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都生活】故事 ||不同年代的上海雪景,你一定沒見過

 尧祉99 2017-03-07

天氣轉冷了,各位有沒有期待下雪呢?你見過老上海的雪景嗎?你有沒有好奇,曾經沒有暖氣空調的時候,上海人是怎麼過冬的?讓我們隨歷史的腳步一起來瞧一瞧吧,來看看上海灘文人們對於雪的描述,感受下他們當年的生活和風度吧。


 

曾經的上海雪景

  並不是每年冬季上海都會飄起大雪。所以下雪的日子裏,這座城市的人們會很珍惜的記錄下美好的瞬間。同樣是在外灘,因為不同年代裏飄下的雪,給人的感覺也變得不一樣了。


20世紀初的外灘雪景



20世紀60年代的外灘雪景

 


21世紀的外灘雪景

 

文人筆下的上海雪景


1912年魯迅日記:又購一小白泥爐,熾炭少許,置室中,時時看之,頗忘旅人之苦。

1919年陸澹安日記:正月初一天氣陰晴,朔風凜冽,隔歲積雪未消,屋上皚然一望皆白,是夜雨雪,初二陰晴而寒,地上積雪高數寸。

1938年吳湖帆文稿:三月七日晨起大雪紛飛,屋上盡白,積五寸許。春雪如此強積,久不見矣。八日晨雪,大雪更甚,積至五六寸,近年來春雪之大從未有如此者。午後薛保來,索畫虞美人一小張。家中小孩在露臺堆雪人,狂喜。九日天晴日出,融雪泥濘。據昨報謂此次春雪為四十五年來所未有。

 

老上海人怎麼取暖?

  最初的上海還沒有現代化的空調等設備。在飄雪的季節裏,當時人們都怎麼躲過窗外的嚴寒呢?2013年程乃珊寫的一篇文稿《冬日圍爐之樂》告訴了我們答案。



 

  近來都在熱議上海冬天是否要供暖。說起來,從前上海的冬天取暖一直為奢侈之舉,不是一般市民敢於問津的,如今空調普及,上海的冬天比過往要暖和多了。

  老式的取暖方式有多種。最高級的是使用煤炭或木柴的壁爐,這一般都是上世紀初的上海老洋房才具備,另外有水汀需在大爐間燒,普通住宅也不具備這種條件。

  相對比較普遍的取暖裝置就是火爐,也唯中上人家才承受得起,這種爐子是生鐵鑄造。每當上海街面刮起第一陣蕭瑟秋風時,弄堂裏就會聽到金屬片互相碰撞、富有節奏感的哐當哐當聲,挑著擔子的小販,踏著跳躍活潑的節奏,踩著一地梧桐落葉走街串巷。這就是老上海人稱之為白鐵匠,他的生活(工作)擔,也稱銅匠擔,提點著市民:西北風起了,大閘蟹的腳硬了,屋裏廂過冬的火爐要裝了……

  白鐵匠的一副生活擔子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頭是一只爐子和燒火碳,另一頭是白鐵筒以及工具,這些白鐵匠很不簡單。他們一般手頭都有相熟的老客戶。每逢秋風乍起,他們就會老馬識途上門來裝火爐。所謂裝火爐,就是把白鐵管,節節相套呈L狀,與火爐銜接將廢氣引往窗外。聽似簡單,但這可是人命關天的生活(滬語活計)。萬一密封不好,一氧化碳外泄會引起中毒。

  我還記得常來我們家的那位白鐵匠長腳老高,就住在長樂路沿街。白鐵匠的工作是候鳥式的,秋天裝爐子,開春拆爐子,餘下的時間就象一個流動的小五金修配鋪,從配鑰匙、修補湯婆子、定制各類五金家用模具(如蛋糕模子、油墩子模子)。鋼精鍋子銅吊的底肚調換等等,是上海民生不可缺的一道服務,乃至銅匠擔在上海閒話中也成為一個形容詞——形容某人動作太大,發出聲響過大,就會說:你哪能象只銅匠擔,鬧猛來……”

  小時候每逢看到家裏爐子裝好了,我和哥哥不知為什麼總是很有一種興奮和嚮往之感。這點和我相差二十四歲的侄子都有同感。我想是因為冬日的爐子意味著溫暖與團圓。

  這種火爐是燒大煤餅。為了節約煤餅,一般都在冬日的黃昏時分、上班上學的都回來了,才開始生爐子。在我們小時候,煤餅都是計畫供應。因為容易破碎,所以搬動起來必須小心翼翼,近乎虔誠。先將煤餅放在鐵膽內,再把鐵膽在煤氣灶上引燃。看著天藍色的火苗從蜂窩煤裏竄出來,就像一群藍色的小精靈在歡樂地飛舞。在我們的一片歡呼聲中,爸爸提著火旺的煤餅放入爐膛裏,屋裏感覺頓時溫暖起來。窗玻璃上就會很快佈滿水汽,有時連水汽也會結成冰花。我和哥哥就會在窗玻璃上寫字畫畫。我們小時候如此,我的女兒和侄子也有同樣的記憶。

  晚飯過後正是爐火最旺的時候。媽媽總會在火爐上擱一吊子水,以備家人沖湯婆子和洗臉洗腳之用。因為生了爐子就總要設法煮點什麼吃吃。那時物資供應貧乏,但爸媽總有辦法。通常擱上紅棗赤豆粥之類。最不起眼的寧波白年糕,父母親會把它們切成一片片,放在爐子上蒸,蒸得軟塌塌糯篤篤,再沾上伴著綿白糖的黃豆粉,又可口又有營養,感覺比現在的披薩餅更可口。爸爸還會把單位裏買回來那種刀切淡饅頭切成薄片放在法蘭盤裏在爐火上烤成金黃色,然後抹上摩洛哥油浸沙丁魚。

  當時上海每家分大小戶一月定量供應罐頭票,而摩洛哥油浸沙丁魚是少量不用票額的罐頭食品,現今這種海盜牌沙丁魚仍在各大超市有售,又腥又油,我仍熱衷,用以塗抹麵包,或許就是為了追憶那舌尖上的記憶……六十年代糧食供應中要搭一定比例的山芋,桂花山芋湯常會在爐子上出現。爸還自己設計一種中空的烘箱讓白鐵匠長腳老馬敲打出來,擱在火爐上專以烘山芋,甜焦的香味彌漫著整個房間,實在沒有啥可吃,就會將晚飯的剩菜和上面疙瘩,一樣又鮮又香。此時爸爸總會放上幾張唱片,在音樂聲中,爐火漸漸熄了,我們仍圍爐而聚不舍得散,直到爐子快冷卻了,才捧著又暖又飽的肚子上床!

  文革開始了,割資本主義尾巴,把白鐵匠長腳老高的生意也割掉了。再說那時哪家還有心思生爐子拆爐子。一度除了醫院和幼稚園之外,小孩子都不認識火爐了。

  直到七十年代中後期,嚴冬終於過去了。上海出於對老人照顧,恢復供應取暖煤餅,父母親這才又找出廢棄多年的火爐,在長樂路找回了老高。在不生火爐的日子裏,我們家裏根本與白鐵匠無關的大小事宜,比如文革中每家派發做防空洞磚頭的差事,都找老高幫忙。從前的人情就是這樣綿長和深篤。我們家的爐火又旺起來了。且又多了一層用途,在爐子四周搭一個鐵絲柵欄,用來焐暖女兒和侄子的小衣服,讓他們可以暖暖地穿上身。就這樣一只爐子給溫暖了兩代人的童年。

  上海供應大大好轉了,媒餅敞開供應,爐子可以從早生到夜,火爐上的美食也豐富起來。晚餐桌上的一品鍋,熱辣辣地直接從爐子上端到餐桌上還在篤篤冒泡。最令我懷念的是媽媽煮的火腿粥,直到八十年代,靜安寺的醃臘店還有出售切成薄片的熟火腿。刀工熟練的老師傅,將火腿切成薄薄的一片片,如魚鱗般整齊地排在油紙上,這是煲火腿粥的佳料。這是我女兒侄子的最溫馨的舌尖上的回憶。同時,烘山芋的甜焦香味又重新在家裏彌散,現可是升級了——將流著糖汁的烘山芋連皮壓碎,拌上白脫油,這種土洋結合的吃法可是老上海十分流行的,據說源自美國北部印第安人之法……

  說起來爐子有很多缺點,首先對城市的空氣污染,而且又占空間,開春了還要放置爐子和管子的空間,另外煤餅也需要空間堆放,哪有如今空調那樣方便科學。但每逢冬天,我們全家還是時時懷念生爐子的時代,還有那位憨厚手巧的長腳老高!

(来自克勒门)


 

滬港同學會立即關注,獲得最新資訊!





長按指紋關注




如有任何建議或查詢,歡迎電郵至

hksh_sac@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