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文档大全——文档大全网

 xxjjsdt 2017-03-07

第一篇:《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

义安二中 八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 1 -

- 2 -

- 3 -

第二篇:《《列子》(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

《列子》(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

一、【内容】(掌握课文重点字词)

伯牙善(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弹奏)琴,志(志趣、心意)在高山。钟子期...

曰:“善哉(好啊),峨峨(高耸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若泰山!”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善哉,洋洋(宽广的样子)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心中想到的),钟子期必得(领会,.....

听得出)之(代词,伯牙的心意)。伯牙游于(在)泰山之阴(山的北面),卒(通“猝”,突....

然)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拿,拿过来)琴而鼓之(调节音节,无实意)。初为霖...雨(连绵大雨)之操(琴曲名),更(又)造(创作)崩山之(的)音。曲每奏,钟子期辄(就,......

总是)穷(穷尽)其趣(旨趣,意旨)。伯牙乃舍(停止)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到)何逃(隐藏)声哉?” ..

二、巩固:【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意念(出现)攀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意念(出现)流动地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 ,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

三、文学常识:

《列子》,名列御寇,相传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四、通假字:

卒逢暴雨 ( 通“猝”,突然 )

五、一词多义

伯牙善鼓琴 (善于、擅长) .

⑴善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好) .

择其善者而从之 (优点,长处)

游于泰山之阴 (介词,在) .

⑵于 止于岩下 (介词,在) .

吾于何逃声哉 (介词,到) .

钟子期必得之 (代词,代伯牙的心意) .

乃援琴而鼓之 (代词,代琴) .

⑶之 游于泰山之阴 .

初为霖雨之操 (结构助词,“的”) .

更造崩山之音 .

子之听夫志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志在登高山 (志趣,心意) .

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志向) .

处处志之 (做标记) .

寻向所志 (标记) .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停止) .

舍太丘舍去 (舍弃) .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住所) .

屋舍俨然 (房屋) .

六、句子翻译: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3)钟子期辄穷其趣。

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

七、合作探究

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⑵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3、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4、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语的含义。

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5、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6、简要说说作者如何表现伯牙高超的琴技的。

作者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伯牙的高超琴技。有直接描写古琴的效果,又有通过钟子期听琴的感受来突出琴技的高超。

7、概括中心:通过讲述伯牙鼓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故事,表现朋友之间心灵相通的深情厚谊。

第三篇:《伯牙善鼓琴》

文言文阅读《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①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②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③,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⑤之操,更造崩山之

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

逃声哉?”

① 选自《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列子》(中华书局2011年5月版)。伯牙,人名。

②[兮(x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③ [阴]山的北面。 ④ [卒]通“猝”,突然。 ⑤ [霖雨]连绵大雨。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列御寇所著,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其思想与《庄子》相似。代表故事有《杞人忧天》《杨布打狗》《愚公移山》。

主旨探究

· 本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

· 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

· 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本朋友

· 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情感。

问题探究

· 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八次;“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擅长;“善哉”中的“善”:好。

·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遇知音)

· 4.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高山流水(遇知音)

·

· 5.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4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对知音,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何为 “知音”,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中心: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

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1)善 伯牙善鼓琴(善于、擅长)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于、擅长)

2)于 游于泰山之阴(介词,在)

止于岩下(介词,在)

吾于何逃声哉(介词,到)

3)之

钟子期必得之

乃援琴而鼓之

游于泰山之阴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子之听夫志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意思。

卒逢暴雨 ( )

3、翻译下列句子。《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钟子期辄穷其趣。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欣赏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高山流水遇知音

俞瑞,字伯牙,春秋时楚国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2014大兴一模]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0.填空(3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一句中“善”是“好”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是可谓善学者矣”一句中“善”是“善于”的意思,本文“伯牙善鼓琴” 一句中“善”的意思是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一句中“善”的意思是 。

(2)《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一句中“于”是“在”的意思,《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于”是“比”的意思,本文“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 一句中“于”是 的意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12.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他不但欣赏对方,而且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强烈赞美之情。请结合具体语句,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1)善于(擅长) 好 (2)在(共3分。每空1分)

11.(1)他心中十分悲苦,于是拿起琴弹奏起来。

(2)每奏一支乐曲,钟了期都能立刻领会其中的旨趣。(共4分。每句2分)

12.示例一:从语气上看,钟子期评价都用感叹句,如“善哉!峨峨兮者泰山!”就使对琴技高超的赞美表达的强烈真诚。

示例二:从结构上看,钟子期的评价都用倒装句,先用“善哉!”表达强烈的赞美,然后再以“洋洋兮若江河!”具体描写琴技高超。(共3分。句式特点1分,具体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3题。

伯牙善鼓琴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