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亚迪和一线品牌差多远?

 q1338 2017-03-06

吐槽比亚迪的标志的人,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了解比亚迪,甚至没有开过比亚迪的车,就在旁边不停的指指点点,说这名字谐音不好听,标志太难看,你们真的了解BYD的寓意吗?

不过,比亚迪始终是为用户着想的,把用户捧为上帝,不管用户有没有错,都是比亚迪的错,比亚迪终于把未来的几款车型都改标志了。

比亚迪秦、唐、宋、元,汉、这些车型,一听名字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车,比起什么兰博基尼、法拉利、布加迪、卡迪拉克这些名字,更接地气,更有中国味,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造的车!

比亚迪唐、秦这些混动车型的性能,在国内甚至放眼到世界范围中,能找到几个对手车型?有吗?懂车的人对知道答案!

更多比亚迪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孟德说 ! 一个比亚迪汽车爱好者的圈子!

其实,BYD的意思是Build Your Dreams!老外就喜欢比亚迪的寓意,喜欢比亚迪的这个名字,都追捧他是一个很高端很有潜力的一个品牌。就是国内人的不包容,才让比亚迪不断的受委屈。

很多网友都为比亚迪这次用朝代标志拍手叫好,都感觉很接地气,很有中国味,都认为这才是真正中国人造的车!

这个问题怎么说那,比亚迪其实原来是做电池的,后来转型到汽车这个领域,虽然品牌不是那么老,但是这是一家很值得称赞的公司,我算是比较早关注比亚迪这家公司的,2009年的时候,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曾经登顶过中国富豪榜,感觉当时确实挺风光,后来的股神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富士康与比亚迪交恶等等,他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从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到现在也才仅仅13年的时间,看那些欧洲品牌那个不是几十上百年历史,其实对于一个这么一个中国公司来说我感觉我们应该尊重他,因为品牌的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消费者才会逐渐认同。但是比亚迪也有优势就是他原来是做电池的,因此在电池技术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的流行趋势就是电动汽车,包括特斯拉,苹果,乐视这些科技公司都在搞这一块,但是传统的汽车行业对这一块好像没有太大的建树,因此比亚迪可以利用自己的电池技术优势,在电动汽车的道路上走出一片新天地。

其实我不太想拿比亚迪当题目,原因有两点。第一,这篇不是针对比亚迪,而是大多数中国品牌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我下文提到的问题。但比亚迪优势最突出,短板 亦明显。第二,听闻比亚迪的粉丝及水军非常厉害,听不进去别人提给比亚迪的任何意见,说什么都是黑,言语粗俗,攻击作者。但我相信,真正的迪粉是一群技术 狂人,他们对比亚迪的热爱,令人尊敬。同样,他们也会听进不同的声音,懂得尊重别人。

跑分论

前阵子,看到韩老师装了台电脑,好像是6、7万块人民币,配置无敌,碾压国民老公王思聪的机器。在感叹韩老师”壕“的同时,不禁想问,这台电脑跑分多少, 真的好用吗?无独有偶,今天看到颜宇鹏老师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神舟电脑配置高、体验差,流失客户。而我们的中国品牌也恰恰存在着这 个问题,配置的堆砌,却缺少行驶品质。颜老师没有点破是哪家品牌,但但凡对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指的是比亚迪。

其实就像我前文里说的,配置的堆砌,不止比亚迪一家。在中国品牌品牌力低的情况下,用高配置、低价格去换取销量,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得有个前提,就是这些高配置,能够配合好,营造出优秀的行驶品质。

比亚迪优势非常突出,在技术积累上最明显,比如电动四驱技术、增压发动机、新能源技术,这些都走在了中国品牌的最前面。但我们都知道,汽车不是电脑,汽车有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零件,不是简单的部件的拼凑、配置的堆砌,最重要的还是工程师的调校。

我觉得,可能大多数的中国品牌,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配置比合资品牌的高很多,车的外形也不差,价格还便宜,但就是卖不过合资品牌呢?这其中不乏 消费者的面子、虚荣,不信任中国品牌。但深究原因,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消费者不信任中国品牌呢?简单来说,就是高配置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感。哪怕你电 动四驱再牛,发动机数据再强,配置多么逆天,也抵不住行驶中的异响、行驶中松垮的感受。而且越是新技术、高配置、多电子,在稳定性上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变 大,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感受,影响口碑,进而损失用户。

营销论

谈到比亚迪的营销,可能有人会觉得很赞,经常搞0-100、0-400冲刺赛,赢了不少好车,可谓博得了不少眼球。但销量却没有像营销搞得那么叫好,问题 在哪?我觉得比亚迪的营销虽然搞得很好看,但却没有命中消费者的需求点。搞得几次冲刺赛,我记得有秦、唐,都是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节 能、环保。即使比亚迪发动机再强,加速多快,买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有几个是图你加速快?又有几个是要去飙车呢?不如把搞加速赛的钱,去宣传比亚迪新能源 车的节能环保,告诉消费者,买这车能给你省多少油钱,让消费者看到真正的实惠。

我觉得不能单纯拿来作比较,这本身对比亚迪不公平,奔驰宝马都发展上百年了,比亚迪在国内1995年才成立。一定要比的话,总体水平当然和一线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设计创新和发动机制造方面。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这方面的发展是很不错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17万辆全球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近11%的份额。电动公交大巴出口到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如果让奔驰宝马回到他们二十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2月15日,市政府驻珠三角招商分局领导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区负责人一行到陆良考察洽谈轨道交通项目合作相关事宜。


会上,比亚迪公司代表详细了解了陆良县情和在轨道交通项目上的发展思路、规划,就该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希望今后多加强沟通和了解,将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光彦表示将全力以赴达成与比亚迪公司的合作,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迎接比亚迪公司来陆良发展,创业兴业。

第一:我们的造车技术不是不强,而是积累的太少了。

第二:我们投入的研发费用和比例,太少太少了。

第三:我们的技术阶段,还处于模仿阶段,而非创造阶段。

第四:我们的品牌和一线品牌,差距不在技术,而在于系统工序。

第五:我们缺乏标准,缺乏服务标准,造车标准,等一些列的标准。

想想当初中国的摩托车成长历程,国产汽车也正经历同样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外形到技术,从学到创,从拿来变成自助研发。

现在这种产品,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壁垒了,而且自己也具备了研发能力,问题是心态和理念。如果只为眼前急功近利,那么不会都多远,要拿出做百年老店的心态和韧劲儿,在装配工艺和员工机能水平上多下功夫,才能得到很好的体验和口碑。看看全球知名的大品牌,哪个不是以作百年老店的劲头才走到今天的!急功近利必然失败!宣传营销更要多下功夫,不要学国际品牌的营销手段,人家有好口碑,好体验,小毛病少,保值率高,这些根本原因是什么?搞懂这个不难,难的是要做到啊!我们都想支持国产品牌,可是新车没几天就跑修配厂,谁受得了啊!老桑塔纳、老马6,那么落后的车了,可是口碑还是那么好,老马6十几年了,卖的还是不错,为啥?没有新技术,没有好外形,就是用的省心,开的放心!

以前02年买的车大部分是进口零件,现在报废了,但车上的大部分锣钉很少有生锈的。近年来国产车进步很快,但只是核心部件进步,小部件没跟进。如锣钉易生锈。防锈技术没跟上,引起整车质量下滑。还有就是中国钢铁含碳过高易生锈也是一个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