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学,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人:第一种叫学渣,第二种叫学霸。 网络配图 学渣在大学里占绝大多数,学渣在大学是没有前途的,学渣毕业后的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就业压力,没有技能、没有阅历、没有工作经验,未来随便找份工作,苟延残喘。而任何领域,任何集体,普通人都会占绝大多数,集体分化的结果。这是个不争的铁的事实。 正如大学,大家考进去的时候高考分数都差不多,但大学毕业以后,出现分化了,学霸站在金字塔顶端,垄断学校的评奖评优、就业优质岗位的资源,而学渣呢,只能被忽忽悠悠,被学校催着就业,最后签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接着就是快速跳槽,四处游离,看不到未来。 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做一名学霸。 如果你爹妈有钱有权,你可忽略不计,但在大学里,往往是家境好的同学,家境好又长得漂亮的妹纸和帅哥,他们对学习更上心,更努力,因为他们在那种家庭氛围下,给他们很强的竞争意识。而往往那些妄自菲薄来自家境不好的农村同学,会忽略自己的学习,不远去做学霸,最后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家境不好的大学生,更应该要做好学霸,做一名真正的学霸。 但在大学里,学霸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辅导员、任课老师心中的学霸,第二种叫自己心中的学霸。 那我们要做辅导员心中的学霸还是做自己心中的学霸呢?我认为要做的是自己心中的学霸,才是大学生的出路。 为什么? 一、辅导员心中的学霸,这种学霸的评价标准:学习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活动、听辅导员老师的话。 这类学霸的特点,往往在学校评价评优中占据绝对优势,甚至是垄断地位。因为评奖评优往往是辅导员之类的和听辅导员的话的一群班干说的算。如果你身在他们这个圈子,而且学习还不错,那什么一等奖学金,社会优秀工作奖学金,三好学生首先要考虑你。 如果你没在,光学习好不够。我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成绩考了班级第一,拿了个三等奖学金,因为他不喜欢高活动,不喜欢参加辅导员等这帮人的圈子,而学习成绩只占评优考核60%,那剩下的40%,自然搞不过那帮人。反之,那些学习也稍微差一点,但学生工作做得好,听话,评奖评优之战一向是所向披靡。 甚至有学习不行的混学生会混得很6的,还拿了不少奖。 毕业之后,这种第一类学霸的宿命怎样?现在企业用人单位都很聪明,招聘要看你有没有实力,很多拿了不少奖的第一类学霸们,而且有的甚至学习好,只是学习好,找到一个别人心中还不错的工作,干不到半年就辞职了。各种命运都有。 我们来说说第二种学霸:做自己心中的学霸。 这种学霸有个特点,在大学里一向都是特例独行,每天都会泡图书馆,但他在图书馆看的书都不是期末考试要考的书,他读书和学习都非常明确,因为他知道,在三四流的普通大学,要想通过学校老师的途径,学好一门专业知识,那比登天还难,他需要做的是,学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喜欢的东西,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 特别是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对于那些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做这种学霸。这种学霸可能会挂科,可能是辅导员心中的学渣,是同学心中的学渣,但他没有停止学习过,他永远认可自己,为自己学习,为自己长远的未来做准备。 第二种学霸,是做自己心中的学霸,他们追随的是自己,相信的是自己。只有这样,才有望成为精英! 文、贵州中公教育小编:马老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