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出现在市场上,拿钱来交换一些所需的东西:买菜、买粮油、买便当、买日用品、买房、买车、买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玩意儿…… 这其实跟投资是一样一样的。尽管这种投资跟做大生意、赚大钱没半毛钱关系,并且讲回报。 可偏偏也有人,愿意在没有任何回报的前提下,在一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身上34年如一日地投资!如今已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大大,就是这位被“天使投资”眷顾的幸运儿。 37年前的浙江杭州,一对来华旅游的澳大利亚父子——肯·莫利和戴维·莫利——偶然在公园里邂逅了一位疯狂学英语口语的小男孩。自此,这对父子不但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小男孩的一生,更成就了一段在两国媒体间被传为佳话的跨国友谊。 他们无私地给予马云写作指导,为他开启了一扇思考环保、可再生能源、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等全球性议题的大门。 他们坚持四年给马云跨国邮寄学费、生活费,令马云得以避免了大学辍学之虞,顺利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 他们热情而友好地邀请大学在读的马云前往澳洲观光旅游,开阔眼界,不仅承担了所有来往费用,还在马云面临出国护照、签证办理瓶颈之时,积极联络澳洲驻华使馆等有关方面,为马云的最终到访扫清了障碍。而马云本人也在此次旅行期间,在思想上获得了极大的扩展。 他们在马云夫妇遭遇结婚买不起房的尴尬时,向马云寄去了一大笔款项,帮助对方解决了燃眉之急。 2017年2月3日,马云向肯·莫利的母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捐款2000万美元。他说,该奖学金将用于“支持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它的人们”。 马云何其幸运,遇见了一位“外国爸爸”,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正是这位“外国爸爸”作为他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一次次渡过了难关。而这位可爱、可敬的“外国爸爸”,不仅没有预想过马云日后能取得如今这般富可敌国的成就,而且,自始至终都不曾期待他能给予自己和家人一分一毫的物质回报。 看来,人与人之间交往,也不全是循着套路啊~最朴素的情感,无关国界,无关年龄,无关金钱。 说到对人的投资,在我国先秦史上,以“战国四公子”之一著称的孟尝君,也是像老莫利这般颇具投资眼光的一位“投资人”。 那么,孟尝君究竟投资了哪个人,令后人如此津津乐道呢?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名贵族,名叫田文,是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为在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所以又称薛公。孟尝君则是他的号。 在那个时代,像孟尝君这样的列国贵族,通常是不会像穷人一样患上“选择困难症”的:一个既不差钱、也不缺地、出入各种高端场合更是家常便饭的人,有钱什么买不来?偶尔到社会上撒个网,豢养几个能替自己分忧、出谋划策的门客算啥? 而在广纳门客这件小事儿上,我们这位可爱的孟尝君比起别的贵族来则要任性得多:只要你是个人,投上一份简历来,无论你什么出身,本爷照收不误!就这样,孟尝君先后招收到的门客,据称达到了三千之多。加之那些前来应聘的、平日热衷于混吃混喝的人们纷纷到亲朋好友中间奔走相告一番,孟尝君爱才的名声,就这样在列国的街头巷尾迅速传开了。 门客冯谖,就是循着这等道听途说前来投奔孟尝君的。 然而孟尝君的仆人可没把冯谖这人当回事儿。就因为看他穿得像个要饭的,便拿供给下等门客那种很差的伙食来打发他。 不久之后,冯谖便一反其他门客将就着吃的态度,开始“耍起宝”来。只听他倚着柱子,弹着宝剑唱到: “长剑啊,咱回家吧,这儿也没个鱼吃啊!” 仆人将此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随即下令:对待冯谖同志,跟其他餐餐有鱼吃的门客一样。 过了没多久,冯谖又开始唱歌了,这次还是倚着柱子、弹着宝剑: “长剑啊,咱回家吧,这儿出门也没个车啊!” 仆人们一面忍不住偷笑他,一面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再次下令:对待冯谖同志,跟其他出门有车马的门客一样。 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如法炮制,再次倚着柱子,弹着宝剑唱到: “长剑啊,咱回家吧,这儿没法养家糊口啊!” 仆人们烦了,都觉得冯谖这人本事不大,贪心倒不小,挺讨厌他的。唯独孟尝君像意识到了什么,连忙问冯谖:“冯先生,你现在可有亲人在世呢?” 冯谖直言相告说:“家中还有老母亲。” 孟尝君于是差人给冯谖母亲送去生活用品,以资赡养之需。说来也巧,打这天起,冯谖便不再唱歌了。 那么冯谖是不是就会这么点儿自我炒作的本事呢?当然不是。 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他的封地薛国去收债。冯谖来向孟尝君辞行,顺便请示对方: “等收完了债,您这边需要我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吗?” 孟尝君随口答到:“先生,你看我家里缺些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于是驱车来到薛国,先派人把所有欠了孟尝君租税的老百姓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跟大伙儿说: “乡亲们呐!我是来向大伙通报一条好消息的——孟尝君孟大大发话了,免除了你们历年来所有欠他的款项!说话算数!” 这还不算,他又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掉了全部的债券。百姓们感激不已,齐声呼喊孟尝君“万岁”“万岁”。 然后冯谖连夜回到孟尝君那里报告情况。孟尝君没料到他回来得这么快,半信半疑地问: “债都收完了吗?” “收完了。” “那你给我买了些什么东西回来呢?” 只听冯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您让我看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我的考虑是,您现在珍宝多得这辈子恐怕都花不完了,牛马牲畜也多得数不过来,美女更是多到能站满整个院子。可您缺的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来想去,大概只有一个‘义’字了。因此,我替您把‘义’给买回来了。” 孟尝君没听懂他在说什么,连忙追问买“义”算怎么回事。冯谖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捋了一遍。孟尝君听后,心里很不高兴,只得悻悻地说:“算了吧!” 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在齐湣王面前不受待见,被赶出了国都临淄(今山东济南),只好回到封地薛国。当孟尝君的车马距离薛国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早已扶老携幼,纷纷沿着道路前来迎接他。 孟尝君这才感慨万千地回过头来,对冯谖说: “先生,您那天替我买的‘义’字,孟尝君我今天总算是看见了!” 冯谖这人,还真挺有脑子的:作为门客,不但食君之粟,为君分忧,还率先替主人孟尝君想到了民心的可贵,并且敢于斥巨资替主人换取民心所向。 而孟尝君显然也没给冯谖难堪,在金钱问题上斤斤计较。也正因为度量非凡,最终成就了自己一介备受世人尊崇的君子之名。 古人常说:风宜长物放眼量。 孟尝君就是这样在杰出门客的相助下,虽则花去了一笔重金,然而回报颇丰:不仅给自己买来了讲道义、守信誉的美名,更是买来了个人今后患难之时进退有据的立锥之地。 (ps:楚怀王当年也是这么投资屈原的。正是他,让有颜值、有身高、才华横溢的年轻屈原得以施展抱负,力助楚国奋发图强,被东方列国公推为“合纵”之首。 然而,很可惜的是,怀王后来听信谗言,疏远甚至流放了屈原,楚国也因此日渐衰落了下去;要不然,后来一统天下的,就不见得是秦国,而是楚国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