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人生价值由谁来决定?

 tylzgl 2017-03-07
你的人生价值由谁来决定?
--娜塔丽·波特曼2015哈佛大学演讲观后感
人到底为什么要活着?如何衡量我们的人生到底有没有价值?如何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你需要快乐生活还是严肃而深刻的生活?
把如此严肃的问题与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影星结合在一起,肯定会超乎你的想象,的确,她就是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Portman)。波特曼1981年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1岁开始她的演艺生涯,22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学专业,2011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2015年她受邀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演讲视频链接http://open.163.com/movie/2015/8/R/N/MB0S0ASKI_MB0S169RN.html)。
一、结果就是生活的目的?波特曼在演讲中举例她四岁的儿子,在游乐场无比专注的玩着街机游戏,她很高兴儿子在享受运动的快乐,想象他长大后会成为大联盟球手。但她最后发现,儿子全力以赴玩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得到一毛钱的粗制滥造的塑料小人。这样的例子在成人世界里同样随处可见,努力工作和创业,就是为了那份收入,为了衣食无忧,为了权力和名声等。一个人的钱越多,职位越高,影响力越大,就会获得别人更多的称赞和尊敬,他的生活就更有意义。这就是人性的偏好,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弱点,把奖励当成虚假的目的来追逐,这个奖励就是威望、财富、权力和名声,却忘了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的目的和意义,忘了在做事中去享受过程的快乐与愉悦,佛经里面经常用“颠倒梦想”来描述世人“把结果当成目的”的生活。做人的目的是为了在做事过程中享受过程,体验做事的意义,结果只是对你的一个奖励而矣,并不是目的本身。如果一定要说结果,那么死亡就是人生唯一的结果,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死亡的,他自动会来,人人都有,何必要去争取呢。从这个角度看,追求结果真的没任何意义,意义应该存在于过程中。
波特曼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二元合一的,她认为先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去做,人生的过程才会变得富有意义,其相应的结果和奖励不但不会变成人生的陷阱,而是一份收获的喜悦。否则,得到一毛钱的塑料小人和她得到奥斯卡小金人在本质上是一
样的,没有区别。
我的习惯性思维就是把结果当目的,陷在结果的泥塘里而不知不觉,这是我经常感到困惑、纠结的一个根源,我总是被结果所障碍。但是,波特曼提醒,我来到这里是有原因的。
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二、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很多人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到厌烦,只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波特曼也一样,她在进入哈佛大学之前,已经有7年的演艺生涯,而且成为了电影明星。但她依然认为演员是一个肤浅而轻佻的职业,她不自信,在内心里不认可自己。她看待自己就如同别人看待自己一样,能够进入哈佛大学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位电影明星。为了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她选择了哈佛大学最难的课程来修习,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严肃和深刻。在付出了非凡的努力之后,获得了B的好成绩。经过哈佛大学四年炼狱般的修习和磨炼,她发现为了深刻而深刻同样是一种肤浅,而且最终领悟到她生命中的最爱----依然是她的演员职业。
她的这段经历对绝大多数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她从她过去的生活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而非抛开一切,从新开始。那么她是如何找到的呢?关键是她心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一直想外看,总是担心和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把威望、财富、权力和名声等结果看成了人生的目的,使自己活的很纠结,并深陷其中。在导师的引导下,她的关注转向了自己的内心,她发现戏剧是一种变革性的宗教力量,她明白了电影可以帮助她触碰到、体验到人类灵魂的深处,并借此来帮助他人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她突然领悟到这才是她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一旦她领悟到了此,她就迫不及待的要重新投入她的演员职业了。由于心的改变,她在原来的职业中获得了新生!
人们经常用佛学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三个阶段来描述修行的层次。波特曼进入哈佛大学之前是演员,毕业之后又回去当演员,用常人的眼光看,她从起点又回到了原点,似乎白学了,但这时的波特曼已经提升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三个层次了。外在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演员依旧是演员,别人依旧是别人,他们的眼光依旧是那样的眼光,只因她的心变了,她对生活的理解变了,她领悟到了自己的原有职业的重大意义,她的生命因此获得了存在的理由。
我现在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我还没有完全明了,但波特曼的领悟过程更加坚定了我开办网校追随山长学习的决心,我相信山长的课程比波特曼上的哈佛课程更加有深度和针对性,我相信只要内心坚定,全力以赴坚持山长的思维体操训练和武道训练,只要将自己的心得和体悟分享给更多的人,我的内心就会淡定而喜悦,就会触碰到人心。
三、唯一能够决定你人生价值的,是你自己。波特曼谈到了她和他丈夫去日本最棒的寿司饭店用餐的故事,她发现整个饭店居然只有6个位置,他们了解到东京最顶级的饭店几乎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寿司或天妇罗或照烧。用常人的思维,既然市场需求这么大,就应该不断的去扩大和复制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和别人的称赞。但这些经营者家族百年如一日,他们所遵循的做事理念是,只为在做事的简单中追求极致,对至善至美的体验,以及将这种体验分享给他人所带来的愉悦。
这个故事进一步启迪了波特曼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思考。20年前,她主演的第一部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惨遭失败,当时的票房和影评都非常的差劲。但20年过去了,在她拍了35部电影之后,人们依然对她说,他们最受感动、最爱看的就是这部影片。波特曼从中领悟到她的电影人生的价值,如同日本最棒的寿司一样,源于自己对演艺过程的体验以及对人心的触碰,而非行业的衡量标准,票房和影评。从那以后,她就一直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来决定扮演她自己最喜爱的角色,不再理会商业上是否会成功,观众是否会满意。她认为对这个人生理念的实践达到炉火纯青的影片是《黑天鹅》,为此她付出了旁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也恰恰是这部影片,她收获了爱情,收获了高票房,收获了行业界的最高奖赏---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之后她说“当《黑天鹅》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我也开始得到赞扬之时,我觉得荣耀和感恩的是,我接触到了人心,我已经建立了自己价值的真正核心,我需要它不受别人反应的影响”。她没有其他影星的“把结果当成目的”的虚荣的获奖感言,她超级的自信和高傲,不管别人对她的评价是高度的称赞还是恶意的嘲讽,她只遵从内心的体验和判断----是否把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做到了最好。用她自己的话讲,她已经是“刀枪不入了”。
如果波特曼四岁的儿子全力以赴玩街机游戏的目的在于体验过程的快乐,那么,这时的一毛钱的塑料小人和她妈妈得到奥斯卡小金人又有区别吗?
唯一能够决定你人生价值的,不是你得到金钱的多少,赞美的多少,职位的高低,是你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