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丝绸之路金银币上的历史人物 感受华夏民族的骄傲

 自带杀气啊 2017-03-10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连通西域地区的路上通道,是有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其名字来源于其最初运输的货物主要是我国古代的丝绸,自后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也成为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并在古代历史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丝绸之路金银币币上,就有一枚金币镌刻了张骞出使西域时的形象。

钱币收藏

中国人民银行在1995年发行的丝绸之路金银币(第1组)中,以张骞为主体图案设计铸造了一枚纪念金币,金币背面主图为张骞骑骆驼图,背景衬以飘扬的旌旗,给人一种天高地阔的感觉,好似驼队正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中。币缘刊“张骞出使西域图”字样,交代了人物和事件,紧扣“丝绸之路”的主题。

金币上的张骞,身着汉朝官服、官帽,长须飘飘,这应该是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的形象,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时才二十多岁,年轻气盛,且他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应该是骑马出行,而张骞第二次出使时已四十五岁,此时的他成熟稳重,且已了解西域的地理环境,故而骑乘“沙漠之舟”骆驼。公元前119年,汉朝对匈奴三次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他的身后只有两面迎风飘扬的“汉”字大旗,除此外不见一人,却有着“此地无人胜有人”的效果,我们仿佛看到一支庞大的随行队伍,浩浩荡荡,带着金银布帛、牛羊马匹,向西域各族宣扬大汉威仪,表达友好往来的意愿,西域各族看到了汉朝强大的国力以及和平交往的诚意,也都纷纷遣使答谢。从此,东方的丝绸、瓷器等传至西域,又通过西域传至西亚、北非和欧洲,而西域等地的特产也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同时东西方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进行着长年的交流。

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以求得安稳,但匈奴经常背信弃义,南下侵扰汉朝边境,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逐渐强盛,汉武帝即位后,积极从事反击匈奴的战争准备,他试图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于是在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途中被匈奴俘获,扣押十余年,后趁机逃出,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经不想与匈奴为敌了,张骞虽然没能完成这次出使的任务,但他充分了解了匈奴和西域的实际情况,回国后随大军出征,在他的指引下,汉朝获得了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张骞出使西域主观上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但客观上打通了东西方交往的道路,张骞开拓的丝绸之路曾经驼铃叮咚,不绝于耳,商队、使团川流不息,是中国的骄傲,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邮币通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