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模式或衰弱矣,文化情怀可复兴之

 0511天蝎 2017-03-10

  □  华 翔

  本周的一则镇江新闻,年轻人或许无感,但老一辈的镇江人一定欷歔。这新闻就是《百年老店谢馥春月底告别大西路》。两年前,2015年6月,镇江谢馥春还入选首批江苏老字号;两年后的今天,老店却黯然关门。一段百年陪伴的历史就此结束,新闻中虽说“之后会择址开辟新店”,但这个“会”要等到什么时候,没人知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谢馥春关门当是必然。因为,这不是一个品牌一家店的事儿,而是一类商业模式的衰弱。从产品类别上说,谢馥春起家经营的是雪花膏、鸭蛋粉、头油等化妆用品,而后扩到针头线脑、日用杂货。不用多说,单看这些产品名称,就能知道其在市场上的份额,或许也就是针头线脑般大吧。再看经营模式,现在连大型商场、连锁超市都饱受电商冲击,更别说独一家的谢馥春老店了。所以,一味固守传统,虽然也是在进行某种程度的老字号传承,却或许恰是在走上穷途。

  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和商业模式,滞后了必然被淘汰。当然,某些老字号所拥有的产品核心内涵是不会变的,这也是老字号之所以能老的缘故。譬如北京同仁堂,有人就会有病,有病就得吃药;亦如镇江谢馥春,爱美之心,是人皆有之,捯饬自己就叫化妆。但内涵之外,还有产品包装,还有产品升级,还有与时代接轨,这叫老字号转型。问题是,转型亦有窗口期,错过了就没了。同仁堂及时转型了,所以能越做越大;谢馥春没能跟得上改变,就只能关门。即使现在硬转,但市场已然是红海,如何搏击?

  当真无望了吗?镇江人对谢馥春是有感情的。正如那新闻中老辈人的欷歔:“来到谢馥春,好像能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就从这一句话,我们当悟到些什么。其实,老字号们最有价值的,就如这一句话,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注入品牌的文化与情怀。新闻见报时,还附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看镇江人记忆中的谢馥春”。扫了之后看到了那一切,不正是满满的文化风、民国味儿吗?再想那老辈人来谢馥春,当真是买那一件二件产品吗?明明是买曾有的情怀、买自己的岁月啊。而这些,对年轻人管用吗?当然没用,当你告诉他这是化妆用品,那是日用百货时;也当然有用,当你告诉他这是触摸民国文化、感受老镇江市井生活的绝佳纪念,那是赠送父母长辈和亲友好友的上好礼物时。

  于是,我们看到了谢馥春另一个品牌定位之后的美好前景——全域旅游大背景下的文化旅游产业。设想一下,明清味儿的西津渡旁,中华路片区,寻一座民国风格的建筑,挂一个民国特色的店招,店堂内,摆的是木制柜台,亮的是煤油灯光,墙上皆民国美人儿广告纸,产品都用厚厚纸盒来包装,蓝印花旗袍的售货员一开口都是浓浓民国腔儿、镇江调儿,踏进这个门儿,就如同穿越了时空。你说,这儿有没有吸引力,让整日忙碌于现代都市的人们纷至沓来,老辈们来感怀,年轻人来感受;你说,这儿有没有吸引力,感怀感受之后,走出店堂之前,得提上三两盒、四五盒甚至八九盒谢馥春的东西,给自己留下个念想,给朋友送上个新奇……如果不止是谢馥春,所有的镇江老字号都在。隔壁还有老宴春,可以品味镇江三怪;还有鼎大祥,可以量身订制一套手工旗袍穿走;还有唐老一正斋,老中医坐堂,还可以带走几副镇江膏药以备不时之需……所有这一切,整合在一起,妥妥的一个民国风情街区,妥妥的一个文化旅游热点景区,同时,也妥妥的整合出一个文化旅游产业群。

  可行吗,或许吧?反正若真有这么一个地儿,我想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