙,多已罗列庭阶。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健饭如初。这不能不感谢兰之有助于我的健康啊!现在由于园地的狭小,未能多容花盆,因此减种,只有六十来盆,仍不肯完全放手。
近来龙泉山创设梨洲文献馆。它的左右开辟“劳寿小园”,满栽花木,布置风景。该馆发起人杜天縻先生等几位老友,要我共同规划园艺。为此不时携杖登山,每于莳花种竹之余,杂谈艺兰故事,他们认为这些技术不应失传。固然,世上爱兰者多,艺兰者无多,艺兰者虽有,而能传授艺兰技术者绝鲜。前人刊布的兰谱、兰史、兰蕙录等书原不为少,观它内容,大多绘其形像,传其来历,品其高下,加以题咏。洋洋万言,无非兰界同人自遣之作。对于培养方法和实施技术似嫌未详。我早具斯志,无奈拙于为文,不克实现。今蒙诸好友的怂恿,并为我执笔,才不揣鄙陋备述自己亲身历验的一些经过,成此小小的册子,非敢掠前人之美,聊补前人所未备,幸阅者进而教之!
一九五五年七月初版
兰蕙本是山谷间自然生长的一种草本植物,我国南北各省都有生产,我们浙江尤其多。像浙江有一条支流叫兰溪,姚江的一段叫蕙水,都为着它的发源处的山谷多兰多蕙而得名。兰和蕙的区别,在乎开花时间的先后:开于春分时的叫兰,又名春兰,俗呼草兰,一杆一花;开于谷雨时的叫蕙,又名夏兰,俗呼九头兰,一杆八九花。蕙花的小柄上都有一滴露珠,名叫兰膏,珠极甘甜,是蕙花的滋养料,不可取掉,这是春兰所没有的。
浙江之富阳山间,野生兰蕙很多,每年初春时节,有杭绍籍兰贩千百成群,上山搜采,篓装上海。用人工栽培,缸烘逼开,担挑各地叫卖,名叫粗花。从烘开中偶有成兜者,名叫细花,便是新种。爱好者视其色相瓣而为不同的命名,罗列兰谱,蔚为大观了。
兰蕙的花瓣,有荷瓣、梅瓣、水仙瓣的分别,都取其象形。舌苔无红点的,不论荷瓣、梅瓣、水仙瓣都叫素心。素心又分多种,有绿苔素、白苔素、黄苔素都属净素类。有白舌而红腮者叫桃腮素。但素心的捧都没有兜。听说有全红舌叫朱砂素,我却未曾见过。
花的外面三瓣阔大收根而捧心无兜,舌大的叫荷瓣。花的外面三瓣短圆,捧心起兜而舌硬不舒的叫梅瓣。以舌大放宕下垂的算上品。花的外面三瓣长形或圆头或尖头,捧心有兜而舌下垂的叫水仙瓣,又分荷形水仙、梅形水仙。以荷形为上品,梅形次之,如翘角竹柳等瓣为下品。其中以三瓣圆大、捧舌端正的算最优种,三瓣长狭翘角不舒的算劣种。
蕊和子芽出土时,春兰白壳(苞)绿壳都属素心。灰壳赤壳虽间或有之,都是变格。蕙兰有赤绿壳之分,素心和绿壳在未开时很难区别。不过素心的捧没有兜,蕊形略尖。起兜的素心世所罕见,俗称白梅瓣,贵种也。大凡发芽在霉季的最好,伏季的次之,秋天发的叫秋杆,总发不大。
总之,兰蕙品种的区别,全在乎花的形态,初下手的同志,在采办时,不可不明辨之。
花形
上面虽约略说了些花的形态,这儿再就花的各部来详细说一番,那么便容易识别了。
色:以嫩绿为上,老绿次之,赤转绿又次之。其余赤花如果色泽俏丽,还可看看,昏且紫的最为下等。
肩:中为主瓣,两边为副瓣,宜左右横平,叫做一字肩,为上品。如果两副瓣向上,叫飞肩,更为可贵。如果副瓣下垂一二分的,叫落肩;又外三瓣如三角形的,叫大落肩,虽瓣好也不算名贵。
瓣:以荷瓣为极品,圆瓣为上品,糙瓣为下品。外三瓣紧边结圆,肉厚质糯的为佳种,平边、宽边或主瓣阔大、两副瓣狭小且薄而翘角的算劣种。
捧:在外三瓣的里面二瓣叫捧心。捧要光洁,以软蚕蛾捧为最上品,阔观音兜为上品,僧鞋菊、硬蚕蛾捧为次,豆荚捧、蟹钳捧、滑口捧算下等。
鼻:两捧中央的一粒,是蕴藏着香气的部份叫做鼻。鼻宜小,那么捧心窝结,花更得神。如果粗大,叫大鼻头,捧必开“天窗”(注一)了。
舌:鼻的下面叫舌,要圆而短。以大如意舌、刘海舌、大圆舌为上品,小如意舌,方版舌次之,如尖舌、缺舌、狭舌、线舌都是下等。
红点:兰要够得上格,舌上红点或一点或如元宝或如品字或大块都好,如果红得像野生兰花的不算好。蕙花散漫的居多,如深红色俏的为上品,或是淡红色的,也要贵乎鲜明。
梗:舌的下面为梗,以细长为贵。兰的梗高以十余公分的得神,若矮脚,花虽好也不中看。蕙大花细梗的叫灯芯草梗,一梗八九花的最有风神,至于粗梗小花,俗名木梗,所不取也。
培护
兰蕙在山谷里,往往生长在长林丰草之间,取其夏季可以避免烈日,冬季可以避免霜雪,平日土地可以常保潮润,所谓适者生存也。人们把它掘了来种在盆里,变大天地为小天地,如果不好好地当心培护,是要大大地损害他的生机的。艺兰的技术,就是培养的方法,分植的方法,无非使它虽在小天地里仍像在大天地里一般罢了。
一,埸地;先要选择埸地。如果放到庭院里,以西南墙高东北墙低为宜。因为西南墙高可以避午后的烈日,东北墙低可以迎初升的太阳。泥地面比石地面为优,因为石板容易隔断地下湿气。小石子铺的地面比泥地面更佳,不但地气不会隔断,雨后容易晾干。棚基宜坐西南而向东北,也是取午后少晒烈日的意思。邻近如有烟煤臭气,更须注意设法避免。
棚架以木料支搭,要看庭院大小而定高低阔狭。如庭院宽阔北面空旷,棚勿过高,有三公尺光景够了。如果庭院狭窄,围墙又高,则棚必须高出檐际,才能通风。棚上置帘架为承帘之用。帘用疏密二种,密的用在三伏初秋时候。
帘的长短阔狭以棚架上面为度,取材以棕绳为经,芦杆为纬,两边缚以细竹和芦杆等长取其重能压风。拉绳用旧纤绳,取其柔顺,穿绳处缚小滑车,便能舒卷自如。帘架下再置竹架,高度离地面二公尺许,另备紧布蓬,布蓬的二边缝缀细竹杆各一根,如重轴一般。遇暴雨或久雨时便可遮布蓬。如霉季日光不没,雨又不停,则布蓬上又拉拢芦帘,以避热气。总之兰蕙最忌热气或烟煤薰蒸,所以棚架离厨房和工厂的炉子间宜远。
二,盆泥;盆泥大部份要匀细的砂土,余姚燕窝山高峰石隙间(土名石木碗)取来的沙泥,色像研细的菜饼,艺兰家多乐用之,也为着它松细的缘故啊!
三,干湿;‘干兰湿菊’一句古话,不过表示两种植物性质所好的大概,不能拘泥,须要随时调节。兰蕙大概在初春宜潮润,但也不可使之久淋雨。立夏以后,天热容易干燥,稍久淋雨不妨。不过阵雨之后,如立见阳光,急须遮盖芦帘。秋分以后,兰蕙已起蕊,如久晴气燥,盆泥从底部逐渐燥上,叫菱壳燥,就须浇水,勿使盆面泥土开裂。冬季搬入温室后,也不宜太干。总之以滋润为主,但过湿也不好,往往根部要烂。要知道兰蕙盆里有无适当的湿度,可看盆泥上的一皮蜈蚣草是否滋润。蜈蚣草过盛,就须删薄,勿使和兰草下部贴近。如果过於贴近而闷气,雨后容易使兰的新草腐烂,须注意之。
四,浇水;浇花的水,井水河水有矿物质,都不太适宜,天水最佳。霉季多雨,趁此多储天水,备伏天浇灌之用。浇壶以颈细眼密的为宜,浇的时候,必须待热气凉透,最宜在午夜,如早晨浇后,须避日光一天。久雨初晴,芦帘宜早遮盖,因淋雨已久,苞壳和叶子都很娇嫩,难胜强光的灼晒。以后逐日迟盖,四五天以后,早上宜多晒些阳光,秋季有露的早晨,更应多晒使干,那么容易发蕊。
五,寒热;霜降节过后,渐渐有霜,夜里宜遮盖布蓬,免使兰蕊受损,或者搬移到朝北檐下避之也可。每逢冬令,如天气奇寒,须将花盆搬进温室,免使受冻。天气转暖,宜开窗通风。除极冷天外总以通风为宜,如发现天气有转变预兆,盆外潮润如汗,这是受天气蒸热之故,容易得病,即应搬至室外通风。每见第二年兰蕙叶子上有黑色斑点或缩头,这就是在温室里受蒸的缘故。一有此病,就是再过一年也要发斑的,即使培护适宜,也要四五年才能复原。得病容易脱病难,植物原是和人类无异的。所以在冬季只要没有霜雪,还是不搬进温室放在庭院里受露通风或放在朝北檐下为宜。温室门窗的启闭看气候而定。如防冻坏门窗缝隙还须添挂布幔或用棉纸糊住。如经冰冻,遇天晴日暖可移到天井曝日,等凉透后再搬进温室。冰薄可不必曝日,转暖时自会溶解。如无冰冻,不论在屋内或檐下,切勿曝日,因热气一入盆内,不易散发,易使兰蕙受蒸。如在天井,容易散热便无妨了。种兰的人,往往忽略这点,所以要特别提醒。
六,剪花;花蕊也须汰弱留强,不可任其自然凋谢。春兰每盆只留三四朵,蕙兰只留壮的一枝。春兰开十余天即剪去,蕙花待顶上的一朵开放一星期剪去。落剪最要当心,切不可着泥,须剪在离土面四五公分,等枯后再剪去它的全部花梗。
七,虫害;叶子里如生白点黑点,就是兰虱为害,这是阴湿不通风所致。有了虱,叶面憔悴没有神气,可用软牙刷或小马鬃笔或羊毫笔轻轻刷去之。雨后如叶背被泥水溅污,待燥后即用羊毫笔刷去他刷时须捏住叶的下部,否则恐拔出叶管。花盆常须向阳受风,则蚤自不再生,蚱蜢、蝗虫要吃嫩叶,蜗牛要侵蚀蕊尖,须随时捉除。如盆内有蚂蚁穴居,可用腥骨放在盆边把它引出去。兰蕙最怕猫溺,切须防止。
八,病害;前面已经讲过温室受蒸的毛病,这里再提一提夏季受暑的毛病。病时叶管从下部逐渐腐烂,先有细白珠,并有白筋如网眼模样,四面绊满,若不急治,三四天里,满盆都腐,就无法救治了。所以一见稍有白珠,就是暑天,须即将盆底翻出,把根叶受病的地方用剪子剪掉,再用天水把根洗净,风爽一二天调换新泥下种,种后再用水浇透,放阴凉通风处吹风一个月左右,其花自活,不过得病之兰草非过几年不能复原。防重于治的原则,对花草也用得着,总之预防为上算。兰蕙叶上有病,老草还是完全剪掉为妙,一则可以免除传染,二则可以集中养料,促进新芽的发育。一般艺兰的人,往往不肯下此决心,未免贻害。名种宋梅、第一梅两种,它在霉天时所起发的新草,易患烂心的毛病,这是阴湿的缘故,只要注意盆泥,—宁可就燥不可就湿。
分植
分植俗名分盆,艺兰的技术里要算这最困难,其实只要耐心仔细,也无所谓困难的。
一,选择:哪种草可分盆,哪种草不可分盆,先得选择一下。小草如果不见有病叶,可隔一年翻盆,多翻盆则所发新叶不能长大,而且新翻的盆,盆面泥土一时不能坚固,一经雨淋,浮泥沾着叶上,叶心往往霉烂。老盆面有苔草或蜈蚣草等遮护,不但子草易大,而且可免此病。
二,时节:每年清明和秋分前后,是翻盆最适宜的时候,翻盆时必须在盆泥略呈干燥,如果湿盆翻种,根部容易折断受伤。
三,剪洗:翻盆时将兰蕙轻轻覆出,去其泥块。用小剪细心修去残根败叶。修剪时剪刀头须横放,不可直竖,免得碰伤芽儿。新根要发的地方更须注意,修剪清楚后,用天水将根部洗净,放置阴凉处,待根色发白,已呈干燥状态,然后上盆再种。如天气潮湿,根部不易干燥,可待半干燥后,曝日光十余分钟,再令阴干,务使干瘪柔软,然后下种。
四,理根:兰有四五筒如“马路”(注二)开阔可以分植,俗呼离母草。蕙花多至八九筒,它的叶子往往愈发愈小。翻盆时要看新草下面有无老根挤紧阻碍新根发展,如有须将老根晾干后把挤住的根理之使直。如果根过多时,不妨剪去几枝,使新根生长不受阻碍,这样新叶也就健旺了。倘有马路活动的话或者“分巢”(注三)也可以的。
五,抽根:如果要分植,须看清“龙头”(注四)分有“马路”的,先用手摇动,然后用快剪照路数剪开,轻轻将根抽出,每丛须留四五筒叶才不致分伤。
六,填泥:种兰蕙的盆,底部必须有个孔眼,以通气泄水。孔眼上面须盖几层蚌壳,中间隔破碗片,使成圆锥形。如孔眼过大,可用粗铅丝网成圆锥形,顶高七八公分,上面再罩一层棕丝网,这样可用十多年较为经济。或用竹丝制成尖帽形的,只能用一年。然后在蚌壳和网上用粗泥填上,约五公分厚。这时泥土以八分干二分湿为适宜,再以筛过的细泥加上五公分,用手按实成尖形,然后将兰蕙放置盆内,把根部整理好,盘屈固舒,一任自然。用泥加满到盆口,看盆的高低,把兰草的姿势,放得象仰肚形,留出新芽发展的位置。近根部的泥土用手指四面扯入,使根部多能着土,不留一点空隙处。着根的泥土应该坚实,不应疏松,坚实了以后,不会下陷。谱云:‘一根不着土,其根即空’。所以根部的泥土,非坚实不可,上面和四边的泥土,不妨疏松些。
七,壅肥:泥土填实后,可以壅肥料。一般将坑片或马桶砂-即中药书里所说的人中白-漂浸二三月,取出晒干,研成极细粉末。用时以少量为宜,即使是无病的“起发草”(注五),兰只可壅一钱许。蕙大盆只可壅三钱许,多壅有害。壅时须将细泥拌和,撒在盆的四周,切勿贴近根部,以免新芽因着肥而发斑。如已有黑斑的草,可勿壅肥,凡叶黑而焦,就是伤于肥料过多或根部着肥的缘故。
八,培泥:壅肥后再加一层泥土,上面的一层要疏松,四面由平而突,高出盆面八九公分,形如馒头,近叶处要用手按实,勿使日后积水伤叶,四面不可太陡,陡则根部容易外露。
九,护草:盆面做好后,可在泥面种上一皮蜈蚣草,非但保湿也可避免表土被雨水的冲刷。草上匀洒细泥粉轻轻用手搭之,浇以天水,湿透后将盆面轻轻捺紧,使其光滑圆整。再用天水浇透草上泥粉,自然嵌入草缝。避至阴处一星期,则蜈蚣草自活,盆面就能坚固了。新种盆面当蜈蚣草还没有茂盛,每次淋雨之后,兰叶下面必有泥污,待雨水收燥之后,用笔轻轻刷去,以免生虫。夏秋行根的时候,盆面常有露出的根,待盆泥湿的时候,可用小竹片在露根下面挖一小隙缝,将露根嵌入,再在缝上加泥,按实使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