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PPT?(中篇)

 lindynn 2017-03-08

提示


这是关于PPT的第二篇。和前一篇一样,只谈设计,不谈内容。上篇可以在本公众号“职场专栏”里看到。另,上篇里的“Contract”为笔误,应为“Contrast”。



作者:安永咨询公司风险管理部经理Henry,我刚刚知道他除了PPT小王子以外,原来还有绰号叫做“安永赵又廷”。




抱歉最近实在太忙了,一直拖到今天才把下篇写完。上次我们介绍了设计第一个原则 Contrast 对比 的基本原理,说白了就是避免画面中的元素太相似,但具体要怎么把这个原则运用到PPT呢?以下就来简单讲解一番(图片来自Pinterest)。

 

每份PPT的片子都包含了文本框、色块、图表、图片等不同的元素。既然有这么多不同的元素,想要使画面引人注目,那就干脆让它们的差异来的更猛烈些吧!以这8张片子为例:



颜色的对比


如果底色是浅色,就放深色的元素,像图1以白色作为底色,所以作者选择了深蓝和深灰的色块;相反,如果底色是深色,就可以选择浅色元素,像图4的长方形深蓝色色块,放上白色折线图及文字,就起到了对比的效果。


Vicky:颜色的选择上很需要审美,并不是所有颜色搭配一起都好看


而图7、图8,用深色的图片背景搭配上白色的文字,也是一种对比的呈现。顺带一提,图8的平行四边形色块加入了透明度,使背景图片可以透出来,是我个人很爱的一种方法。关于色块的使用,之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再专门介绍。


字体的对比


把想要强调的内容放大!加粗!甚至在适当的时候改变字体也OK。而比较不重要的内容,就让它小点吧,这类内容观众也没功夫一个字一个字去读。


Vicky:但是加大加粗要小心,要选择适合加大加粗的字体,否则很容易就Low了


像图1环形图当中的“20%”,或者图3圆形色块中的“90%”,是画面中的重点,所以作者用了非常大的字号,除了大,还加粗。

 

另外像图5-图8的文字部分,大家也都会主意到标题的字体也都是加大加粗的,目的都是要突出重点,让观众第一眼就能注意到最关键的信息。这里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只要最后出来的效果能支持我们想表达的观点,一定一定不要担心让文字太大或太小。


布局的对比


为了防止来回翻页,在这里再把这几个例子放一次。


我们总是想尽可能的在画面中塞进更多的信息,希望观众能吸收,但这种方式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建议可以通过更聪明的布局,来突出视觉焦点,让人能一目了然,“留白” 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技巧。

 

大家可以看到图5、图6,除了右边放了图片,左边的文本框四周有大量的留白;图7、图8的背景都是高清图片,除了左边的文本框,右边的部分则留出了大范围的背景图片,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留白。

 

这两种留白的表现方式突出了背景和文本框之间的差异,对比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害怕在PPT中留白,适当的留白,不仅留出视觉焦点,更留出了呼吸的空间。


Vicky:这一点我自己做得不好,检讨一下,因为总是怕说不清,所以在一页PPT中放过多内容,显得很挤


设计第二个原则 Repetition 重复


重复的基本思想就是让相同或类似的设计元素,在单个页面,或者页面之间重复出现,如颜色、形状、组合等,使整套PPT的风格保持统一。


有人可能会想,对比原则强调制造视觉差异,可是重复原则又强调统一,这是不是互相违背?其实,这两个设计原则不但不存在冲突,更应该说是相辅相成,只是各自的目的不同罢了。

 

对比原则之所谓要制造差异,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区分内容主次;而重复原则,则是通过在整个作品中重复运用,保证设计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当然,如果运用的好,重复原则也能跟对比原则很好的结合起来,既保证了风格统一,又能够增强同一个元素在不同页面之间的联系,比如以下8张片子,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图片依然来自Pinterest)。



首先,颜色:大家看到这套PPT的时候,一定第一眼就会注意绿色和深灰色,这两个颜色在8张片子里的各个角落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一下就让整体的风格定下了基调。

 

再来,我们注意从图2开始,每一页的左上角标题的旁边,都有一个长条形的绿色色块;每一页的右下角,都有一个方形的绿色色块标注页码。

 

这两种色块,从颜色、形状、大小,到位置,在页面之间都保持一致,这就是为了建立重复而生的,清晰到足以每一次都能被轻易辨识出来,仿佛在提醒观众“别忘了!我们是同一个系列!” 。


Vicky:PPT的标题也要非常讲究一致性,标题字体大小结构不统一,一看就是抄袭的别人的PPT


另外,像是图2、图4右上的长方形深灰色块、图3、4、5的方形绿色和深灰色色块,包括色块内环形图和图标的使用,都非常的相似,起到了很好的重复效果。

 

而图6的柱状图、图7的SWOT分析所用的色块(形似花瓣),以及图8的长条状色块,虽然形状不同,但配色仍保持与前面几张片子相同的绿色和深灰色,所以整体风格依然保持的非常好。

 


最后,这8张片子都保持了“扁平化”的设计理念 ,这也是重复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

 

“扁平化设计”是Google在2008年提出的概念,也是我非常推崇的一种设计风格。其核心意涵是: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效果,让“信息”本身重新作为核心被凸显出来。

 

大家会注意到,上图中作者所用的色块,不管是绿色或深灰,都没有添加透视、纹理、渐变、立体等效果。


Vicky:我也不喜欢在色块中加类似效果,会很容易就显得‘不高级’

 

另外,大量图片和符号化图标素材的使用、清晰的排版、温和、饱和度不高的配色等,也都是“扁平化”设计理念的核心。


所有的PPT都只是皮囊,灵魂就是“你对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足够了解”。需要从听众的角度去思考:“我应该怎么表达他们才能听懂?”

 

好的PPT配合好的现场演示才能更加清晰的让听众明白你想说什么。如果你的现场演示不够好,高质量的PPT可以帮助你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果你的PPT水平不够高,精彩的现场演示可以弥补PPT的缺憾。



搜索公众号'vicky_daily'

生活,可以很有意思

作者小V:

Ernst&Young咨询部合伙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