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C种类那么多,谁最稳定?谁最易吸收?

 小公子墨 2017-03-09

 vc是好成分,但你要知道哪种才是最好的

旺叔科普 

爱因斯坦·旺

旺叔

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美国著名大学化学博士

科学家一枚



发现这里好学的妹子特别多,喜欢化学,旺叔我特别欣慰啊,想起来那句“Smart is the new sexy”,但我想说的是:“Science is the new sexy”!

 

今天继续和大家说说维生素C,VC,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和 AA。



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旺叔自己特别喜欢这个成分,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确是一个护肤产品里面的有效成分,更加重要的是这个东西真的有很多化学和生物的内容可以唠叨。

 

做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今天用我平时每天都在做的--写论文的方式,来和大家说说VC的几个衍生物。大家别害怕,虽然你们的美羊羊女神总是提醒我“接地气,接地气”,但我认为,既然咱们是科学护肤号,那偶尔还是要科学的彻底一些,“Science is the new sexy”嘛,当你们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很NB的说出什么是AA,什么是SAP,什么是VC-IP时,你的x格就已经飞出盲剁党几个level了。

 

 

题目


维生素C衍生物的稳定性和功能关系的总结。

 

目的


给妹子们介绍6种维生素C衍生物的结构和它们的作用原理。让妹子们在喝茶的时候都可以很NB的说出什么是AA,什么是SAP,什么是VC-IP。

 

前言和背景


首先给大家复习一下上篇的重要知识点: 维生素C(图一)不稳定,尤其是在水溶液中。一般在无水的情况下,或者pH小于3.5的酸性水溶液中才比较稳定;同时它还对温度、水溶液中其它有催化效果的金属杂质很敏感。

 

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早已被确认,烯二醇上的两个羟基在失去两个电子以后,自己被氧化,消灭那些危害妹子皮肤的自由基。照亮了别人的同时,燃烧了自己,这还不够,氧化以后的产物,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还有用。不要小瞧这个脱氢抗坏血酸,它可以被再还原成为维生素C。科学的说法,就是可逆反应(够牛吧?!)


大脑中维生素C的摄入,就必须通过脱氢抗坏血酸的途径转移到脑补,再还原成为维生素C。维生素C对脑部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妹子要想更加Smart, 注意摄入维生素C的同时也要记住脱氢抗坏血酸这个名字,就是被氧化的维生素C,一个让你聪明起来的好东西。不过脸上抹维生素C可是进不了脑子的,最多look smart.




内容正文


怎么可以让维生素C稳定下来,同时又让皮肤可以很好的吸收呢? 


主要思路就两个:


第一,使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也就是有维生素C结构的其他化学成分。


第二,就是好好的保护维生素C,不要见水,避光保存,控制释放。


今天我们来说维生素C的衍生物,主要介绍6种在护肤产品中常用到的维生素C衍生物。


维生素C磷酸盐


维生素C磷酸盐一般有两种形式:维生素C磷酸钠(SAP)或者维生素C磷酸镁(MAP)



从结构上面来说,就是在维生素C的环状结构的2号碳位置,引入磷酸根。这个新的基团可以防止烯二醇的氧化。用化学的说法,就是降低了这个烯二醇的供电子能力。顾此失彼,这个磷酸盐基团,也直接影响到了烯二醇的抗氧化能力。好在维生素C磷酸盐在皮肤中可以被转化回维生素C的形式,继续发挥它的抗氧化能力。


总结

稳定性:

比维生素C强很多


皮肤穿透性:

动物体外测试证实可以透过皮肤,但是效果不如维生素C


和维生素C啥关系:

维生素C磷酸镁已经被证实可以转化回到维生素C,可是没有数据证明在皮肤上维生素C磷酸钠会转变为维生素C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Ascorbyl 6-palmitate, AA-Pal)



这个东西的结构特点是,在维生素C的直链结构的6号碳位置上引入了棕榈酸基团,这个就是Pal名字的来源,Pal就是Palm,棕榈的英文。引入这个基团的目的是调节维生素C的疏水性,因为不在2号碳的位置上,其实这个基团不能提高AA-Pal的稳定性。


总结

稳定性:

和维生素C差不多;


皮肤穿透性:

动物体外测试正式可以透过皮肤,理论上应该比裸用的维生素C强不少,但是还没有完整的科学实验证据;


和维生素C的关系:

只有被转化回维生素才会有效果



抗坏血酸葡糖苷

(Ascorbyl 2-glucoside, AA-2G)



这个衍生物和维生素C磷酸盐的原理一样,就是在维生素C的环状结构的2号碳位置上引入葡萄糖基团。提高了成分的稳定性。同样的原理,因为这个2号碳位置上抗氧化基团(烯二醇)的结构被改变了,它的功能性只有在进入皮肤后被转化回维生素C才会得到发挥。


总结

稳定性:

稳定性比维生素C好太多;


皮肤穿透性:

体外测试证实可以透过皮肤;


和维生素C的关系:

只有被转化回维生素才会有效果(已被证实可行)。

 


Tetra-isopalmitoyl ascorbate 

(VC-IP中文我也不知道,妹子们看化学式吧)



不知道哪个化学工作者,这么狠。一下子给维生素C上了四个棕榈酸基团,分别在维生素C的环状结构的2号碳,3号碳,还有直链上的5号碳和6号碳。能加的地方都加了。


效果如何呢? 

抗氧化基团,烯二醇,被完全破坏了,自然没有维生素C的功能,不过这么多个棕榈酸基团,的确可以提高皮肤穿透性。


总结

稳定性:

稳定性比维生素C好太多了;


皮肤穿透性:

结构上就可以看出来,透过皮肤没问题;


和维生素C的关系:

只有被转化回维生素才会有效果(幸好已经被证实可行);




Ascorbyl 2-phosphate 6-palmitate

 (APPS,中文越来越难翻译了,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盐?好吧,大家自己想象吧)。



结构上的特点,仔细的妹子一定发现了。把棕榈酸基团和磷酸盐基团都加上去。目的是什么?提高稳定性(2位碳上的磷酸盐基团)和透皮性(2位碳上的棕榈酸基团)。


是不是觉得化学家也挺好当的?你发明了A,他发明了B,我就发明了一个A B。功能就不用重复了,理论上兼具两个基团的效果。


总结

稳定性:

稳定性比维生素C好;


皮肤穿透性:

结构上就可以看出来,透过皮肤没问题;


和维生素C的关系:

只有被转化回维生素才会有效果(已经被证实可行)。

 


结论


科学工作者为了稳定维生素C,并且不损失它的功效,的确想了不少办法,但是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有效提高稳定性的办法还是在烯二醇上加保护基团,之后在皮肤内转化回维生素C结构。幸好今天介绍的这些成分都已经被证实可以转化回维生素C,但是效率有多少,却没有具体提及。对妹子的建议,除了可以说出什么是AA,什么是SAP,什么是VC-IP以外,记住:


(1)    维生素C是抗氧化的有效成分,但是稳定性是一个大挑战;

(2)    维生素C衍生物的功效很可能没有直接使用维生素C的产品那么好,折中的好方案;

(3)    可以稳定释放维生素C的产品,最NB,要多关注;

 

作业

妹子们,你们可以列出哪个产品里面是添加了AA-2G, VC-IP和APPS么?


列不出来也没关系,你们的美羊羊已经在写在每个vc成分对应产品的总结文啦。



校对小天使:Jin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帮我们转发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