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宋词,无疑是中国文化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一年级课本的第一篇《咏鹅》的背诵中,让我心头掠过鹅在水中嬉戏的景象,以及琅琅上口的读韵,使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古诗,同时接触了古词。它们是众多中国文化传承中,最出类拔萃的一颗,似星辰,闪烁着绚丽而永不灭的光芒。 我读古诗词,读的是四季的轮回,读的是景中情,情中景,更是诗后意。向大自然借得几分诗意便是我最深刻的感受。 诗,你是春季里每个角落里多姿的风情。“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虽然诗人《游园不值》,却将争相媲美的春色,用一枝独占风骚的红杏,把无限春光淋淋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作者从想游园觅美景却因不开园失望到“一支出墙的红杏”里的惊喜转化过程也绽放在诗情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以早春比作亭亭玉立的柔美人模样写得形象又逼真。试想,谁人不欢呼其景?春天,第一缕的希望和向往便寄予其中,向自然和人间展示万千的风华明媚。所以,我读诗,不仅是对其文化的崇养,更是对心境渲染的一种体会! 诗,你是夏天时节里飞得最快的那只蜻蜓。当葱绿的夏天刚踏里人间,梳看小发髻的粉衣小姑娘刚张开小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景画面便浮现在我脑海,明眸善睐的可爱小女孩向我欢跳而来,如传说中观音尊前的一幅明丽的景图,使我心生乐望。自然随着夏季的深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先前的小荷塘似一幅绸缎越织越长,荷花越盛开得红火,我在这景图中欢呼着,品味着诗人写诗时寄景寓情的思怀,似乎有人在轻吟着:留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你是秋日里落叶的情怀和高扬的欢愉。秋天,当枫林片片飘落,“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欣喜之情便油然而生。“飕飕不绝风,落叶悠悠舞。”在凄风中品味着起舞的美感。当我流连在秋高气爽的不绝盛景之际,便亢奋地吟出李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来。秋的气息和秋的美诗相谐的感悟,常常让我流连于秋野里放歌会诗,醉情于“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生之欢的欣喜里。 诗,你是冬天里腊梅的高洁而独特的风采。《寒梅词》中“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王安石“凌寒独自开”的诗进一步得到诠释。又呈现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冬日的雪和梅藉此生动地结合起来,雪因梅透露出春的气息,梅又因雪展示其高洁的情怀。当然毛泽东“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让我更是赞叹雪中梅!也在文人论雪梅中,让我明白:人各有其长短,长短相补,才是正理。在诗中明景,在景中寄言,令人长思。 诗中,我又理解了“东风”、“西风”,东风指的是春风,例“东风无力百花残”等;“西风”指的是秋风,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多诗人把自己的心胸和情思寓于诗中,离愁别恨、国破家亡、言物寓志、田园风光等等,都给诗词披上灿烂的霞光,让后代子孙永远读之不厌,赞叹不已! 唐诗宋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妙篇章,我在这四季的诗意中遐思畅想,在自己悲欢起落的胸怀里一次一次与它们缠绵,唤醒心灵深处每一场洗礼和升华……愿它们不仅是中华人民的瑰宝,也是我心中永远四季不褪色的人生风景! 作者:林瑱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