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认为,痛风的产生和其体内脾肾不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复感风湿,流注于机体筋脉关节,阻挡气血正常运行所导致。西医主张使用秋水仙碱和消炎药品对痛风进行治疗,虽说利用该药物能够取得短期疗效,但服用秋水仙碱后会大概率地出现肠胃功能紊乱的现象,有明显不良反应。中医对痛风的治疗则采用内服外敷的方案,无明显副作用,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个中医内服外敷治疗痛风的医案。 内服经方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有着温经散寒,滋阴清热的效果,药方桂枝、麻黄能够达到祛风散寒,通阳宜痹的效果;附子温经散寒,温阳逐湿,祛风止痛,白术燥湿健脾,与附子联用能够祛除体内寒湿,用防风疏风,芍药和营;生姜助发散,和胃止呕;知母能够养阴清热,有祛湿不伤阴,散寒而不助热功效;甘草调和诸药,与芍药相配能缓急止痛。对病患使用该药方能够达到表里兼顾的效果,在养阴的同时不伤阳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脾阳不足,每当阴雨天来临之时,就会出现郁久化热的现象,进而出现疼痛。在原有的药方中减去附子,加量使用芍药,能够达到缓急止痛的功效。加量使用知母可以加强滋阴清热之效果,加上甘草和白术能够健脾胃。外敷经方为金黄散,又名如意金黄散,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主治痈疡、疔肿、乳痈等。该方主要成分为:天花粉、姜黄、白芷、黄柏、生天南星、苍术、陈皮、厚朴组成,该药方有着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在根本上缓解患者患病部位肿痛之现象。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要组方为:桂枝、防风、知母、芍药、生姜、白术各9 g,芍药、炮附子(先煎)、各6g,麻黄、甘草各3g。阴雨天症状加重者多加白术,发热口干者加用薏苡仁与石膏;关节肿痛者加量使用芍药,知母,甘草,去掉炮附子。上述药物利用400 mL水煎成200 mL。1剂/d,分为2次服用。同时使用金黄散外敷患处。用法:取金黄散加茶水,食用米醋蜂蜜调成膏状,敷在肿痛处,1次/d。 所有患者7 d为1疗程,治疗7d后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禁食海鲜和生冷,辛辣,禁烟禁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