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总大步桥、十八总大码头…这组手绘图火了!用湘潭话读出来最韵味!

 昵称21405352 2017-03-08


千年十八总,传世金湘潭!

最近,一组有关湘潭“总”的手绘图火了!

听说,图中的文字用湘潭话读出来更韵味!

不信,你试试~


十八总大码头,

买点肥肉子搭骨头!

↓↓



十七总白铁铺,

老屁股剪铁如剪布!

↓↓



十六总日日新,

里头摆的高蒂跟!

↓↓



十五总真不差,

六角钱船票到长沙!

↓↓



十四总有红艺,

伢几妹几照相片!

↓↓



十三总有环球,

堂客们束的包菜头!

↓↓



十二总协盛西,

黄芪党参是补的!

↓↓



十一总关圣殿,

石柱上雕龙像真的!

↓↓



十总有豫章,

江西会馆响当当!

↓↓



九总大步桥,

蚊烟铺里卖瓜瓢!

↓↓



湘潭素有“千年十八总,

传世金湘潭”的美誉。

这里的“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称谓呢?

它有什么样的内涵?

湘潭的十八个“总”,前九“总”在哪里?

如今又是怎样的面貌呢?


“总”名从何来?


一种权威的说法是,在湘潭,“总”其实是一个特殊的街道名称。据地方史专家周磊考证,“总”作为街道名在辞典中是找不到的,它是元代湘潭没有筑城前的一种市民组织。元时以蒙古人、色目人管辖食肆,这些人被称之为总爷或总甲,“总甲管辖之地”就是“总”,其历史至今已有800年之久。湘潭在明朝筑城前分为一至十八总,至清又将十八总外延伸部分称十九总。


一至八总在哪?


另据周磊先生考证,依今天的位置看,一至三总应在三大桥、铁路桥头一带;从东岳庙侧的燕子桥沿柏荫塘,出三义井到板石巷口为四总;板石巷为五总;自板石巷口至昭潭书院东为六总;文华巷口至生湘门为七总。明代筑城后,四至七总围入城内,城内划坊,“总”名消失。通济门外至大埠桥的半边街为八总,现如今“总”名也已经消失。过大埠桥西到鼓楼门则为九至十八总。清代街市逐渐西移,将鼓楼门至唐兴桥称为上十八总,唐兴桥至金凤庙称正十九总,金凤庙至沟子口为上十九总,过沟子口不再设总,称锦湾上街,它已经是今天的沿江西路(窑湾)尾梢了。


九至十八总的特点


湘潭十八总中有很多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如九总和十二总之间有风光秀丽的雨湖;平政路的关圣殿位于十一总到十二总之间;十六总那里有鲁班殿,殿门之上的雕刻、泥塑,虽然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斑驳不堪,但依稀可以看出它们的轮廓;十八总由义巷内的“义源当铺”是革命烈士秋瑾在湘潭的故居,巷子曲折,故居附近的墙壁上张贴着秋瑾的宣传画,以纪念这位女烈士。


问起老人们对“总”的看法,他们说也是一种习惯,虽然这个“习惯”会让外地来客感到奇怪,但对于老湘潭人来说,听起来非常亲切。


“千年十八总”到底铭刻了湘潭

多少历史文化记忆?

湘江上还留存着多少

船来人往的故事?

那窄窄的青石板路,

还将在现实与记忆中存在多久?

站在湘江边,

我们叩问的不是一个名称,

不是一条街道,

而是一段久远的历史。


来源:湘潭在线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