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史學論壇】 孟憲實:武則天著述考 李文才:“安史之亂”以後唐代驅使官之分類及時代分佈 徐衛民:秦宣太后其人其事 李 瀚:試論李信南滅楚國的行軍路線 李章星:漢武帝建元年間兩伐閩越原因試析 朱博宇:唐前期外官職田、公廨田性質考論 郭海文: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公主考 胡文寧、趙強:金軍威迫下的開封守禦——流寇集團、東京留守與南宋朝廷的博弈
【考古研究】 楊效俊:中古墓葬中的復古現象研究 宋江寧:關中地區商代考古學遺存結構研究 田小娟、王建玲:海昏侯墓出土的鳳紋提梁卣考 李瑞哲:古代絲綢之路商隊的運營方式 韓學斌:西夏錢幣的考古發現與類別 金岷彬:華夏的瓦之初芻議
【歷史地理研究】 吳良寶:戰國與秦漢上郡轄縣輯考 艾 沖:兩漢時期“虎澤”地理位置探索 李宗俊:隋唐肅州的置立與唐皇李氏的隴西情結 王 群: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遷都之爭——兼論長安與洛陽之優劣
【簡牘與典籍】 王 輝:一粟居讀簡記(九) 劉樹友:宋代僧道世俗化傾向考察——以《夷堅志》為中心 高葉青:關於整理《楊忠介公集》的幾個問題 李 恆、張平:《奩史·技藝門》所見婦女運動考
【民族宗教史】 張應超:簡議元末明初著名高道張三豐 介永強:周閭等宮闕,林圃如天苑——古都長安木塔寺考
【碑石墓誌研究】 馬 強、馬楚婕:關涉唐代重大事件之唐人墓誌考述(上) 王其禕:西安新出隋《董琳暨妻魏氏墓誌》小識 穆興平:唐沛縣令李弌墓誌考——兼談隋末民謠《桃李章》及其影響 王保東、王軍鼎:讀《劉公暨配董孺人合葬墓誌銘》
【隨筆札記】 孫立新:陝西方言本字續考 張維慎:淺談民國《朝邑新志序》手稿的價值 劉 娟、廉 鈺: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新說 梁 敏:談英國“博物館觀眾參與”培訓班的見聞和啟示
【文物叢談】 肖 宇:常州博物館藏南宋戧金花卉人物奩考述 呂勁松:始皇陵骨器考識
【館藏精品】 師小群:披沙揀金廿五載 楊 亮:館藏西周玉魚 董 潔:館藏幾件玉器考辨
【學術博覽】 山部能宜(楊富學、侯明明譯):從《觀無量壽經》看吐魯番吐峪溝“摩尼教窟”之指歸 GuittyAzarpay(楊瑾譯):阿弗拉西卜壁畫——圖像敘事的再思考
【壁畫與藝術史】 文 軍、張 佳:館藏唐墓壁畫的臨摹與交流 李 燕:小雁塔上保留下來的唐代線刻畫 張 佳:論鳳縣天開寺三國人物壁畫的特色及流行原因
【博物館學】 張懋鎔、董理、張建、張小羽:淺說“熠熠青銅,光耀四方——秦晉豫冀兩周諸侯國青銅文化展”的內容設計 董 理:論建設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陳列展覽的角度考察 陳光軍:淺析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工作創新與探索 崔大龍:論博物館環境導向標識系統設計——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為例 曲曉霜:簡述博物館之秦漢史陳列 趙明立:智能燈光設備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應用與分析 王向農:我館綜合檔案室的管理現狀與思考
【文物保護】 楊文宗: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保護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王 煊: 秦俑高級軍吏俑類型札甲復原分析 王建岐:漢代鎏金銀竹節銅熏爐及其複製工藝 馬藝蓉:存在就意味著價值——對中國與意大利古跡保護觀念的反思 邵永梅:淺談館藏書畫文物的保管與存放
【會議綜述及書評】 葛承雍:“長安與敦煌”研討會致辭 童 萌:中國博物館協會出版專業委員會201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 徐寶貴:《秦文字通論》讀後 信息來源:中古史研究資訊微信公眾號 微刊小編:Ma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