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明代北京顺天府——大宁都司

 小读陶心 2017-03-07
明代北京顺天府——大宁都司
此线为北京顺天府,通向北边兵戍重镇大宁都司,和朵颜夷人住牧地会州、富峪、大宁三卫的驿路。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辽东镇长城以北、西拉木伦河右岸松漠草原地区,置大宁都指挥使司,简称大宁都司,都司驻大宁卫治。同时设立卫、所,利用辽、金、元旧道,北边交通和驿传。次年,大宁都司改称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复名大宁都司,并内迁治保定府,卫、所均内迁至长城一线,其地遂废。景泰四年(1453年),兀良哈三卫乞居大宁废城,明廷不允,令去塞二百里外住牧。天顺(1457年—1464)后,大宁都司辖境归于三卫领地。北平布政司自齐化门而东,距大宁八百里。
据《口三北厅志》, “置马驿八。京则凉亭、沈河、赛峰、黄崖四驿接大宁。西则桓州、威卤、明安、隰宁四驿接独石”。
明朝,为防范北元残余势力,修筑了长城,另在长城外的宽河(今宽城)、会州(今会州城)、富裕、大宁(今宁城县大名城)各设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宋国公冯胜出松亭关筑(在各千户所)大宁、宽河、会州、富裕四卫。富裕卫即因富谷馆而得名。根据战略需要,位置有所变动,故城在今黄土梁子镇三家村老哈河左岸。承德府志载:富裕城门四,城周九百丈,濠长九百八丈二尺,深一丈三尺。今富裕城遗址仍残存城墙200多米。
顺天府-燕台驿-会同馆明季顺天府辖境,包括京城及近畿二十四州、县,面积相当于现行政区划北京市,和半个河北省。会同馆为京师首驿,驿传中枢,永乐六年(1408年)置。明季朱棣迁都北京之前,在故元大都澄清坊大街设有水马驿,名燕台驿。以现代区划标注,澄清坊大街即今王府井大街东侧,属顺天府大兴县。因澄清坊大街市井繁华,因称乌蛮驿,或乌蛮市。乌蛮驿地名,沿用旧都南京乌蛮驿而来。据《大明会典·兵部·会同馆》,“永乐初,设会同馆于北京,三年,并乌蛮驿入本馆。又经过正统扩建,会同馆附设于北京燕台驿,又分南北两馆。南馆三所,在玉河西堤。北馆六所,在澄清坊大街东。正统六年,定为南北二馆,北馆六所,南馆三所”。又《日下旧闻考》记,“明代会同馆之制,永乐初,改燕台驿乌蛮市之地为之”;又引《大清一统志》谓:“会同馆在大兴县东王府街,明永乐六年改顺天府燕台驿为之”。可证会同馆的前身,有燕台、乌蛮两驿旧名,会同馆在今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侧,见于明万历《北京城宫殿之图》标注。燕台驿七十里至潞河驿。

第一站 通州·和合驿-潞河驿 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属顺天府通州,永乐中置。万历四年(1576年)改水驿,移于通州区张家湾镇。/通州古称潞河,潞河驿即通州驿,运河码头一侧,水陆两用,京门首驿,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关赵登禹大街5号院。旧驿大门、厩房、正堂及东厢房仍存。明代永乐年间置驿,原一前一后两个院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为保障漕运,移潞河驿至今张家湾镇萧太后河南岸(今馆驿胡同),与合河驿合并为一。潞河驿五十里至夏店驿。
第二站 三河县·夏店驿 属顺天府三河县,在今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夏垫镇。夏店驿八十里至公乐驿。
第三站蓟州·公乐驿 属顺天府蓟州,今天津蓟县白涧镇。公乐驿五十里至渔阳驿。
[夹注]明正德七年(1512年),废公乐驿、夏店驿,并在两驿中间适中地段置三河驿,属顺天府三河县,今河北省廊坊-三河市。以地缘七渡、鲍丘、临洵三水而名三河。一说并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潞河驿至三河驿七十里。
第四站蓟州·渔阳驿属顺天府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上仓镇。原在蓟县老城南,天启二年(1622年)移于蓟县老城东南上仓。春秋无终子国都城,秦无终县,右北平郡郡治,北魏无终县,属渔阳郡,又改无终县为渔阳县。唐蓟州州治。明撤渔阳县归入蓟州。元代置蓟州驿于内城西南隅堂子井侧;明洪武三年(1370年),驿站移至城南门外三里管驿村,改称渔阳驿。明天启二年(1622年)复移城内上仓附近,仍名渔阳驿。渔阳驿六十里至石门镇驿。
第五站 石门镇驿 属顺天府蓟州遵化县,今河北省遵化县石门镇。清顾炎武《京东考古录·辨石门》记,“后汉书公孙瓒傅,中平中,张纯与乌桓丘力居等入寇,瓒追击,战于属国石门,大败之。注石门山在今营州柳城县西南,而水经注云,灅水又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五年,公孙瓒讨张纯,战于石门,大破之。今蓟州东北六十里石门驿,即《水经注》之石门是也。案史本纪但言石门而傅言属国石门,明有两石门。水经注所指乃渔阳之石门,非辽东属国之石门,当以柳城为是。通典,柳城在石门山。”石门镇驿六十里至遵化驿。
第六站 遵化驿 属顺天府蓟州遵化县,今河北省遵化县老城。遵化驿七十里至滦阳马驿。
第七站 滦阳马驿属永平府迁安县,今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镇。原置河北省迁西县西北滦阳,因名,后移于今迁西县三屯营。「《边略》云:营西北至喜峰口六十里,西至遵化亦六十里。旧为遵化县忠义中卫戍守。景泰中,敕征东大将军驻此,以备三卫。其地与遵化州接境。又车前营,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东北去遵化州界潘家口二十五里,旧名汉儿庄。《郡志》云:辽人以南人为汉儿,置馆于此,设官司之。金人谓之孩儿庄。承安三年,升为滦阳县,属惠州。寻罢。元人仍谓之汉儿城。明初,置营于此。隆庆初,为三屯车营兵驻顿处,因改今名。又车后营,在县西北百六十里,南至三屯营四十里,西南至汉儿庄三十里,东北去喜峰口二十里。旧名滦阳营,《郡志》谓即辽所置滦河县也。县属泽州,金废。明初置滦阳营于此。隆庆初,亦为三屯车营兵驻顿处,改今名。二营皆有土城戍守。《边录》:遵化北七十里至滦阳驿,又五十里至富民驿。滦阳,即车后营矣。」滦阳马驿五十里至富民驿。
第八站 富民驿今河北省宽城县峪耳崖镇新甸子村。属宽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富民驿六十里至宽河驿。/在迁安县西北喜峰口
第九站 宽河驿 今河北省宽城县老城。属宽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宽河驿
第十站 柏山驿 今河北省平泉县西南。属会州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柏山驿六十里至会州驿。
第十一站 会州驿 今河北省平泉县南五十家子乡会州城村。属会州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会州驿六十里至季庄驿。
第十二站 季庄驿 今河北省平泉县北。属会州卫。季庄驿六十里至富峪驿。
第十三站富峪驿 今河北平泉县北,与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交界。 属富峪卫。富峪驿六十里至大宁都司。
新城驿89
第十四站 大宁驿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遗址”,老哈河左岸,宁城县西四十里。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大宁者,辽之中京大定府也。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其后拓跋氏建牙帐於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於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袃雀剑瑸橹灭垬范级礁F醯ぬ娼▏扇伺e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大定府。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有七金山、马盂山、双山、松山、土河。
金海陵贞元元年,更为北京。元世祖至元七年,改为大宁路。自洪武初徙民山南之后,其地常为敌骑往来,而元将纳哈出尚据金山。二十年三月,命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胜遂率兵趋金山。六月,纳哈出降。九月癸未,置大宁都指挥使司。大宁中左右三卫及会州、木榆、新城等卫悉隶之。二十一年,改大宁都指挥使司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置大宁前后二卫。二十二年正月壬午,会宁侯张温、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周兴奏,大宁城周三千六十丈,五门,会州城周一千一百一十八丈,四门,富峪城周九百丈,四门,宽河城周八百一十二丈,四门,各有濠,其长深各有丈尺,创盖仓厫五百五十间,营房七千五百三十三间。
大宁东至广宁,西至开平,亦各有驿,驿设马五十匹。其屯田子粒,则二十三年十一月,北平行都司奏,大宁左等七卫及宽河千户所,今年所收谷麦凡八十四万五百七十余石。而三十年四月乙酉,敕谕燕王,今年屯种自东胜至开平,开平至大宁、广宁,须於五月一报禾苗长养何如,七月再报结实何如,十月又报所收子粒若干,一岁三报,使朕得知边计,而屯军亦不敢怠偷。”“圣祖之垂意边方,可谓至矣。建文元年九月,燕王兵出刘家口,袭破大宁,下富峪、宽河、会州等城,以宁,王及将士归北平。大宁初设,未有人民,但立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及大宁营州、兴州、会州等一十六卫。
中京城方圆四里许,门但重屋,无筑闍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内通步廊,多坊门,又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闤、望阙。次至大同馆,其门正北曰阳德、阊阖,城西内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自过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种,但无桑柘,所种皆从壠上,虞吹沙所壅。山中长松郁然,深谷中时见畜牧牛马橐驼,多青盐黄豕。
明季此线自富民驿喜峰口翻行燕山,与辽代古北口路线不同。宋·王曾《上契丹事》曰:自古北口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嵌,四十里至卧如来馆,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又过黑(一作墨)斗岭、度云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河在馆旁,西北有铁冶,又过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武年间辖22个卫:大宁卫(都司驻所,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新城卫(今宁城县西南甸子)、富峪卫(原为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置卫。今河北平泉县北)、会州卫(今平泉县南)、榆木卫(今地不详)、全宁卫(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营州左屯卫(今地不详)、营州右屯卫(今辽宁朝阳市西南)、营州中屯卫(今地不详)、营州前屯卫(今辽宁朝阳市)、营州后屯卫(今辽宁朝阳市)、兴州左屯卫(今河北承德市西滦河)、兴州右屯卫(与左屯卫同治)、兴州中屯卫(与左屯卫同治)、兴州前屯卫(与左屯卫同治)、兴州后屯卫(与左屯卫同治)、开平卫(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开平左屯卫(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开平右屯卫(今地不详)、开平中屯卫(今地不详)、开平前屯卫(今河北沽源县南)、开平后屯卫(今地不详);3个守御千户所:兴和守御千户所(今河北张北县)、宽河守御千户所(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宜兴守御千户所(今河北滦平县北兴洲)。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其地东连辽东,西接宣府,为京师北边防守要地。
大宁卫:元朝时为大定县,是大宁路的治所,隶属辽阳行省。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为大宁府,属北平布政司,之后废除。洪武二十年八月(公元1387年)置大宁卫,同年九月分置大宁左卫、大宁右卫、大宁中卫,之后又置大宁前卫、大宁后卫。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公元1395年),将大宁左卫、大宁右卫、大宁后卫改为营州左卫、营州右卫、营州中卫。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将大宁中卫、大宁前卫内迁入京师(北京),直隶于后军都督府。(PS: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公元1391年),宁王府建于此地,永乐元年(1403年)迁入江西)
新城卫:洪武二十年九月(公元1387年)置,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富峪卫:原富峪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公元1389年)置,洪武二十四年五月(公元1391年)改为卫,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迁入京师(北京),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会州卫:洪武二十年九月(公元1387年)置,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木榆卫:洪武二十年九月(公元1387年)置,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全宁卫:元朝时为全宁路,直隶于中书省,洪武年间废。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公元1389年)置全宁卫,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营州左屯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公元1393年)置,永乐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顺义县,属大宁都司。
营州右屯卫:元朝时为建州,隶属大宁路,洪武年间废。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公元1393年)置卫,永乐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蓟州,属大宁都司。
营州中屯卫:元朝时为龙山县,隶属大宁路,洪武年间废。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公元1393年)置卫,永乐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平谷县,属大宁都司。
营州前屯卫:元朝时为兴州,隶属上都路。洪武三年七月(公元1370年)属北平府,洪武五年七月(公元1372年)废。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置卫,永乐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香河县,属大宁都司。
营州后屯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公元1392年)置,永乐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三河县,属大宁都司。
兴州左屯卫:洪武年间置,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玉田县,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兴州右屯卫:洪武年间置,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迁安县,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兴州中屯卫:洪武年间置,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良乡县,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兴州前屯卫:洪武年间置,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丰润县,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兴州后屯卫:洪武年间置,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迁治于三河县,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开平卫:
开平左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396年)置于七合营,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开平右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置于军台,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开平中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置于沙峪,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迁入真定府,直隶于后军都督府。不久又迁到滦州西石城废县。
开平前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396年)置于偏岭,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开平后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396年)置于石塔,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兴和守御千户所:元朝时为隆兴路,直隶于中书省,皇庆元年十月(公元1312年)改为兴和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废。洪武三十年正月(公元1397年)置所,永乐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被阿鲁台攻占,迁入宣府卫城,而该地遂虚。
宽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公元1389年)置,永乐二年二月(公元1404年),迁入遵化县,仍属大宁都司。又置宽河卫于京师(北京),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宜兴守御千户所:元朝时为宜兴县,隶属于兴州,致和元年八月(公元1328年)升为宜兴州。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宜兴州的基础上又置宜兴卫,隶属于永平府。洪武三年三月(公元1370年),改属北平府,同年六月改卫为守御千户所。洪武五年七月(公元1372年),废宜兴州,仅留守御千户所,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
顺天府-会同舘 自会同舘东北六十里顺义驿。
顺义马驿 属顺天府昌平州顺义县,今北京市顺义县老城。自顺义驿七十里密云驿。
密云驿今北京市密云县老城。属顺天府昌平州密云县,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密云驿。明季新城,昌平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为密云县,汉白檀县也。《三国志》曹操破乌桓于柳城,所历白檀即此。后魏置密云郡,领密云、要阳、白檀三县。隋以密云、燕乐二县置檀州。唐天宝元年,改隋檀州为密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檀州。辽为檀州武威军,金以密云县属顺州,元复为檀州,明洪武初改密云县。
明季密云中卫城,周围九里二百三十八步,三门。领左、右、中、前四千户所,所治与县同城。万历四年,于城东复筑一城,周围六里一百九十八步,是曰新城,三门,两端连之,总督府居其中。县北以一垣为界,外接旃裘引弓之民,故称戍警重地。白河逼城下,善决。
城南一十五里有密云山,郡所以名也。南二十里白檀山,县所以名也。南三十里为隗山。唐书,密云有隗山。东北八里为冶山,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时不竭。东有丱洞,昔人淘金址尚存。北四十里为黑城川。唐书,檀州有镇远军,故黑城川也。自密云驿六十里为石匣驿。
石匣驿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淹没区。移民新址为密云县石匣乡石匣村。属顺天府昌平州密云县,洪武中置。城周围四里二百六十四步三尺,四门。城西平地有石如匣,深不可斸,故以名。驿站初置城南一里许,宣德四年,密云中卫奏为河水所啮,徙焉。宏洽十七年筑城。
石匣之东南,渡潮河十五里为石盆峪。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悬崖而下入於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於潮河,有龙宅焉,其深无底。潭中有石门,水渼t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上有庙,距县东北五十里。石匣西南十五里,为金沟村。宋代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三十里至望京舘,五十里至顺州,七十里至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舘。将至舘,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自此入山,诘曲登陟,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计日,约九十里至古北口。今路不繇金沟,而金沟距县止四十里也。
石匣镇遗址位于密云县东北部的潮河之畔。距县城30公里,地处密云县的中心。据记载:原在石匣城西平地上,有块巨石如匣,故有此名。石匣城,明弘治十七年(1504)始建。据县志载:汉代在此设过要阳县城。石匣城垣为方形,每面500米,各面正中设一门,城内随门设街,因而形成十字街道,分别称为东、西、南、北大街。东、南、北三门皆有瓮城城门,西门没有瓮城,城门外有护城河石桥一座。北门城楼上有一座真武庙,在城门洞上方书'玄天锁钥'。在北门外的小山包上还建有一座高达4丈烽火台式的'镇夷楼'。
石匣西二十里有燕乐县故城,后魏置此县,治白檀古城。共城在县东北五十里,亦作龚城。括地志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在檀州燕乐县界。唐檀州土贡人葠麝香,而元史言檀州大峪锥山出铁矿。至元十三年立四冶,二十五年罢檀州淘金户。先朝亦尝开采,后封闭焉。自石匣东北十里为腰亭铺,始入山,又十里为新开岭,又十里为老王店。又十二里至古北口。自石匣驿至古北口,计程六十里。
古北口驿属顺天府怀柔县,今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自唐始名。唐书,檀州燕乐县有东军、北口二守捉。北口,长城口也。古北口城在山上,周四里三百一十步,三门。洪武十一年立守御千户所,三十年改密云后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其后以参将一人守之。宋沈括言,自金沟舘东北行,乍原乍隰,三十余里至中顿,过顿屈折北行峡中,济滦水,通三十余里,钩折投山隙以度。契丹时道出其西,故云。然其曰滦水,即今之潮河也。
又北八百望有吐护真河,奚王牙帐也。金史,古北口国言曰留斡岭。元史,古北口千户所於檀州北面东口置司。故中居庸山海而制其阨塞者,古北、喜峰二口焉。永乐八年正月丙子,塞古北口小关口及大关外门,仅通一人一马。城北门外有宋杨业祠。业以雍熙中为云州观察使。契丹陷寰州,遇於雁门北陈家谷口,力战不支被擒,不食三日死,忠矣。然雁门之北口非古北口也,祠於斯者,误也。
又三里为潮河川守御千户所,有关。潮河自塞外兴州发源,入古北口,西南经密云、怀柔、至牛栏山,与白河合,其宽处可一二里。昔人斫大树倒著川中,狭处仅二三丈,以巨木为柞,其外纵横布石以限戎马。此汉郎中侯应所谓木柴僵落溪谷水门者。然水性湍急,大雨则诸崖之水奔腾而下,漂木走石,当岁岁修治。又所云功费久远,不可胜计也。川之两旁筑垣立台。东台下有铁门关,为出入道,常扃钥不开。而台上有楼。下有小城曰北关营,二门,而川口东南有小城曰潮河川堡,亦二门,守备一人守之。台之东西因山为城,参差曲折,千里不绝。其冲处则建空心敌台,高或三四丈,广或十四五丈。凡冲处或四五十步一台,缓处或二百步一台。每一二里铃柝相闻为一墩,每墩军五人主瞭望,每路传烽官一人,有警举烽,左右分传,数百里皆见,应速而备豫,故鲜失亡,大抵皆戚少保继光之遗画也。自口北出五十六里青松驿。
出古北口道,经德胜岭、新馆、浩领驿(在今河北赤城县南雕鹗)、偏抢岭、如来馆、乌滦河、黑斗岭、度云岭、芹菜岭、折沟馆、松亭岭、打造部落、中山馆、鹿尔峡馆、虾蟆馆、铁将馆、石子岭、富峪馆、通天馆、至大宁都司(今内蒙古宁城县西老哈河北岸大名城);
明季卫驿为出喜峰口道,由顺天府,经潞河驿,夏店驿、公乐驿、渔阳驿、石门驿、遵化驿、滦阳驿、富民驿、宽河驿、柏山驿、会州卫、季庄驿、富峪卫,至大宁都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