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仙法》

 明醫 2017-03-09

《引仙法》


《道藏辑要》曰:“欲修《灵宝毕法》(即《三仙功》)、《女丹功》,必须先修‘引仙法’。”不修“引仙法”,进不了“三仙功”和“女丹功”。“引仙法”是修炼《灵宝毕法》每一段的必修功法,是修炼道家上乘修真大法的补漏、还原、筑基之功,穿插于整个《灵宝毕法》之中。

  “引仙法”的修炼方法是从无极修到九宫。


无极原为氣,一元混成体;

太极本无根,相抱生两仪;

三才见本性,方知天地人;

阴阳生四相,河图定东西;

五行配两氣,万物神灵生;

乾坤应六合,运行日月星;

七政定君主,四季更分明;

八卦分先后,洛书数术清;

九宫知世界,易传圣人经。


《引仙十二法》

第一法:收心静坐

修炼者修炼下手之功,必先选一静室,邀三两知己同伴,行、住、坐、卧、站立,俱随己意,毫不勉强。照此深居静室,静坐冥心,积神生,积生精。积之日久,饮食渐增,四肢轻快,下田温暖,外阴勃兴。从此一静则生机发动,应以收心收体为宇宙,也就是把人体比于天体,以自身心比天,肾比地,自行宇宙,静坐忘无虚空。

修炼者进入静室,要整体端坐,应用散盘、自然盘、单盘、双盘都可。嘴唇微闭,牙齿轻叩,舌抵上腭,五指分开,双手掌心向下,分左右轻轻地放于两膝上。闭目收心,调身调息,静神虚无。使心无所想,神无所事,万虑俱忘,冥心静坐。无视无思,无听无虑,无将无迎,无内无外。以心神一无所想,空无一事。含眼光,凝耳韵,缄舌,听心息,是为和合四相。清虚空默,忘物虚无,象里无极,任其自然,方为合法。


第二法:调身

静坐首要调整身躯。先活动全身,使人体各部松散无力,只有脊柱正直,方可坐盘。盘坐后便一身不动,端正自然,最重要的前胸张平,脊柱伸直,闭目向前看,行功于调息静神之中,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炁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


第三法:无视无听

闭目做功,眼中无物,谓之无视。修炼者本不应听万物之声,但耳乃传神入神之地,非听不可。故修炼者应做到听之不出心,心不动则安神,谓之无听。


第四法:收视返听

修炼者在修炼之中,本意想往无视返听、无思无虑、无将无迎、无内无外、无念无欲。可人生在世,心机在两目。两目可视万物,人之本能。两目明视万物、万事,修炼者在冥心静坐中定会有思有虑、有内有外、有念有欲,本意为人之常情。要想解此大难,修炼者就要做到端坐冥心,收视返听。

如何修炼“收视返听”?人心之动,念头随之而起,总要外思外虑、外念外欲,修炼者要“收视返听”,收视就是先制两目。人体心机在两目,收视就是将两眼光从外收入内,内视炁穴,内视自身宇宙第一穴,为全身毛孔。人体全身毛孔为第一大穴,为一宇宙。全身皮肤有八万四千根毛孔,每时都与天地匹配,阴阳交换,交换能量。后天与先天的气。一呼元;一吸元。吸应收身,收回自身宇宙;呼应外放,放入先天宇宙,周而复始,使人体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第五法:调凡息

调息静神首要冥心在心息。心乃神之位,万缘不想,尽力做到无思无虑,无念无欲,争取行动之中,外无其物,内无其心。冥心在心息的目的,是使初修者能坐住为目的。此为第一关,坐关。

坐关之中在此无有静字之功,应行于“导引术”之中。


第六法:安神三步功(古称调舌三步功)

要做到“收视返听”,则舌不动,舌不动而生神。神乃在心位,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心脏的明窍是舌,舌为心苗。心藏神,舌不动则心安,心安则生神。要想心不动,修炼者第一步要舌顶上腭。舌体不动,方人心有定,人心有定则生神。神生定要把神收,收神机关在两耳。心寄窍于耳,就是说神之机在两耳。修炼者要做到心定生神,神生收神就要“返听”,就是将耳神从外收入内,内听真息。真息生而神生,神生定要舌不动。


第七法:调真息

修炼者调息要调真息。真息非口鼻呼吸之,常人呼吸之为凡息。故曰:凡息停而真息动,就是说口鼻凡息停,无不出入,自身内里真息而生,炁行自身宇宙,吸炁过脐下,达下田;呼炁不出心,以凡息带真息,这样片刻之功,自得寂定。真乃返听自身真息而不闻,耳不闻而肾生精(说明能源从哪里来)。以精化炁,以炁化神,以神还虚,故名“三花聚顶”。



第八法:修无漏

修无漏的下手之功在于先制两目,再制两耳。两目、两耳乃藏神、传神之地。《彩凤书》曰:下手之功先制两目,

饮喙不止身不轻,

思虑不止不清,

声色不止心不宁,

欲念不止神不灵。

  收视返听则心不生,心不生则念不起。静坐修炼之中,眼不视万物,耳不听声色,心不思虑万事,一味回光返韵,则自息,息息归根。元神自守全身第一大炁穴,而得身心大定。此时,

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

  故曰:“无漏”。吕洞宾祖师曰:“修成一个无漏身是也”。


第九法:内视返听

身心已定,修炼者就要“内视返听”。要想“内视返听”,就要内视自身宇宙,五行之根:水水,相生之运。冥心默想肾、肝、心、脾、肺、肾,周而复始。自身宇宙中,五行相生之运,不凝神寂照而功不成。

吕祖曰:

“修得一个无漏身,无漏功成要内视,

内视则应细返听,内视返听运五行。“

内视返听的方法:

修炼者身心已定,就开始默运五行。按肾、肝、心、脾、肺、肾顺序在自身宇宙中,五行相生运转,可化精为炁。炁化成象,形状各异,古时称为内景。人相物景,皆栩栩如生。功能渐增,景象渐变,妙不可言。炁动有音,音用为咒,古时称为吐音。九种真,各有其能。内有歌鸣,外有喷吐。现在流传的“六字诀”即由此而来。炁聚为液,液行成丹,谓之还丹。内走暗线,外达七窍。调整明窍,内脏有应,谓之微妙;调整暗窍,七窍相安,谓之巧妙。正所谓“窍巧窍,微妙微微妙”。

内视返听自身宇宙,五行相生妙在其中;

运精化炁百象逐生,欲告功成寂照凝神。



第十法:凝神寂照

凝神寂照下手之功,就是凝神入炁穴,自行宇宙。寂照,就是念心不起,照心不灭,身体不动,形体相合。要想凝神寂照,就要调息炼神,调身炼形。修炼者所炼的真息,非口鼻呼吸之;炼神炼元神,非心意急虑之神,故曰:

“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要炼不神神,

凡息停而真息动,真息生而内炁行,

识神断而真神生,真神生而炼元神,

阴神全而阳神生,目空心空见真性。”

就是说,在修炼之中,凝神以后真神生,到那时“真乃冥目心空性见矣”。

《玄机直指》中说:“凝神者,收己清之心,而入其内也。”意即聚精会神于穴之中,与之相合不离。一念不起谓之寂,念起即觉谓之照。这里说的穴,就是自身宇宙的全身毛孔。


第十一法:听息随息

调息最重要先要听息随息,次在心息相依,就是真息起动凡息停,真息停止凡息生,息息归根,归下田,绵绵若存。呼接天元之根,吸接地源之根。呼不出自身宇宙中的天,吸接自身宇宙中的地根;呼不出心,吸过脐下入下田。心息相依,心不是指常人之心,而是指修炼者真心本体。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狞恶如虎。身中有一点真阳之,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故曰:二物。

修炼者如能真心与真息相住,到那时,神炁自然会相依相住,而入大定。

吕祖曰:

“凝神寂照再调息,五官七窍听真息,

听息随息最重要,人心道心两相依。

凡息停止真息起,绵绵若存无意中,

真息停止凡息起,息息归根入下田。

自身宇宙有天地,心比天来肾比地,

皆入天元根,吸皆入地元中。

呼不出心吸过脐,本是调息一真理,

真心真息常相依,神炁相依大定中。”


第十二法:养心沐浴

炼精者炼元精,炼者炼元,炼神者炼元神。故此,神、、精与天地同其根,与万事同其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阳火炼之则化为阳,以阴符养之则化为阴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修炼者将元神凝入炁穴中,听息随息,时刻内收神意,回光返照。真如鸡孵卵,如龙养珠,温温火火时刻不变。那时神充盈,真阳之炁旺发,真乃奥妙无穷,此为道家修真最重要之功。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就在此功。

修炼者到这时,如此心液下降,肾炁上升,真神下照,元阳内生,神炁相合,子母相恋,水火既济,混合于中宫而为一。此乃是修仙第一法:“引仙法”。

收心,乃心火降于下田之中,故曰:心液降入下田,为铁牛犁田开条路,为三仙功开始做准备。

“引仙法”的结局是“三仙功”的开始。到此,修炼者在明师的指导下,方可正式进入“三仙功”的修炼。

“真心真息两相助,神炁自然会相依,

心息神炁常相依,行者自然入大定;

大定之后有一关,养心沐浴少人知,

养心沐浴到定中,灵宝毕法是真身。”


忘字篇

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

忘静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

忘欲可以养形,忘形可以养炁,

忘我可以养虚,忘事可以养道。

寡字诀

寡言可以养炁,寡事可以养名,

寡听可以养聪,寡思可以养心,

寡欲可以养性,寡动可以养神,

 寡德可以养精。

炁字诀

少言语可以养内炁,寡色欲可以养精炁,

薄滋味可以养血炁,抑津液可以养脏炁,

戒嗔怒可以养肝炁,节饮食可以养胃炁,

均胎息可以养肺炁,少思虑可以养心炁,

不漏精可以养肾炁,谨行藏可以养神炁。




(点按关“注道藏读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