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黔驴技穷之九小黄侗寨

 Winfred吴 2017-03-09

     当三轮飞机从芭沙降落到从江时,我所有的自救方式就化成泡影,想与之共荣的美女也就不可能了。

    从江这个县城并不大,名叫丙妹镇。建在都柳江两边的山腰上,两条桥在县城的南北两头把东西河岸连起来,站在街道上看下去,都柳江几乎就像一条白带,在城中间蜿蜒穿过。现在县城到处都在修路,也许是响应国家那句 “想致富,先修路” 口号吧。

    从江到高增只有4公里路,也不知道这个里程是怎么量出来的,租台摩托车足足走了半个小时。又令我想起年头时到南花苗寨游玩后回凯里的路上时,曾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指路牌:凯里11公里,结果,车子行了近半个小时,又一个指路牌写着:凯里11公里。走来走去都是11公里?何时是尽头?至今还成为我的笑话。所以这4公里路租摩托车要收费10元而且用了半个多小时我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去小黄乡,高增是必经之路,所以在高增停留一下再转车是理想的。旅行最怕就是走回头路,浪费金钱不说,最无谓的是浪费了时间。

    在高增顺着公路往山间直入11来公里就是小黄侗寨了,这11公里可能又是标出来的,实际上我真正坐车进去时差不多要一个多小时。

    到高增是冲着美女和几个鼓楼来的。黔东南州传流这样一句话:“高增出美女,小黄出大歌”。

    高增算是个中等寨子,布局和其他侗寨大体相同,也是顺着山势而修,民居围着鼓楼而四面延展。但是始终是靠近县城,建筑上的风格开始转向用混凝土瓷砖的小楼化了。

    在此逗留了一会,落足眼力也不曾见到一个美女,老女老妇老娘倒是见了不少,老太婆就更不在话下了。难道真是应了“一等美女飘洋过海,二等美女北京上海,三等美女深圳珠海,四等美女上山下海,五等美女西藏青海,六等美女跌入火海”这句话?那剩在村里的岂不是七等的美女?八等美女望穿秋水?有此一想对这里的美女的审美感要求马上就改变了,刹那间觉得这里的女人人人都变得美丽嫣然。既然感觉人人都是一样的美女就没什么看头了,还是看看鼓楼实际。

    号称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高增侗寨现在有三座鼓楼,分属上寨、下寨和坝寨三座寨子。其中两座17层,高近30米,另一座13层,高20多米。三座鼓楼都有醒目的攒金宝顶,全部用柱枋凿穿,相互交插而成,不用一钉一铆,工艺精湛之至。据说当地的侗家建筑工匠修建鼓楼时,不用画图的,全凭心中默记默算,听说这一手绝活曾经使远道而来参观的建筑专家叹为观止,以讹传讹,也没必要考究其真假。

    鼓楼楼身飞檐翘角,画凤雕龙;楼底四壁上,匾额诗画琳琅满目,蔚为壮观。鼓楼周围散布的民居基本上是干栏式吊脚木楼,盖小青瓦;整个寨子依山傍水,布局紧凑。这里的鼓楼涵义和三宝鼓楼相比就大不一样了,最大区别就是三宝的鼓楼是新建的,或者为了打造旅游的环境不停地翻新着,因此外观虽然很漂亮,其意义含意就是两回事了;而高增的鼓楼非常有个性,是九层重檐攒尖顶。它的底层是双重檐大屋顶。正面看犹如一座加了楼塔的大殿。有如城楼一般宏伟壮观。在各层檐角下画有龙、凤、鱼、蟹、虾等动物图案,木碑楹联和诗词歌赋等,足矣见证了侗族的文化底蕴。

    看过很多乡村的红砖瓦房,也见过了不少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都觉得其不外乎就是生活中比较普通的建筑而已。不管怎么变化的建筑风格,还是其实用价值,在我心里都是逐渐淡漠成影的。

    但是在贵州的少数民族侗族地区,鼓楼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侗族的鼓楼有着它特有的历史、民族、风俗等意义。在侗乡,有村必有桥、有寨必有楼,有楼必有风雨桥。侗寨的风雨楼不可思议,侗寨的鼓楼更加不可思议。但每个侗寨的鼓楼结构都不一样,高低层数都各有特色,唯一相同的就是鼓楼和旁边的戏台都是侗寨里每一个大族的族人捐钱修建的,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家族捐建一座鼓楼。这个鼓楼就是这个家族的标志,是一种公共建筑物。鼓楼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侗族聚居地的明显特征。它既是侗家集会议事的政治中心,又是人们拜祭、休息和进行娱乐活动的场所,它还是寨老处理纠纷、明断是非的公堂。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它又成了击鼓聚众的指挥所。此外,它还是寨中的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的地方。侗寨鼓楼的作用不仅让我想起了中国地图上的星形标记。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还是经济中心。凡是侗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鼓楼,它也成为侗家村寨的中心。高增的鼓楼里挂着一个铭牌,写着各家各户捐赠的木材钱财,原来都是大家各自出木头搭建的。高增的唯一一条水泥路上,我就看到刻有“感谢政府出水泥,全村人民出劳力……”字样的碑凿。

    鼓楼建在侗寨的中央。侗寨立在四周青山环抱,依山傍水之地,山中有溪水,溪流边建房,房中修鼓楼。山水楼相交影,构成一幅恬静的村寨风光,更有一份说不出的灵气。

    总的来说,走在这些少数民族地方的时候,如果看见了这样的鼓楼建筑,不用考虑,那一定是侗寨,这就是他们的标志建筑。

    很幸运,在街上一问就问到了去小黄的小面包车,而且是班车的价格,于是,一个小时就到达小黄了。到小黄的山路并不好走,弯多陡徒,但没有像网上说的那么严重,那么的吓人,虽然是山路,但是已经是柏油铺及的路面了。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才到路口,小黄已经迫不及待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我立即下车,再也不坐了。坐车只是由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用的,到达目的地就要下车,宁可累点也不放过一步一脚印。

先看看小黄的农田,只是寨子前面有田,后面就是山了。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唯一的一条进村道路,做梦没想到,这条路到了寨子就是泥巴路,一直到深山里面去,原来里面还有一个叫黄冈的侗寨。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破旧的简介。看样子没有什么维护的。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小黄的老人,这个年纪就晒晒太阳,打打麻将,再过十年就躺在床上,再过二十年就挂在墙上。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不用反驳,你们两亦一样,这是无法改变的人生过程。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唱大歌的广场,听说能容纳千多人齐唱呢。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广场里面的鼓楼,其作用和意义的含金量就大了,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这样的基座能稳稳撑住鼓楼?我可不敢进去。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怎么看都好像摇摇欲坠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这三个人深入人心千多年,还会源远流长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一路上见过的最残旧的鼓楼,正是我需要看的古旧元素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套马车也要在鼓楼前面,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离开广场,顺着石板路下到寨子里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穿寨而过的溪水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溪水两边的民居,一座最小最短的风雨桥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沿着溪边,就可以走到风雨桥了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过了风雨桥,又走到溪边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风雨桥头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我以为是喂猪的草料,不说不知道,原来是用来染布的颜料,这种颜料是从这种植物里提取的。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东搞西搞,不知怎么搞,那种蓝色就出来了。侗族的蓝布就是用这种颜料染的。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白布就是这样用一根根白线织出来的,这些白线由村头拉到这里,足足百米长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织好布,就把染料煮沸,然后把白布放进去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来回煮几次,就晒,就在这溪边晒,有图有真相,这可是一条布,引出这段故事,很长很长......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晒干后就开始打布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不停地打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穿过这座风雨桥,又来到另一个寨子,怎么分我没有了解,只知道这里统统叫小黄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人来人往的风雨桥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我还是喜欢溪边的民居,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我所要看的风景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溪边的民居密密麻麻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手抓饭,糯米做的。我这次没有白吃,付了5元的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就这样的简单,连桌子都是一半。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要离开小黄了,再拍一张全照,我还会再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再去小黄的。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就在这座进村的风雨桥等车,后来遇上一辆送孩子去从江上学的面包车,班车的价格把我送到了从江。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这样好的天,树林里居然起雾了,小黄好神奇啊。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离开了从江去肇兴的路上拍摄的都柳江风光

 

黔驴技穷 <wbr>之九 <wbr> <wbr> <wbr>小黄侗寨

都柳江风光,这个方向去广西三江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