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上吃姜赛入砒霜吗?你们都被骗了这么多年!

 大道至简路 2017-03-09


《你有责任让自己健康》

 这段话很棒分享给朋友们:

      “如果爷爷奶奶懂得原始点,爸爸妈妈不会耗尽家财去给他们治病
    如果爸爸妈妈懂得原始点,我们就不用担心父母的医疗;
    如果我们懂得原始点,我们就不用给孩子增添负担。
     现在不学原始点,将来会是你最爱的人的负担。
     ……留爱,别留债!
学好原始点,从你我做起!

善的循环,爱的分享。
的确,原始点医学决定能教给您:留爱而不留债! 

基金会视频:晚上能不能喝姜汤 姜要不要去皮?

经常有人咨询问我,晚上不是不能吃姜吗?书上都这么说,养生专家也这么说,说多吃水果多吃菜才养生呢。 哎呀,你们都被骗了三十多年,从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提高了,西医进入了中国,为什么我们的健康越来越下降呢,因为西医对食材一切注重营养成分,而不论它的寒热啊! 其实很简单很简单,晚上是阴气上升阳气下降的时候,寒湿邪气更容易进入身体,姜是补阳气的食材,你如果喝一杯姜汤,全身会有温热的感觉,整个晚上寒气与湿邪很难进入你身体,尤其早上醒来你精神气爽,头脑清醒舒服,口不干舌不燥。 有中医生说你是热性体质,因为你经常(上火)不能吃姜: 

上火的一系列症状,只是一个讯号,这个很简单,寒性体质所产生的症状,即使是热像,他感觉灼热都是假的,一种假象! 因生病而产生的症状,通通属影子.平常不具有,突然间吃了某些东西,产生的那些都是影子,不能当作寒热辨.这个可以破除很多医师的迷失,一些患者的迷失. 那寒性体质会不会产生热的症状,会不会? 会! 所以这个就是困惑人的地方,他明明是寒性体质啊,但他为什么脸又会红,或是长泡泡,又会灼热感,这样医师都会说上火了.这些通通是筋绷紧了.筋伤而产生的症状! 这样大家能理解吗?

因为他体质越来越寒才会产生真寒假热的症状,所以一定是筋伤所致.这样的话,怎么样,揉啊!按推头部原始痛点,一两天就消失了.那些辣椒啊,你们说的那些所谓上火的东西,再吃,起不来了,泡泡起不来了,他以后可以百无禁忌,哈哈,多快活啊, 但是,多少人能了解这种,你如果一直把它当上火,你会用凉药,那也许它会消失,但是你越吃体质越寒,身体就注定越来越衰败了,多少人是这样!这样不知不觉身体变差了,

所以他的上火还是假的! 那中医没有筋伤的概念,所以他不知道那个是假热不能当作真的热,那你用凉药肯定是错了,好,所以这个也是从原始点才慢慢的让中医进一步厘清的,那如果没有原始点,中医师很难看清这样的真相,上一次,我在台北有跟台北县的医师公会很多医师演讲,也在谈到这个,他们听了有些才恍然大悟,他们以为说:原始点不就是推拿吗,没有想到原始点竟然能够把中医讲通啊! 生活中还有数不清的危险因子,压力、夜生活、饮食环境、交通发达引起的运动不足等,这些都会让人长期处于身心紧张的状态。很多人被这样的生活拖累,身心极度疲惫当交感神经持续活跃,让身心放松的副交感神经就会变得衰弱。无法顺利运作。 除了给他们一定的调理建议外,更多会提出一条:禁一切寒凉之物!!!尤其重病患者!看好了是三个叹号!!!

 

寒凉:但凡从冰箱冰柜里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食用! 牛奶,你还在喝牛奶养生吗?有人说我喝的都是价格很贵的牛奶,还有酸奶。 夏天吹空调,你能不能出点汗,这才是排毒啊;你们到处艾灸发汗排寒气,为什么就不能利用夏天的温度出汗排毒呢? 一些女同志,一听说要断绝她钟爱的水果,简直要了她的命。水果让你的身体变的健康了吗?水果调理好你的便秘了吗?水果让你的皮肤变细腻了吗? 有人说我喜欢喝绿茶,我告诉你绿茶是寒凉的,这里没有为什么。 我会提出严肃的忠告:如若不听,偷偷破戒,不要再来找我调理。

 有人又说了,怎么看西方人都是这么吃,什么食物都可以加冰,也没见谁生什么病寿命短?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就如同以前我们说不提倡我们中国人不喝或少喝咖啡时的怀疑一样:如果咖啡这么不好,那咖啡还能卖出去?国外的人每天喝几大杯咖啡的。这些观点明显是西医的一种思维方式,以为是人就都是一样的。 其实这个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为什么桔生南方为桔,生于北方为枳?这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不同地域的人体质本来就是不同的,还拿咖啡来说,中医认为咖啡属于酸性,为木,西方人体质偏金性,金克木,当然多喝点咖啡影响不大,而我们中国人属于东方为木,咖啡也为酸,常喝即能引起肝气过旺,肝旺则克土,就会影响到脾胃功能,这就是现代医学总结出来我们中国人喝咖啡多的,容易引起胃溃疡和胰腺炎(癌)的原因(常喝咖啡尤其是加精练糖的,胰腺炎或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数倍)。

 现在的人,本来就肥腻之物吃得多,又常不肯运动,包括脾胃在内的各脏腑功能严重过度使用而劳损低下,湿性体质非常明显,湿性粘,本来就是影响气血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加上贪寒凉之物,真是雪上加霜,人的身体怎么能折腾得起呢?不生病才是怪事了。


我当中医师也20几年了,为什么我没有寒热的概念,没有寒性体质或者热性体质的概念呢?怎么可能?我也背了很多书,考过很多试,这些都读过。在什么情景下,最后提出只有寒性体质没有热性体质这个概念。


其实,经历了很多案例,慢慢体会,我一路做原始点的发展过程中,按推完接下来一定是温敷,对不对?没有一个例外,我从来没冰敷。但在这个过程中,几乎都有效。这让我以前的寒热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难道我过去是错了吗?这些话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挣扎着,那我还是相信一定有热性体质:口干、舌燥这个不就是吗?经过几千,上万这样做,都有效!到底热性体质在哪里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太太便秘,很严重,肚子涨大,心悸。我就用承气汤,承气汤很强啊!大黄、芒硝、甘草泻药。因为她已经四、五天便秘拉不出来,太太的家人一直叫我赶快给西医,我说这个我来一定可以。刚开始不敢下重药,最后用承气汤,果然泻下来了。那我发现一件事,她虽然心悸好了,但她突然整个人虚垮了。补了好久都补不起来,这让我一路回想。还有一次,有一个口干、舌燥也是便秘,然后身上还热热的。我想这肯定没错了吧!中医的把脉强而有力。我反复思索,这个绝对是,应该总对了吧?也是一样,泻下来,两、三天完全没什么力。那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你们再来看啊!西医有时候也是同样哦!譬如说发高烧,用退烧药之后,呃,烧是退了,但是人虚下来。


现在,我已经教你们怎么辩症?什么是好转?什么是恶化?看什么?体力!所以我才知道,原来治病的目的是为了活命,命才是最重要,其次才是解症。


这几天也看过很多案例,症状改善,但是人走了,有没有?好几个案例,印象很深刻。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原来医学一直在强调症状。如:便秘,真的泻下来了,对啊,有效啊,怎么能说没有效?但人垮下来了。这是好转还是恶化?是恶化啊!不是好转。所以,基金会有一些是从中医朋友那里来,便秘上火,泻了,结果被人家搀扶着,没力走上来。所以!经过这几次事件,仔细思考:如果从体力来看,绝对是恶化;从症状来看有好转。这两者比较,我们是改善体力还是改善症状?改善体力!所以这样再清楚不过了。所以,这个就不需要辩。那如果,症状暂时改善了,体力从长远一直垮下去,肯定对患者是不利的。下面我们就放两个干癣的案例。

干癣案例视频1:

这是干癣的皮肤的一个症状,那么早期来讲的话,是从臀部发作,原来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那么一开始不明白是什么病,后来西医诊断是干癣,吃了西药但是只能够局部治疗,一段时间又会发得更厉害,那一直到这个过了几年之后呢,变成是全身性的这个红皮症,那么如果就因果论来讲的话,那西医对这个因的论法,他们认为是自己免疫系统出了问题。那么为什么自己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他就讲不下去了,因就讲到这边为止。那么中医的因来讲的话,他们是辨证论是血热或者血燥症,看我这个全身发红也蛮像是发炎的热症,可是吃了他们开出来的凉血药,那吃的好几年之后呢,就发现这个体质变得越来越寒,那怕冷,冷气开了就会受不了,那甚至于呢,因为体寒的原因呢,反而,这个,又因此动了一些不太属于我体质本来身材的病。譬如说痛风,大家认为说胖,可是我竟然有痛风,然后下肢循环不是太好,甚至还有一点高血压,不太像我们这种瘦小体质的人,应该有的一个症状,所以这个是干癣的症状、状况。

干癣案例视频2:

杨女士干癣历经十多年

每日操作方法: 

1. 敷姜泥两次,但因很刺痛,后改用姜水喷洒拍脸

2.头部原始点用暖暖包24小时温敷

3.自行用工具按推头部、上背部、手肘

4.早上练太极拳75分钟

5. 姜汤用量每天两斤半熬煮成两碗,其余饮用姜粉

我要讲的干癣,如果在中医像这么红,一般都会辩血热症来处理居多。很显然,一个用凉药,一个用温热药,两个感觉呢?结果真的不一样啊!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所以我也是一路走来,最难突破的这一关,就是寒性体质跟热性体质的辩症。最后,这一关从一路这样做下来,经过多年观察,世界各地寄来的案例,即便很多表现的都像中医讲的一些热性体质的,结果都用温敷,喝姜汤,通通有效之后,我就更确定了。


所以原始点做出来,我不是闭着门自己写文章的,所以你看,我有没有叫人家冰敷过?没有


你们也看过,从这次开始,我一路放很多案例,这些都是各路他们没有辩寒热体质直接做出来的。所以,医学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疾病,而不在于理论。


当我以前所读的理论,跟病人告诉我的不一样的时候,我挣扎了。那最后,我是选择我的书本呢?还是要选择相信患者?如果医学是要解决病人,那病人当然是我的老师啦!所以,我终于体悟:以人为本,以病为师。我更深刻了,所以我知道,我还是要听从病人。因为病人的感觉不会骗我。所以一路做下来,最后突破了这个难关之后,最后很多重病案例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很多人就敢用了,内热源也敢用姜了,温敷甚至是大面积的温敷。在黑脚阿嫲那里已经突破了中医艾条,只是细细的一点,而是对重病是大面积的温敷。


这个概念突破了旧有的框架,范围更大了,不是推翻是改良。这个我特别强调,所以现在我们可不可以用艾条?绝对可以,甚至我在书上写下来,这个完全没变。所以在三大疗法中,中医的一针二灸,其实跟原始点一模一样,到了药的时候,才改变。所以在我的看法,药,只不过是一个内热源,如此而已。就像灸一样,它也只是一个热源。


那我们再来看下面。再进一步,譬如口干、舌燥、嘴巴破,这些看起来都像上火的,但你只要把头部揉一揉,这个感觉很快改变。有时候揉一揉,口干就好了。有些口苦,我早期中药开过,口苦说肝火,现在我可厉害了,直接揉哪里?头部原始点再温敷,很快就好。要不然小祡胡汤,以前用老半天也不见有好。那我本身是极寒体质,也常常口苦,这个看起来很明确的,这些感觉的异常,是因为什么所致?是体质所致吗?原来最后悟到,原来这些感觉的异常是体伤所致。为什么你们会有感觉痛、酸、麻、痒、胀、闷、刺、种种,包括口苦、口干、怕热,也是一种感觉,别误以为这种感觉是体质所致,应该是体伤。对不对?应该是偏向外治法的体伤,不是体质的寒热。


我一路做下来,就是体悟到这样。我早期有写这些感觉的异常皆因体伤所致,这句话对医学是很大的一个发现。那基于这个事实,所以原始点辩体质就变得很简单了,需不需要辩寒热?

就是从四诊法“望、闻、问、切”之后,经由“望、闻、问、切”再去辩,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要不要这样辩?就省掉这个了。省掉,对中医是好还是坏?如果是有效,如果它能做出重病的案例,这样就是好。如果简化了而且不能治病,那显然是错误的,这简化是没有意义的。但事实上这些日子也放了很多案例,答案最清楚不过。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  

原始点好,难救无福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