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村故事|诚信立家黄坛人

 崔季廊坊 2017-03-07


图片来源 /沈亮、 南有嘉鱼文化传媒、毛永宝、沈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 / 吴丽娟

我们的在做的事情:

1.协助政府保护现存古村,同时监督和制止破坏古村的违法行为。

2.向公众普及热爱古村、保护古村的意识,让公众自觉自愿保护古村落。

3.搭建古村保护与活化事业全面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先进经验在志愿者网络的传播下快速进入到各地实际工作中去。

4.搭建古村活化过程中的各类专业技术平台、供应平台、人才平台,推进古村落顺利可持续地发展。


从55省道自庆元县城往东行约45公里,有一条康庄小道向北延伸,从省道向康庄路方向眺望,看到的是由上百株苍翠遒劲的江南名木组成的古树群,穿过古树群,才发现有一个村庄就隐蔽在它的身后。这古树群被称为“风水峦”,就坐落在村口,几百年来,它为村庄遮风挡雨,阻挡着村落的风水外流,庇佑着村庄的吉祥与安宁。

这座不显山不露水的村庄名为黄坛村,地处贤良镇境内,镶嵌在一个山坳之中,村庄顺着山坳地势与走向,呈一字形延伸,东西窄短,南北狭长。村落周围群山环抱,梯田萦绕。这样一个低调内敛的村庄,却被风水先生十分看好,据说村落四周的山脉呈现出不一样风水气象:东面为“猛虎出山”,南面是“飞凤登天”,西面为“五叶兰花”,北面是“大象守关”,中部则为“五马镇槽”(五座小山脉直抵车碓丘)。由山顶流下的山泉汇聚成一条小溪在村中央穿流而过,蜿蜒欢快的溪水不分白昼,四季长流。

据黄坛《刘氏家谱》记载,黄坛村始建于宋嘉泰元年(1201年),由刘氏端五公自薄田迁居黄坛,因肇基处原是一处黄土质坡地,故名“黄坛”。到了1260年(宋理宗年间),吴氏伯二公(?-1312年)从漕裘(今云和县槽头村)亦迁居至黄坛。从此,黄坛刘氏居村头,吴氏多居村尾,共同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黄坛是一个包容而开放的村庄,在吴姓族人迁入后,又有蔡姓、胡姓等姓氏迁居至此。如今的黄坛,全村约有100余户,人口约400余人。

深入黄坛古村,便可见高高低低的黛瓦黑压压地接连成片,如同一抹抹化不开的浓墨,渲染在这浙西南的山水间。这些带着历史韵味的黑色瓦片,串起了一幢幢百年古宅,勾勒出了一个整齐沧桑的黄坛村。走在黄坛曲曲折折的弄巷之中,穿行在一座座古老的民居之间,仿佛有一股古典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村内尚存的古民居,虽已破败,但都尚能看得出它们建筑设计考究,布局合理,飞檐翘角,墙院高深,五岳朝天的马头墙彰显出它们昔日的富丽堂皇、气宇轩昂。此时的古村,虽已人烟稀少,却还是一副宠辱不惊,自得其所的样子。

这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这样一座小古村拥有不同凡村的气质呢?而坐落在拥有“中国香菇城”美称的庆元境内的这个古老的村落,其发展是否也与香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据村民讲述,黄坛村自开基以来,先人们筚路蓝缕,可以说是到了吴氏第十五代孙吴从松(1750年-1796年)时,黄坛才开始发迹。吴从松原先是一个父母早亡的孤儿,由于缺乏管教,到了十七八岁还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有一天,他路过村里的一户人家门口,听到村妇们正在议论自己,说自己游手好闲,日后定无出路。自尊心极强的他,决定从跟着景宁县秋炉乡山头村一个姓魏的香菇老板到福建菇寮学做香菇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福建之后,他在菇寮里学做香菇,不仅勤劳肯干,而且诚信踏实。有一次,老板像往常一样将钱财隐藏在一个自以为吴从松不知道的地方,留他一人在菇寮看管香菇,恰逢山匪来菇寮抢劫,面对劫匪的威逼利诱,吴从松坚持告诉劫匪自己只是老板请来的工人,老板外出定不会将钱物留在菇寮,劫匪信以为真,只是劫走了菇寮里的部分香菇。魏老板回菇寮的途中,听闻附近菇寮均遭劫匪抢劫,钱财香菇悉数丢失,以为自己的菇寮也是如此,不禁情绪低落。吴从松将菇寮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魏老板,然后将魏老板所藏银两从隐藏地拿出如数还给魏老板。他的忠心和诚信,赢来了魏老板的赏识,后来老板还将自己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他,并让他继承了自己的香菇生意。由于天资聪颖,又加上诚信经营,吴从松的生意越做越好,不仅生产香菇,还开了菇行,实现了生产销售一条龙,数年之后,从湖城(今江西鄱阳)发迹之后衣锦还乡,成了庆元东部地区有名的香菇商人。他在黄坛村建起了的第一座颇具规模的江南传统古民居,名为“南山挺秀”宅。之后他的儿子吴发俊、吴发储建了“云蒸霞蔚”宅和“瑞气盈门”宅,其孙又建起了“金峰挺秀”宅和“秀挹东山”宅。至此,黄坛村成为当时庆元东部较为繁华的村庄之一。

据考证,这些古宅,每栋占地面积都在280平方米以上,为三进院、五进院式布局,主体建筑均为二层楼阁设计。宅院中至今保存的最为完整、建筑最为考究的,当属“瑞气盈门宅”,该宅院的大门是典型的青石库门建筑,门楼由条石砌筑,门枕雕花,门框上设有虎头香筒,门框内有波浪式石块,阳刻“麒麟送子、狮子守门”图案。其上再设条石,中间刻有双龙戏珠图案,两侧为卷草纹。门额处阳刻”瑞气盈门”,两侧刻有花瓶,花瓶两侧有仙鹤、松树、凤凰、牡丹等图案。外侧石柱阳刻对联“三峰插天萃人文蔚起,一水当户衍世泽以昌繁”,“三峰插天”是该宅院正对着一座叫“笔架尖”的山峰,“一水当户”则是宅院门有溪流经过,对联蕴含着文运昌盛、人才辈出、渊远流长的含义,可谓是既应景而又有着隽永的寓意。石柱上还刻有蝙蝠图案,意味福气临门。该宅院位于村尾,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76.71平方米,由门楼,厢房、正堂组成,布局规整,宅院墙体四周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更是将宅院曾经绚烂的历史轮廓都勾勒了出来。

村内尚存的其他古民居,大门均为石料精雕而成,门面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威武抖擞的狮子、形形色色的花卉、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形象逼真的花瓶等等,用工精细,美观大方。庭院内部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由立柱、横梁枋、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采用均衡对称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大厅宽敞明亮,各处房间光照充足。院内门窗的木雕工艺也十分考究精致,有“万福”图案等木雕,美观大方。庭院里都建有正房、客厅、偏房、过厅等,左右厢房均配备精雕细镂的隔扇门,建筑色调古朴淡雅。宅院墙体为泥墙包栋,不仅利用了泥墙能使房内冬暖夏凉的特性,还起到了防火的效果。而为了更好地起到防风、防火、防盗、保护空间的私密性等效果,古民居除主体建筑之外,还设置了厨房、谷仓、小花楼(如待客楼“爱吾庐”)、照壁等附属建筑。据说为了激励子女读书,还有专门的书楼,黄坛吴氏族人曾设“书登田”用以奖励考中秀才的吴氏子孙。这样的激励政策,不仅彰显了黄坛村在农耕文明时代已经是文气斐然,富庶一方,而且也为黄坛古村耕读传家、诚信立家的文化传统做了很好的注解。

南方多雨,使得黄坛村古民居的天井设置呈现出它的独特性,由正门进去便可以见到两个左右对称的天井,天井上方的屋檐由四面向里收缩,形成矩形漏斗状,雨水顺着适度的屋檐流进天井。除了正对着大门的两个天井,正厅后面还有一个四水归堂的小天井,天井的设置不仅解决了南方多雨天气带来的不便,而且能够起很好的采光效果,让宅院内各个空间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线。

翻开满是松烟油墨味的黄坛《吴氏族谱》,发现自村落开基至今,800多年来,黄坛可谓是人才辈出。据记载,自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小小的黄坛村出了国学生、邑庠生、贡生20余人;民国时期,亦有10余人远赴举水(今月山村)、底墅高小求学。现今村内仍遗存着同治五年(1866年),吴氏族人连相考取“贡生”后,族人为其所竖的旗杆石③旧迹。

而黄坛村诚信立家的故事更是延绵不绝,到了民国时期,族人吴大舟(1908年-1960年)也以诚信之名立足浙闽菇行。此人曾到举水高小求学,后到福建漳平开香菇行做生意。他曾花巨资(十个银元)定制了一杆秤,在当时的漳平可以算得上是刻度最为精准的秤,只要放上一小只香菇丁,秤杆就能够翘的很高。在漳平菇行,菇民们将自己的香菇卖给别的菇行的老板时,生怕老板赊账,而对于吴大舟老板,菇民们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他们巴不得他不要将菇钱付给自己,好让吴大舟帮忙带回庆元老家。因为菇民们从福建返回浙江老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山匪,许多菇民遇到山匪的时候,宁可把一年辛苦赚得的银两扔到河里,也不愿意被劫匪所劫。菇民们愿意将一年辛苦得来的香菇钱让吴老板带回家,其诚信在菇行内可见一斑。而吴老板因受乡民所托,每次回家都于山匪们斗智斗勇,不惜成本和时间绕路远行,避开劫匪出没的路段,其诚信善良的品性和异于常人的谋略和智慧也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在福建开菇行时每年回家都避开了劫匪,将自己和菇民的财物悉数带回了庆元老家。据说他在福建菇行时,店里小二所用的算盘上面都刻着一个“诚”字,用来时刻提醒菇行里的每一个人践行诚信经营的理念。

这座被现代文明遗落的古村落,相较于闻名遐迩的月山村和大济进士村,鲜少为世人所注意,在城市化进程中,它日渐破落,日渐萧条。而那些古老的建筑物依旧在时光的流逝中顽强地挺立着,不甘寂寞地昭示着昔日的荣耀和光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着村落的文化和历史。

本文摘自《庆元古村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