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十六年互联网从业者对摩拜单车mobike的十六点思考

 京城客家人老黄 2017-03-09

一个十六年互联网从业者对摩拜单车mobike的十六点思考

摩拜单车最近在朋友圈大火,我试骑了几次,确实解决了我很多痛点, 爱不释脚,我已经决定不开车上下班了。

全球有上百个共享自行车运营机构,mobike结合了gps、app、硬件、金融,应该是最接地气,最有可能成功的共享单车。 从一个十六年的互联网从业者角度,我简直是想要“摩(膜)拜”这个创意,下面就把我对这个单车的了解和思考罗列如下:

1、解决的痛点

解决最后3公里的交通问题,直接命中短途交通的最痛点——不方便。现状大家都知道,开车堵,没地停,走太慢,自备车不方便还容易丢。这个痛点很多人都能看到,简直就在眼皮底下,但没人认为是一个商机,政府也做了多年,也不太有起色,居然让这家公司用共享经济的思维去挖掘出这样一个金矿,从痛点寻找的上,膜拜,并且值得所有创业者反思。

2、共享经济的巧妙性

通过共享经济的思维,让一辆车更多次的分时租赁,循环使用,让车子使用效大大增加,单从这一点上,就是有价值的。ceo是前Uber上海总经理,看来uber体系里出来的人,确实对共享经济的思考更深刻。

3、结合智能硬件

在这个商业模式中,智能硬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自行车可以gps定位,才可以结合app打通使用各个环节。所以,引发我一个思考,智能硬件领域,不仅是做产品卖,创业者们还可以更多考虑,如何结合智能硬件的特性和功能解决痛点,通过运营产品,打造出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4、明确的识别色和外观

为什么是橙色,因为橙色是非常醒目识别色,这一点应该参考了麦当劳,外观非常独特,相信mobike也做了外观的保护。这样一亮外观独特并且颜色鲜艳的自行车,除了非常好识别以外,本身自带广告属性,所以,mobike并不需要像其他公司那样大量打广告,本身在街头,就是一个非常醒目的广告了,就连我的岳母大人,都在问我这辆鲜艳的小橙车了。

5、非常牛的金融设计

299元押金的设计,官方解释是信用保障,其实信用保障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解决。但是,从运营者思路考虑,押金非常有必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沉淀资金,如果运作合理,完全可以做到市场上的车不需要额外投资。

假设:市场投放了1万辆车,如果有10万个用户,那么,就相当于用户掏钱买了自行车,用的时候还要再交一份租金 。

就算用户押金不拿去买车,每年的利息也非常多了。所以,巧妙的金融思路,让这个商业模式有更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个案例运营成功的话,简直可以入选哈佛经典商业案例了。

6、关于自行车

车子质量很好,说是5年不坏,自带发电系统可以给gps持续充电。槽点是使用体验比较差,车子超重,骑起来类似健身房的动感单车那么吃力,车座不能调节,没有车筐......不过我想这些全部可以在以后慢慢改善,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上来就可以做到完美,所以,我希望那些差评的人多一些包容,多支持,鼓励mobike成长,这种有情怀有社会价值的公司,有什么理由不多去支持呢。

7、获得政府支持

无疑,共享单车这个商业模式更容易获得政府支持,没有影响现有群体的既得利益,更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无论是从提高效率,还是从节约能源角度,都是一件值得政府大力支持的好项目。这样一来,mobike就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也许在困难时刻,会得到来自政府的援助,并且,也会在发展的方方面面得到一路绿灯,不会像打车软件们那般艰难突围。

8、后期运营维护

车子质量好的情况下,运维成本会大大降低,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

9、收入核算

摩拜单车是按次收费,每半个小时1元。(后来的竞争者可以考虑按距离收费或者按月收费)。

我个人测算平均一辆车可以使用4次/天,一年按250天记(雨天0收入),2年即可收回成本。(后期单车硬件成本+运营成本应该控制在2000以内)。另外再算上广告收益,押金的利息收入等,mobike盈利预期很大,应该投资人们在疯抢了吧。

再多说两句,mobike是一次性投入,没有补贴,不用烧钱,不用分成,从投入开始就有收入,硬杠杠的的商业模式,并且是电信级的(铺设基础网络,按使用定期收保护费)。

10、信用机制

新产品上市,好奇的、手贱的、没监管下的恶意行为等都出现了,这也是一个挑战,mobike用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来解决问题,拿出一个信用体系来,通过用户来进行维护,再通过大数据体系,慢慢培养,慢慢引导约束。

11、自行车偷盗风险

相信团队考虑的最多的也是这个,我觉得车子做的外观特别,使用体验又差,也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脚蹬子这么重的自行车,在小城市,送估计都送不出去啊。即使销赃困难,但是自行车偷盗风险,还是需要考虑,尤其应该想想gps信号很容易被屏蔽这个缺点。

12、城市垄断问题

一个城市如果有一定的占有率,除非使用体验产生重大升级,不然该城市会被先进入者垄断,赢家通吃,后进入者需要花更大的代价才可以竞争。当然,免费思维一来,还是冲击力很大。

13、快速扩张

共享单车只能适用于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虽说在一个城市运营出数据来以后,很容易在资本的力量下进行全国复制。但实际上需要谨慎,上海和北京可能是运营数据最好的城市,人口密度足够大,足够拥堵,人均拥有自行车数量最少,素质较高。如果下到一些中心城市还凑合,到三线城市,则需要实际运营数据来支持。

14、竞争选择

滴滴会不会站出来挑战?选择被收购还是被揍?阿里和鹅厂的钱,拿谁家的?这些问题应该已经摆在管理团队面前,资本层面不考虑完善,就会影响企业未来。

15、给mobike的安全提醒

刹车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我用了4辆车左右,有2辆的其中一个刹车比较软,骑车人的安全问题,这一点会不会导致后期的运营风险。除了新车上加强刹车质量,是否应该考虑引入保险?

16、几个没想明白有点好奇的小问题

  • 单车会被越骑越远么?到很偏远的郊区怎么办?有专人开车回收么?

  • 上班时段单向的潮汐效应,会不会导致很多人无车可用?

  • 应该有个平衡点,就是车辆到达一定数量是使用效率最高的,达不到,则用户经常没车用,影响客户留存,超量投放,则会产生富裕,降低使用效率,这个平衡点找出来了么?

  • 未来还有可能有哪些共享的、按使用付费的智能硬件?我想到了打印机.......

一个十六年互联网从业者对摩拜单车mobike的十六点思考

有时候我在想,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反而容易成功,希望真正有价值的mobike能够成功给大家看,我期待着一个城市完全不需要私家自行车的那一天。

我是胡海,微信huhaia,多年互联网从业者,目前关注智能硬件,欢迎同行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