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列国故事集(六)-冲动是魔鬼

 dongchang 2017-03-08


  还记得当年被大义灭亲的石碏杀掉的卫庄公的儿子姬州吁吗?州吁杀了自己的哥哥卫桓公,自己又被石碏杀掉,成为千古罪人。可怜的桓公,自己虽然仁厚,但弟弟们却一个比一个禽兽,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他另外一个禽兽弟弟姬晋开始。

  当年石碏主持杀掉州吁后,姬晋白捡了个国君当,就是卫宣公。宣公还是公子的时候喜欢上了自己父亲的一个妃子(同样的事情据说隋炀帝杨广也做过),还生了个孩子叫急子,怕父亲知道,寄养在民间。后来宣公即位,就把急子接回来立为世子,还为他与齐僖公的长女订了婚。眼看儿子就要成婚了,姬晋听说未来的儿媳长得非常漂亮(注意,只是听说,还没见到呢),就想自己娶过来(同样的事唐玄宗李隆基也做过,注意,跟杨广不同,这是事实,不是据说)。不知道是不是一时冲动,姬晋把儿子派到宋国去出差,然后假冒急子把未来的儿媳给娶了过来!这简直是天下奇闻了,姬晋一生在治国方面毫无建树,但同时把父亲和儿子的媳妇据为己有,在中国历史上数百个国君、帝王中千真万确是独一份!连杨广和李隆基这样的猛人都只有他一半猛!

  趁急子出差没回来,姬晋赶忙在淇河上修了一座漂亮的宫殿,叫作新台,让新娘子居住。卫国人对此十分无语,假借新娘子的口吻讽刺姬晋,这就是收录在《诗经·邶风》中的《新台》一诗: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籧篨(qú chú )就是癞蛤蟆,“不鲜”、“不殄”大概就是老不死的意思。这首诗每句的前半段写新台的华丽,后半段写癞蛤蟆还不死,特别有意思。特别是最后一句,新娘子在新台上看到渔翁张网,本来只想捕鱼的,没想到有鸿雁飞到网里来了,多大的惊喜!再看看自己呢?本来是“燕婉之求”想找个年轻俊俏的丈夫,却嫁给了这个头都抬不起来的癞蛤蟆(“戚施”,驼背抬不起头的样子,借指蛤蟆的形象)!古人讽刺起人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可不会说“你就是无情就是冷酷就是无理取闹”这样的口水话的哈!我再百度一段译文来:

  新台光鲜又明亮,河水盛大且充盈。本想嫁个俊公子,这个丑货还不死。

  新台高大又雄伟,河水湍急且丰沛。本想找个好配偶,可这老丑不短寿。

  人家捕鱼得鸿雁,叫人好生不艳羡。本想找个如意郎,谁料蛤蟆丑难挡。

  欣赏完诗,我们再来说急子,急子是个很温和孝顺的人,他对这位新“母亲”(由于是宣公的妃,当时的齐国为姜姓,所以后人称之为宣姜)也是恭恭敬敬。宣姜为癞蛤蟆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叫姬寿,一个叫姬朔。姬寿大有其兄的风范,行事温和端正,跟哥哥急子好得不要不要的(虽然从年龄来说急子可以做他的父亲了)。姬朔却天天盼着两个哥哥不好,自己继承国君的位置。

  姬朔经常在母亲跟前造谣,有一次急子过生日,二哥姬寿请大哥吃饭,小弟也去了,但俩哥哥亲亲密密说话小弟却插不上嘴。一生气,就先回去找母亲哭去了:“孩儿好心给哥哥祝寿,谁知道他喝多了,让我叫他爹!还说您本来就该是他的媳妇,孩儿该叫他爹!”宣姜也不想想这事是真是假,就去找姬晋哭去了:“世子急子想要强奸我,还说我本来就该是他的,将来少不得连卫国江山一起还给他!”。看这娘俩添油加醋的本事,比“咕咚来了”里的小动物还厉害啊!

  谗言听得久了,姬静一冲动就要拿急子开刀了。他又派急子出差,还给他一柄白旄(máo),然后悄悄派人在出差路上埋伏,让他们看到拿白旄的人就杀。

  旄是古代一种军旗,用白色的牦牛尾巴做成,是王权(或君权)的象征。《尚书·牧誓》据说是武王伐纣时在牧野大战前的动员稿(誓),里边就说“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就是说武王左手拿黄色的斧头,右手拿白色的牛尾旗挥动着,想想都气势不凡。所以后世“黄铖”、“白旄”都是王权的象征。

  姬寿关心哥哥出差的事,就去跟母亲打探消息,宣姜喜滋滋的告诉他:儿啊,你就要出头啦,你哥哥再也回不来啦,吧啦吧啦一大堆。姬寿一听可急了,赶快去找哥哥,让他到别国去避避。急子说:“作为儿子,听父母的话为孝,父亲让我出差我要是跑了,我就是不孝之人,不孝无父之人,哪有脸去别的国!”毅然出发了。

  姬寿眼看哥哥没有活路了,又想哥哥要是死了,父亲岂不是要立自己为世子,那怎么对得起哥哥呢?得了,一不作二不休,我替哥哥死!也许父亲看我死了,就回心转意不再害哥哥了呢!于是治备了一桌酒席饯行,有意把急子灌醉,然后跟急子的侍从说:“哥哥醉了怕耽误事,我替哥哥走一趟吧!”拿起白旄就朝有埋伏的地方走。

  急子酒一醒,什么都明白了,赶快去追弟弟。追到地方的时候,姬寿已经被害。急子痛不欲生,也想一死了之,于是向杀手坦白:你们杀错了。杀手说:“你敢怀疑我们的专业精神?咦?不对,真杀错了!”于是杀手把急子也杀了,把兄弟俩的头送到姬晋那儿去复命。

  由于两兄弟是在船上被杀的,卫国人思念他们,写了一首诗,叫《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百度来的译文:

  二子乘舟去出游,随波飘荡影悠悠。每一想起弟兄俩,心头涌出无限愁。

  二子乘舟去远方,随波飘荡影全光。每一想起弟兄俩,愿无差驰和祸殃。

  诗人虽然不敢明言,但借思念乘舟之人来怀念两位公子。话说回来,两位公子虽然兄弟情深让人敬佩。但只要其中一位不死,卫国可能就不至于那么快沦落到一个二流小国。可见冲动是魔鬼,两位还是太冲动了啊!

  姬晋看到两位公子的头,后悔莫及,不久就病死了。姬朔继位,就是卫惠公。卫国人思念两位公子,曾经把姬朔赶路,后来在齐国等五国的帮助下,才又回国复位。

  姬朔死后,儿子姬赤继位,就是卫懿(yì)公。也许是自己的名字跟鸡翅有关的原因,懿公特别喜欢鸟类,特别喜欢鹤。只要国人有献鹤的,都重重的封赏,然后把鹤养在宫中,给它们分别封有爵位,月月有工资奖金(不知道鹤要这些干嘛,它们肯定也觉得这人莫名其妙吧)。国库没钱了就加税,搞得民不聊生。狄部落看到姬赤无能,就发兵来打。姬赤准备打仗了,却发现百姓全跑了,征不到兵!姬赤十分生气,命令抓回来,结果百姓宁可被抓也不当兵,他们说:您哪里用得着我们啊,只要有一种东西足够您打败敌人了。姬赤问:什么东西?百姓说:您忘了您的鹤将军啦?

  鹤招谁惹谁了,还得学打仗!卫国毫无悬念地战败了,姬赤被狄人砍成了肉泥。卫国就此衰落,再也没有强大过。所以当年那俩兄弟一冲动,自己固然一死百了,可是卫国和卫国人民却遭殃了,冲动真是魔鬼啊!

  卫懿公姬赤战死之后,史籍中有的说被砍成了肉泥,有的说被狄人给吃掉了(所以起名字很重要啊)。在一些史籍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卫国一个人叫弘演,狄卫之战时正出使陈国,等从陈国回来,姬赤已经死了(或者被吃掉了)。弘演只找到了姬赤的一个肝,他面对着肝汇报出使的情况,然后说:主公无人收葬,今天就让我来当您的棺材吧!于是剖开自己的肚子,把懿公的肝放进去,嘱咐侍从把自己埋好,等卫国有了新国君再告诉他来给懿公收葬。当时的霸主齐桓公听说了这事,说:卫国灭亡是因为国君无道,但有这么好的臣民,我一定要帮卫国复国,于是率兵收复了卫国,还帮新卫君(卫文公姬毁)在楚丘这个地方重新建造了都城。

  卫文公为了感谢齐桓公,写了一首诗(《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就是说你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我要加倍的报答你(送瓜桃李,报答美玉),不是为了报答你,而是想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