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我读《巴黎圣母院》

 yawachu 2017-03-08

:本文是研究生期间经导师成凯先生指导,采用陈敬容女士(1917-1989)的新译本,专门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而撰写一篇导读(2000年出版),后收入钱理群先生主编的《文学名著导读 高中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增订版,2003年出版)。网上多有此文改编版链接(虽多未来注明出处),希望能够对有兴趣阅读古典名著的朋友有所帮助(配图源于网络)。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我读《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远景

《巴黎圣母院》----一部激情荡漾、故事感人、形象鲜明、色彩绚丽的浪漫主义小说。它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文坛的领袖人物维克多.雨果。在这部小说出版之前,雨果在诗歌和戏剧创作上已颇有成就。是这部小说使他的影响超出了国界,开始跻身欧洲一流作家之列。如今,这部作品依然深受世界各国广大读者的喜爱,被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它自身蕴含的不朽魅力和文学价值,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笔不可或缺的精神遗产。

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尚松。他的一生曲折复杂,度过了19世纪六分之五的时间。他曾经经历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和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和二月革命、拿破仑三世的政变和第二帝国的覆灭,以及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等19世纪法国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在政治和思想上,雨果曾经有过摇摆不定。不过这并未对他文学天才的发挥造成损害。在50余年动荡不定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精力旺盛,激情勃发,以如椽的大笔和为文艺献身的精神,在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及政论等各个领域,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雨果从中学时代开始创作。15岁时参加法兰西学院举办的文学大赛,获得了第九名。第二年他在图卢兹学院百花诗赛中独占鳌头,小小年纪就展示了非同寻常的文学天赋。非凡的表现使雨果受到当时文坛泰斗夏多布里昂的青睐,并且获得法王路易十八的赏金。这对初登文坛的雨果是莫大的鼓舞。

由于受母亲保王思想的影响,少年雨果的作品充斥着对封建复辟王朝的歌功颂德,思想比较保守。1824年以后,由于法王查理十世的反动统治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雨果的观念和创作开始了转变。在他25岁那年,法国自由主义思潮高涨,雨果和浪漫主义诗人缪塞,小说家、剧作家大仲马等人组织了著名的“第二文社”,提出了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文学主张。他的戏剧《克伦威尔》发表,显示出莎士比亚戏剧对他的影响。在那篇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宣言书的序言里,他猛烈抨击了伪古典主义对文学创作的束缚和扼杀,明确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原则。1830年,他的代表作戏剧《欧那尼》演出成功,彻底击败了伪古典主义的戏剧,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胜利。雨果因之成为这一文学运动的领袖。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显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表明雨果开始形成自己人道主义的思想观念。

七月王朝建立后,对现实的妥协换来了雨果仕途上的顺利,当上了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成了议会中民主派的主要成员。1851年,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复辟帝制。斗争失利的雨果开始了长达19年之久的流亡生涯。

流亡中的雨果一面通过大量的政论与拿破仑三世的反动统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一面创作了包括《惩罚集》、《静观集》等诗集和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在内的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优秀作品进一步奠定了他作为世界级伟大作家的地位。

1870年的普法战争、第二帝国的垮台,以及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再一次把雨果推到历史的漩涡之中。已是高龄作家的他依然精力充沛,笔耕不辍,相继发表了诗歌《凶年集》、《历代传说》和长篇小说《九三年》等重要作品,为他的创作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885年5月22日,雨果溘然长逝,法兰西举国致哀。巴黎举行了百余万人参加的宏大葬礼,人们将他安葬在代表法国最高荣誉的“先贤祠”。

早在1828年初,雨果就开始酝酿《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的当天,才正式动笔。在作品封笔的1831年1月14日之前,雨果一起闭门谢客,只在观看查理十世的阁员接受判决时出过一次门。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我读《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外景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以15世纪法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雨果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中世纪巴黎的盛况和圣母院的宏伟壮丽,为我们展示了昔日法国首都的各种人物和社会风情。

作品以1482年愚人节的狂欢场面为开端。这一天司法宫挤满了观看圣迹剧的人群。枯燥无味的圣迹剧被喧嚣的欢闹淹没,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以其惊人的丑陋荣膺愚人王的宝座。在点燃着篝火的市中心格雷沃广场上,流浪少女爱斯梅拉达以天使般的美貌和优美的舞姿博得阵阵喝彩声。穷诗人甘果瓦在圣迹剧演出失败后,为少女的美貌和舞姿所吸引,并跟踪少女来到了贫民区。黑暗中,少女遭遇劫持,幸而被路过的皇家弓箭队长弗比斯救下,而临阵脱逃的甘果瓦却误跌误撞闯入了流浪人的“黑话王国”,因无法证明自己是乞丐和窃贼就要被处以绞刑。劫后得救的爱斯梅拉达赶到圣迹区,出于对无辜者的同情,按照“黑话王国”的“法律”救下了他----破罐成婚,与他作了名义上的夫妻。

劫持少女而被弗比斯抓住的人原来是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第二天,他被巴黎聋子总督在司法宫审判。由于长年敲钟,伽西莫多也成了聋子。这样,经过一场聋子审判聋子的闹剧之后,伽西莫多被莫名其妙地判处笞刑和示众。行刑台上,伽西莫多在鞭笞日晒下口渴难耐。他的主人,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孚罗洛,远远地看着受刑的伽西莫多,非但不出手相救,反而心怀鬼胎地溜开了。在伽西莫多绝望的嚎叫中,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拨开到此有止对他冷嘲热讽的人群,把水送到了伽西莫多的嘴边。这个苦命而冷漠地畸形人,感动得流下了平生第一滴泪水。

三月的一天,弗比斯在广场边的贵族露台上看到了正在翩翩起舞地曾被他救下的流浪少女爱斯梅拉达。他叫过来已经爱上了他的少女。少女的美貌也深深打动了这个纨绔子弟的心。在广场的另一边,观看少女跳舞的敲钟人伽西莫多,脸上露出爱慕的光彩。副主教克罗德贪婪的眼神里喷射出对少女疯狂的欲望。对弗比斯与少女在一起,他的心里嫉妒得发狂。

由于不经意从爱斯梅拉达的山羊加里的魔术里看出了少女对自己的爱慕,浪荡公子弗比斯约会少女,企图玩弄少女的感情。早已妒火中烧的克罗德闻知此事气极败坏,暗中刺伤了情敌弗比斯,然后嫁祸于少女。在宗教法庭的酷刑下,少女被迫接受诬告,被判以死刑。刺杀弓箭队长的原凶副主教克罗德,为了达到占有少女的目的,来到关押少女的地下囚室,向少女招认了派加西莫多支持少女以及刺杀情敌的真相,答应只要少女愿委身于他,就与她一起远走高飞。他的卑劣要求,遭到爱斯梅拉达无情的痛斥和嘲骂。恼羞成怒地克罗德眼看无法达到可耻的目的,便亲手把她送上了绞刑架。

在少女怀着恐惧站在绞刑架下的时候,弗比斯站在露台上望着即将为他受难的爱斯梅拉达。为了自己的名誉,他无意出来为少女辩诬。私下里爱着她的伽西莫多,冒死从刽子手的手下抢出了爱斯梅拉达,闯入了神圣的避难所――圣母院。在藏身的密室里,伽西莫多对少女百般抚慰,悉心照料,甚至为她找过负心的心上人弗比斯。贼心不死的副主教克罗德企图占有少女,遭到了敲钟人的阻挡和惩戒。心怀鬼胎的克罗德利用昔日的学生穷诗人甘果瓦,使得视少女为姐妹的“黑话王国”的流浪人深夜攻打圣母院。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顽强抵抗。克罗德趁机唆使甘果瓦从后门进入圣母院,骗出了惊惶失措的爱斯梅拉达。在市中心广场上的绞架下,被挟持的少女表示宁愿选择绞架,也不屈从于邪恶的副主教。绝望地克罗德把她交给了巴黎军警,再一次把她送上绞刑架。

望着绞架下痛苦挣扎着的少女,伽西莫多痛苦万分而又束手无策。这时,副主教那魔鬼般阴惨的狞笑,使伽西莫多明白了一切。他愤怒地把这位曾养育过他的副主教推下了高高的钟塔,结束了克罗德罪恶的生命。之后,伽西莫多来到隼山墓窖中少女的尸身旁,陪伴她死去,永不分离,直到化作尘灰。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我读《巴黎圣母院》

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雨果是位激情满怀的诗人。他写小说如同写诗,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写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中,爱斯梅拉达美丽绝伦,心地善良,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渴望,可谓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形象。当威武潇洒、仪表堂堂的弗比斯仿佛从天而降,从伽西莫多手中救下她时,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太阳神”(她从小在埃及人中长大,和埃及人一样信仰“太阳神”。而“弗比斯”则是太阳的意思),热烈地爱上了他。在她的心目中,爱情就是“两个人合而为一,那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合成一个天使,那就是天堂”。少女对纯真爱情的渴求与狂热,对受难者的痛苦的同情和大胆救助,对克罗德威逼利诱的严厉拒斥,爱恨分明,性情率真,通体闪耀着作家理想的人道主义光芒。在伽西莫多身上,雨果同样赋予了自己的理想。伽西莫多丑陋冷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温厚善良的心灵。他深深地爱着爱斯梅拉达,虽然明知得不到爱的回报,却痴心不改,以真诚和柔情尽量使少女快乐幸福地生活。他的痴情,最终只能在“以死相随”中得以实现。

小说是在中世纪巴黎热烈、喧闹的狂欢场景中拉开序幕的。就在这狂热尚未散尽的夜晚,即发生了劫持少女的事件。紧接着,便是一个个离奇的画面,怪异的故事:圣迹区“黑话王国”的审判,司法宫闹剧一般的审问,副主教密室里的炼金术,罗兰塔里苦修女居士的悲惨往事,等等等等。作者充分调动了戏剧家构造情节的天才,把这些故事和场景一一向我们展示,既跌宕起伏,又突兀迷离,简直“每时每刻都给你造成意外”,而每一个意外又都在突兀中显示出内在的合理性。例如,在爱斯梅拉达被送上绞刑架时,伽西莫多仿佛从天而降,把绳索已套在了脖子上的少女救到了圣母院;在副主教绝望后穷凶极恶地把少女交给特别痛恨流浪的埃及人的女修士时,却使分别了十五年的母女意外重逢。诸如此类的巧合经过错落有致的安排,从而产生大喜大悲的情感落差,形成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我读《巴黎圣母院》

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巴黎圣母院》还十分成功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对照手法,使人物和主题都得到了更鲜明的凸现。

首先是环境与事件的对照。在作品第三卷,作者撇开情节的主线,插入相当大的篇幅,专门介绍起圣母院的建筑史和巴黎的鸟瞰图来。这似在中心情节之外,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背景。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圣母院的崇高和圣洁:和谐而壮丽,庄严而伟大,“是石头的交响乐”,“是人类的一种创造,像神的创造一样又有力又丰富,仿佛具备两重性格――永恒又多变”。这是一部石头砌成的历史,是永恒的见证者。而当时的巴黎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之宫,赏心悦目,圣洁而又美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到处布置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柆达这样无辜的人们遭受摧残迫害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这二者之间的对照,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家对造成巴黎和圣母院成为人间地狱的社会愤慨。

其次,作品中喜剧的和悲剧的气氛始终像一对孪生兄弟轮换登场,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情节强烈的张力。特别是作者安排了两个王国、两个国王、两种法律、两种审判的对照。在看似一本正经的地方,却演着一幕幕的滑稽剧;在表面上野蛮的场景里,却表现出作者的理想信念。

在路易十一统治下的王国,贵族官僚,甚至包括僧侣,只知争权夺利,残害百姓,城市里“泛溢着可怕的刑法和残酷的裁判权”,街头不时有无辜的人被送上绞刑台,以至于人们都习以为常。国王路易十一穿着几乎掉光了毛的皮衣,戴着“用最坏的黑布做成的又旧又脏的帽子”。他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却胆小而悭吝,很少呆在京城巴黎,觉得这里不够安全。偶尔呆在巴黎,则在巴士底狱里过夜,“因为那里比卢浮宫坚固”。他怀着对人民要求权力的斗争和封建割据势力的恐惧,专制而又残暴,为了王权的安危,一会儿要“拯救平民,杀掉贵族”,一会儿又嚎叫着“杀尽百姓,绞死女巫”。活画出一个疯子一样、小丑一般的国王。再看他统治下的法庭和审判。巴黎总督对伽西莫多的审判是聋子与聋子之间的一场闹剧;宗教法庭对爱斯梅拉达的审判则是严刑峻法,诬陷栽赃,无所不用其极,视人命如草芥,把执法当儿戏。而与之对照的“黑话王国”,虽然“国王”和民众一样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这里却是平等自由,互助友爱,充满了人情味儿。他们对误闯“圣迹宫庭”的甘果瓦的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虽然法律和过程简单了些,但却给人辩解的权利。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被他们视同姐妹。在得知她将被诬处死,侠肝义胆、勇敢豪爽的“国王”图意弗带领大家深夜围攻巴黎圣母院,向路易十一不公正的王国提出了挑战。虽然遭到了残酷镇压,但他们的“黑话王国”无疑寄托了雨果的社会理想,可以说是雨果对七月革命的一种呼应。借着这两个王国、国王、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少女爱斯梅拉达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更加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巴黎圣母院》对照方法的运用,最集中也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而且,在这里已经不是一般的简单对比,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不仅人物之间有着多种对照,而且人物自身也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我读《巴黎圣母院》

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爱斯梅拉达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完美化身。她居于作品的中心,与三个不同的男性均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外表上看,她活泼可爱、貌若天使;而伽西莫多则容貌出奇的丑陋,表现上十分凶悍,可为人见人怕。流浪少女对弓箭队长的爱情执着深沉,始终如一;而弗比斯却是虚情假意,玩弄爱斯梅拉达的感情,是虚伪的典型。在基督徒的眼中,爱斯梅拉达是“异教徒”,是未经文明熏染的“野性”十足的“女巫”,是却心地纯洁而善良;而克罗德身为副主教,“神职”人员,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阴险毒辣,极端自私,为了达到占有爱斯梅拉达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利用宗教的权威,罗织罪名,诬陷好人,将少女送上绞架。在这全方位的对比中,爱斯梅拉达的真善美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而她的坎坷命运和悲惨结局,正是对邪恶势力的愤怒控诉。在阴森冷酷的地牢里,她发出了绝望的呼喊:“全世界都有白昼,为什么人家只给我黑夜呢?”

小说中人物形象自身的对比,同样非常强烈。外表丑陋的敲钟人,内心却和流浪少女一样纯真、善良。他知恩图报,对抚养他成人的副主教俯首贴耳,惟命是从,“简直像他的一条狗一样”忠实,不明真相地被副主教利用。然而伽西莫多被爱斯梅拉达的善良感化之后,逐渐显示出善恶分明、秉持正义的本性。当他一步步认清了克罗德凶狠无耻的面目后,把他从钟塔上推了下去,使克罗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伽西莫多外貌畸形,内心却充满人性的光辉。同是圣母院的一部分,出身卑贱的敲钟人却远比身为副主教的克罗德更为圣洁高大。他才是圣母院的真正代表。

副主教克罗德,作为人性沦丧的代表,并没有被简单化地处理为恶的形象。雨果通过他自身的对照,为我们揭示了人性更加复杂、深刻的一面。克罗德从小被父母送到修道院接受神学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士时,他恪尽圣职,遵从教条,过着刻板严肃、清心寡欲的生活。为显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决绝,他连到圣母院造访的公主殿下也拒绝见面。为了补偿过错,赎救罪愆,他苦口婆心教育从小沦为孤儿的弟弟;他慈悲为怀,收养丑陋的弃儿伽西莫多长大成人,并让他当了圣母院的敲钟人。这时的克罗德体现出一个献身宗教的神职人员的本分。然而,中世纪天主教的刻板教条,严重扭曲了他的灵魂。在当上了副主教以后,他难以抵挡世俗权力的诱惑。为贪图富贵,他迷上了炼金术,以为只要自己掌握了炼金术,法国的国王就不是路易十一,而是他了。伴随着世俗贪欲的膨胀,压抑日久的情欲也在折磨着他。当天使一般的少女爱斯梅拉达出现他面前时,他再也控制不住情欲的闸门了。于是,在那遮羞布一样的道袍的掩盖下,他干下了一系列罪恶勾当,成了一个伪善而凶残的恶魔。通过这个形象,作家无情地鞭挞了虚伪的教士,也有力地控诉了宗教对人性的窒息。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是雨果第一部具有重大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的长篇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虚构、合理的夸张,突破了古典主义的种种束缚和局限,用可以冲破一切的激情,表达了作家的人道主义理想,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艺术魅力,成为法国文学,及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座丰碑。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我读《巴黎圣母院》

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本,人民文学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