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真的这么难吗?(三)

 输入正确思维 2017-03-07
“相辅相成,良性循环”
  ▼
  接着改变真的这么难吗?(二)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它将帮助你识别自己分别想要摆脱和保留的品格。很多时候,不管在显意识还是潜意识中都有一个你自己制作的开关,可以引发洪水打开通往新隧道的大门,大脑里新的通路,真正永久性的变化。我们现在要讨论三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连接的通向变化的途径,这就是心理学的ABC理论。
  (Affect)A代表情感、情绪。(Behavior)B代表行为、行动。(Cognition)C代表认知、思维。我们今天要做的是,我们会用分别讲这三个元素。在分别讲这三个元素的时候我们会谈到渐进式变化和突发式变化。可以说我们用两种方法解释三元素。情感,行为,认知乘以渐进式和突发式。一共六种变化的方式,这六种方式彼此相通,把它们联系起来很重要。我们希望能三者兼得。为什么呢?引用一句我很喜欢的名言:“我们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我们”。
  为了让改变习惯产生永久性的变化,我们不仅需要一种稳定的变化模式,也同样需要一种外部介入的力量。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情感上、行动上、思维上是不够的,我们要对三元素同时下功夫。A,B和C三元素。大家可以想想看。就好像我们把习惯看成一股我们思维洪流。这股洪流是由来自不同通路的神经元构成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对抗这股洪流。为了做到这点我们需要足够大的外力,因此我们要尝试尽可能多的方法。在我们讲A元素之前我再问一个问题。问题是我们想改变什么?我们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
  快乐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在我们试图分析一个人的幸福感时,我们需要研究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遗传排列,不是遗传点而是排列。我们都生来具备一些特定的快乐和健康倾向性体质。有些人生来就是一张笑脸嘴里含着“笑汤匙”,另一些人则不然。我们都排列在这条曲线上,有些人注定比其他人更幸运。我就没那么走运。我一出生就在曲线上偏焦虑的那一端,嘴里也没含着快乐的小汤匙,但我通过努力和各种尝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现在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还有遗传排列真是太可怕了”。对此我想说这不是什么好事,也不是坏事。这只是既定事实。就好像万有引力,无所谓好坏。想要支配天性必先服从天性。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天性,理解并充分善用这些天性。我们健康中和快乐相关的指数差异有50%并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当然遗传基因是有影响的。这作用无所谓好坏。也不是100%由它决定,感谢上帝,只有差异中的50%。我们应该随时牢记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基因,我们是有很多的支配能力的。
  我并不知道确切的数据只是随便举个例子:你可以说成功的篮球运动员50%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比如肌肉里有多少块肌纤维和慢肌纤维,或者能跳多高,协调性如何,身高多少。这些都很重要。这些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如果迈克尔乔丹从没练过篮球,我应该能比他打得好。如果他从没练过的话,而且我的确练过。换句话说,在遗传作用的前提下,不去努力争取幸福的人,即便他们有最好的遗传基因也不会比基因不如他们但努力争取的人快乐,所以说后天努力至关重要。
  第二个对快乐差异指数有影响的因素是外部环境。当然了外部环境很重要,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还是受人压迫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外部环境只要不过于极端,比如无家可归流浪街头,其实影响不大,在差异方面只有10%的作用。因此遗传作用50%,外部环境包括居住地,包括收入,天气等等。另外这个不包括有季节性情感异常的患者。对于他们来说有没有阳光太重要了。我现在说的是大部分人,不包括有季节性情感异常的人,因此除去极端案例,外部环境的作用不大,大概是10%。
  第三点剩下的40%是由意向活动决定。意向活动包括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想,我们对世界的诠释和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些意向活动我们关注的焦点其实就是我们的ABC。这也是产生有意义的变化的根源。是我们将要关注的重点。如果我们能改变遗传基因当然很好。是很好,但是不可能。如果我们能更好的控制外部环境。当然很好,但是即便是我们能控制。结果也不会被改变,虽然会有人能更好的控制外部环境能改变结果的。能被我们所掌控的是内部活动,是我们对世界的诠释和我们的行动。
  文章改变真的这么难吗?(四)我们就会讲到ABC的更详细内容。谢谢大家!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