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黄二帝起源于湖南:姜水是湘江,姬水是资江

 苍沧 2017-03-07
  在中国历史上,炎黄二帝的起源一直是讨论上古史必须提到的,目前关于炎黄二帝起源,《国语》中有权威说法: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姜水和姬水是现在哪条河呢?由于史无明载,所以目前还在猜测。首先来看,姜水是哪条河流,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现有两个地方在争。

  一: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
  二: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

  关于姬水,有三个说法:

  一:新郑潩水
  二:武功县漆水河
  三:黄陵县沮河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体考证细节,各位就去网上自己搜,这里不多说了。而我这里要说的是,姜水、姬水根本就不在北方,而是南方。炎黄二帝起源于南方,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姜水是现在湖南第一大河流:湘江。姬水是现在湖南第二大河流:资江。这两条河流相距非常近,其中入洞庭湖处仅有40多里。即便去掉当年围湖造田形成的河段,资江以益阳市区附近计算,到离湘江最近的湘阴县铁角嘴,也只有80多里。也只有这么近的距离,才配得上《国语》中所说的“生黄帝、炎帝”。同时也能很好地解释炎黄之间爆发战争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我说湘江、资江就是上古所说的姜水、姬水呢?原因很简单:

  湘江这河流最早的名称不是叫湘江,应该是叫“象江”,“湘”是假借字。之所以叫“象江”应该起源于上古的象崇拜。上古的中国是有大象,而且还有很普遍的象崇拜。比如“巴蛇吞象”的故事就家喻户晓,岳阳自古也称为“巴陵”: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象”这个来源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比如“朱襄氏”正确写法应该是“朱象氏”,“襄”也是假借字。现在湖北就有“襄阳”这地名,应该跟“朱襄氏”有关。湖南简称为“湘”,也是“象崇拜”的结果。

  那么,湘江,也就是“象水”跟“姜水”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象水”跟“姜水”之间的差别只是读音上的差别。“象”字的发音有很多种,其中有两种影响极为大。一种是现在以普通话为规范的北方发音,拼音为:xiang。另外一种是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发音,拼音为:jiang。

  其中,湖南省对“象”字的普遍读音为:jiang。需要重点提醒的是广东粤语“象”字的发音也是:jiang。

  所以,由一个“象”字引发两种读音,一种读音被以文字记载下来,一种读音后来被广泛传播。两者造成的差异后来一直被人们忽略。

  接着来说“姬水”,“资江”怎么可能是“姬水”呢?如果说 xiang 跟 jiang 的发音还很接近的话,那“资水”跟“姬水”应该没有关系了。其实研究上古读音的都知道,上古“ji”跟“zi”的读音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我们还是以广东粤语为例,用粤语来读一下“资水”的话,我们就会很惊异地发现,粤语的“资水”就读作“姬水”……

  粤语是一种很古老的语言,它保存了我们很多上古文化信息。解读上古文化,我们是需要多研究粤语,这样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简单的读音分析我们居然发现,上古传说中迷雾重重的“姜水”、“姬水”竟然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从历史的迷雾中袅袅走来,就出现在我们身边。

  这个论证过程太过简单,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一个读音,竟然轻轻松松破译了这几千年来无法破译的疑案。于是,我们得到这么一个结论:

  姜水=湘水
  姬水=资水

  这个结论显示:湖南才是炎黄二帝的诞生地,长江流域才是华夏文明发源地!

  也许很多人不肯相信,但我认为真正有见识、有理智、头脑清醒的人是会认同这个结论的。不是吗?多种迹象显示,湖南跟炎黄二帝、尧、舜、禹关系密切。比如帝舜葬在湖南道县九嶷山,帝尧葬在湖南攸县天子山……

  各位不妨去翻翻《山海经》这本奇书,开头第一篇即为《南山经》,《南山经》第八座山即为“青丘之山”: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青丘之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结果是“黄帝杀蚩尤于青丘之野”。现在我们看到了,姜水、姬水就在这里,请问,“青丘之山”还会远吗?

  以后有机会,我会告诉你们上古那场轰轰烈烈的“涿鹿之战”是如何发生,经过,结束的。不过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今天只是告诉大家炎黄二帝的老家在哪里。亲,“华夏文明中原论”开始崩塌了,各位有兴趣的不妨可以再踩上一脚哦。


  有虞氏的地望:妫汭、历山、雷泽考

  有虞氏地望的破译,说起来其实有点无心插柳。事情是这样的,昨晚在QQ群聊天,有网友说到“妫水”是哪条河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对“妫水”并不上心。而且现有《史记》文字记载“妫水”在西域,经后人考证,“妫水”就是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的阿姆河。在《史记·大宛传》中有如下描述: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彊,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闲,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书革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犁轩……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王)[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

  既然人家都说得这么确切了,我也就不用再关心了。更何况这不是上古的事,我也就更加地兴趣缺缺了。只不过看到人家讨论这么热烈,也就顺手在网上搜搜,结果搜到这么条信息:

  妫,虞舜居妫汭(guī ruì),因以为氏。――《说文》

  其实一开始我还并没怎么上心,纯粹就是聊聊而已。重点也没有在“妫”字上,而是对“汭”字的解读。我的解读是这样的:

  上古记载读音中没有卷舌音,或者说,有卷舌音和非卷舌音之分。这个字归入卷舌音,那么非卷舌音怎么读呢?平常的情况是卷舌音“R”变成非卷舌音就是“L”,所以,“R”“L”是相通的。当我们把“汭”字变成非卷舌音的时候,发音就变成了 lui。不过拼音中没有这个写法,一般写作 lei。而上古时代中 ui ei i 三个韵母是不分家的。实际上,不单是上古,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宋,直到元清才开始分家。在“平水韵”中,四支、五微、八齐、十灰这四个韵部是通压的。

  【四支】支枝移为垂吹陂碑奇宜仪皮儿离施知驰池规危夷师姿迟龟眉悲之芝时诗棋旗辞词期祠基疑姬丝司葵医帷思滋持随痴维卮麾墀弥慈肌脂雌披嬉尸狸炊湄篱兹差疲茨卑亏蕤陲骑曦歧岐谁斯私窥熙欺疵笞羁颐资饥衰锥姨涯伊蓍追锱椎厘萎澌怡尼漪牺璃祁羲肢訾狮褵厮痍僖贻孜惟棰崎黎
  【五微】微薇晖辉徽挥翚韦围帏闱违霏菲妃绯飞非扉肥威祈畿机几讥矶玑饥稀希晞衣依沂巍归欷
  【十灰】灰恢魁隈回徊槐枚梅媒煤瑰雷罍催摧堆陪杯醅嵬推开哀埃台该才材财裁来莱栽哉灾猜胎腮洄莓崔裴培垓皑欸诙煨唉抬

  可见这几个韵发音很接近。从上面各韵部的字来看,如果从普通话的角度来看,即便是同一韵部,之间的字也有读起来不和谐的情况。但如果用粤语、闽南语、湘语、客家话等南方语系来读的话,这种别扭的情况就少多了。

  所以,我推定,lei 同时也可以读作 li。妫汭也可以读作 gui li。

  后来继续讨论,重点转移到了“妫”字上。群里有个网友坚持“妫水”不是土库曼斯坦的阿姆河,说那是汉朝附会的。因为都持华夏文明起源长江的观点,所以压根就没去想北方如何,她是这样说的:

  我一直想妫水不应该是一条无名小河,但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在中国北方哪里有这样一条河。

  实际上,以“妫”为名的河流在北方还真有两条:

  1、妫水:中国陕西省西南部的一条小河,向西流入黄河。
  2、妫河:源出北京市延庆县,流入桑干河。

  但这么两条小河无论是名气还是规模,也没法跟上古的有虞氏的名声相媲美,就像我考证姜水、姬水得来的结果一样,应该是某条有一定名气影响的大河。接着,我又搜到了这么一条信息:

  娥皇、女英不但帮助舜制服了象,还带领那里的妇女们种植桑麻、织衣物。后来尧把帝位传给了舜。人们把娥皇、女英制服象的地方称为“妫”,把这里的水称为“妫水”,把她俩称为“妫水女”。

  都说到虞舜、娥皇、女英了,如果还没提起兴趣,那我就太迟钝了。说到“妫”字的读音,我们一开始就联想到了贵州、桂林这种地名,而之前,我一直猜测有虞氏的地望在珠江流域,只是没有确切地点罢了。于是,我就到珠江流域去找。打开广西地图,赫赫然出现这么一条江:漓江、桂江(同一条河流不同河段名称):

  

  桂江、漓江,不就是我上面推理出来的 gui li,也就是“妫汭”么?  想不到这么不经意之间,就找到了上古传说中虞舜的地望。

  到这里,第一个地名:“妫汭”算是考证完毕了。

  既然漓江、桂江就是“妫汭”,那么我们就以此为依据做进一步来推理。史料中对帝舜的记载很多,这里略录几条如下:

  《吕氏春秋》:“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
  《孟子·离娄篇》:“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墨子·尚贤下第十》:“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
  《吕氏春秋·慎人》: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悦)之,秀士从之。
  《史记·五帝本纪·舜》: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

  这里都是先秦的记载,最后《史记》做了个总结。寿丘、负夏暂时还不知道,但至少我可以推测出历山、雷泽在哪里了。沿着漓江上溯,很容易就找到了漓江的发源地:猫儿山

  猫儿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系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1990年陆定一在老山界题碑赞誉猫儿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嵋之秀”。

  猫儿山就是传说中帝舜生活的历山。也许有人会说,历山怎么变成了猫儿山?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古代猫还有个名称叫“狸”。“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熟悉吧。直到宋代,猫还被人称为狸。所以,“猫山”又可以称为“狸山”,你记作“历山”我当然也不反对。

  到这里,第二个地名:“历山”算是找到了。

  历山找到了,那么雷泽在哪里呢?我这里再截图如下:

  

  原来青狮潭镇附近的大湖就是传说已久的“雷泽”啊,果然是真人不露相。

  青狮潭境西北部群山高耸,为青狮潭水库区,东南为河谷冲击小平原。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2052毫米。景区由东湖、西湖和公平湖组成,总面积170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41.7平方公里,湖水容量6亿立方米,号称“华南第一湖”。是离桂林市最近,最大的原始生态自然保护区。

  那么,为什么前面叫“历山”,这里又称呼“雷泽”呢。还是上面的推理,上古 li lei 是不分家的。而记录下来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渐进,出现了变化。虽然没有去过广西,但我相信,广西当地的方言“漓江”发音应该是普通话中的“雷江”。

  到这里,第三个地名:“雷泽”也找到了。

  顺着漓江上溯,我们就来到湘江流域。首先进入的就是零陵地区。零陵九嶷山,帝舜就安葬在这里,所有史书都无一不这样记录,所有线索无一不指向湖南宁远九嶷山。所以,帝舜葬在九嶷山是毋庸置疑的。另外需要说的是,出现了一件很令人奇怪的事,山西运城居然冒出来一个“舜帝陵”,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因为山西运城所有的依据仅仅只有一条,这就是来自《孟子》的记载:

  《孟子·离娄篇》:“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而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就恰好有个鸣条岗。因为有个叫“鸣条”的地名,就说帝舜葬在那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证据,更别说背后深厚的文化氛围。八竿子打不到的事,仅仅就因为一个地名而强扯在一起,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很不要脸的事。如此薄弱的地名联系就牵强附会把帝舜墓地扯到山西去,还要不要让先人好好安睡?如果要都按照这样来考证,我觉得传说中的“阪泉之战”发生在日本大阪,“涿鹿之战”发生在日本鹿儿岛更靠谱,你们说呢。


  其实不只是广西桂林,我们再向南看,会看到有桂平、贵港等这些地名,而贵州这个省份名称发音就是 gui,凭这个发音就更令人遐想了。而关于帝舜的传说,其中需要重点提到的就是帝舜跟瑶族的关系。现在的研究显示,瑶族是帝舜后裔,《山海经》中也说到“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同时帝舜姚姓。我个人认为帝舜就是瑶族传说中的“盘瓠”,不过这里只考证地名,其他方面也就只略微提下罢了。只不过告诉大家,帝舜在瑶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围绕帝舜墓葬地周围居住的都是瑶族人,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瑶山了。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在附近找到很多关于帝舜以及相关的传说和地址。这里关于帝舜的传说太多,与帝舜相关的地名数不胜数,为简略处理,这里仅列举两条:

  舜皇山位于东安县西部30千米处,为湘南第一峰。系国家级森林公园(1992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设立)。史籍载为舜帝南巡驻跸之处,故名。主峰海拔1882.4米,总面积1454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1.8%,有原始次生林5300公顷。山中有高等植物1640种,野生脊椎动物118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2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22种。千米以上高峰12座,景观多变;峡谷9条,层进渐险;30米落差以上瀑布22处,吐珠喷雾;大型溶洞13个,景致精美;怪石、崖壁26处,似物像人,巧妙逼真;成景山泉7处,淙淙流淌。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四时花开不断,气候宜人。更有山北之古庙,山麓之舜王庙及多处名人题咏碑刻等人文景观。

  舜峰山位于临武县西1.5公里处,海拔423米,三面壁立,前开一径,山顶较平,上有巨石叫韶石,还有舜峰隘,山下有艺岗亭,相传舜帝南巡时,曾在此狩猎而得名。每当夕阳西下,彩霞满天,阳光照在舜峰上更觉得金峦叠翠,胜景生辉,“舜峰晚眺”为临武八景之一。

  看到“韶石”这个词,大家有没想起“韶关”这个地名?与“韶”有关的记载: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即位,居冀。作《大韶》之乐。”
  《吕氏春秋·古乐篇》:“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

  韶关城内外,有许多地名和名胜古迹都与“舜帝南巡奏韶乐”习习相关;如皇岗山、皇潭、虞泉、虞帝祠、舜峰寺、翠华亭、望韶亭、韶亭、乐韶亭、闻韶门、九成台、九成坊、尽善亭、皇华亭、奏乐石、清淑堂、熏风楼、熏风路等。

  光是韶关,就有数不清的古迹和传说,要把从九嶷山到珠江流域的所有相关事都记录起来,也可以写成厚厚一本著作了。由此可见,珠江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曾是有虞氏的势力范围,政治文化中心应该在桂林。同时以桂林中心向四方辐射,东边达到了南海,西边达到云南。北边达到洞庭湖的广大区域。这压根就不是两千多年来所记载的北方黄河流域。参照我前面所说的炎黄二帝在洞庭湖的观点,两者是非常完美结合在一起的。

  同时,湖南已经挖掘了时代久远的遗址,珠江流域也同样有时间极为久远的遗址挖掘。比如桂林市南郊独山西南麓的甑皮岩遗址,临桂县下岩门山北麓的大岩遗址遗址,桂林市南郊雁山镇的庙岩遗址,柳州市东南郊都乐村的莲洞遗址,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的鲤鱼嘴遗址……这些遗址不但年代久远,而且出土非常丰富。只不过因为没有被广泛宣传,所以才不为人所知。现在随着史料的梳理,结合考古成果,我们不难发现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华夏文明并非起源于黄河流域。

  说到这里,各位还有疑问吗?


  

  



  珠江流域也同样有时间极为久远的遗址挖掘。比如桂林市南郊独山西南麓的甑皮岩遗址,临桂县下岩门山北麓的大岩遗址遗址,桂林市南郊雁山镇的庙岩遗址,柳州市东南郊都乐村的莲洞遗址,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的鲤鱼嘴遗址……

  
  湖南衡东出土的亚洲德氏猴化石是世界最早真灵长动物化石,距今5500万年,为现在所有人类,猿猴的共同祖先;湖南道县福延洞现代人化石是世界最早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化石。这些都是考古铁证,也都上了《自然》杂志。
  -----------------------------

  小朋友,虽然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但并不是每一种猴子都能变成人,这个逻辑不可逆,懂吗。

  能变成人的猿猴叫蜡玛,全世界的蜡玛目前只发现了四种,它们分别是密提种、旁遮普种、禄丰种和威克种。它们最早出现于一千多万年前,被发现在距今四至六百万年前已经进化成了人猿。它们的肤色,密提种是白色的,旁遮普种是棕黑色的,禄丰种是黄色的,威克种是紫黑色的。它们生活的地方,密提种在安托利亚半岛(今土耳其),旁遮普种在印度西部,禄丰种在中国云南,威克种在非洲埃塞俄比亚。

  汉族人及绝大部分中国人属于东亚黄种人,是禄丰种蜡玛的后裔。
  在约二百万年前后它们成群结队地从云南,沿四川盆地东南环的密林迁徙到了大巴山。它们的迁徙方式是以树过树的方式移动的,在树上休息睡眠,基本上不下地的。所以它们那时肯定还不会用火(在树上玩火,随时会全族变烧猪)。
  东亚黄种人是在大巴山学会打石器、用火的(它们是在这里开始下地改住山洞的)。之后东亚黄种人的人口增长开始提速,从这里裂出了许多分支并前往东亚各地,目前已知现存有五个大分支以上,其实还有许多分支已经在进化过程中灭绝了(如:南召分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