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T学员&非学员:昨晚学员们刚刚学过金融资产这一章,想必现在还是对有些内容是不太清楚的,早上彬哥发了语音版的框架。现在再通过文字版的框架,让大家加深印象。 非学员的同学也可以看一看,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金融资产基本框架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简称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初始计量 1、初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这里不是管理费用哦,千万要记清楚了)。 2、购买时已经宣告但是没有发放的股利,因为没有发放,所以只能计入“应收股利”,这里计算的时候,这部分股利金额要从购买价款中扣除,千万不可计入初始成本中。 3、持有过程中宣布发放股利,那属于投资收益,因为我们已经收到这部分股利了的。 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借: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我们回忆一下,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后续公允价值变动也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 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相反) (三)处置 1、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要确认为投资收益。 2、同时,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这一步千万不要忘记了)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有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有可能在借方)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有可能相反) (四)计算投资收益或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题目中经常要求我们计算投资收益或当期损益,这里一定要看清题目问的问题。 1、第一种,持有期间确认的投资收益 (1)卖掉的时候,收到的钱与(包括初始费用)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持有期间分配的现金股利也要计入投资收益;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要转入投资收益。 简单来说,投资收益=收到的钱-当初买时花出去的钱+收到的股利等 2、第二种,卖掉时,本期确认的投资收益 (1)卖掉的时候收的钱与账面价值之差计入投资收益; (2)本期分配的现金股利也要计入投资收益;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要转入投资收益。 3、第三种,出售时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这里说的是影响损益的金额,即影响当期损益,不是确认的投资收益,审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卖掉的时候收到的钱与上期期末公允价值之差会影响当期损益。 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不影响当期损益金额。 例题1:甲公司2015年7月10日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价格24元,实际支付购买价款2 40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12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等50万元。甲公司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5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价格26元。 (1)甲公司2015年对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万元。 A.150 B.200 C.270 D.320 (2)甲公司在2016年4月2日以每股价格28元卖掉了所有股票,请问影响损益表的金额多少?4月2日确认的“投资收益”的金额是多少?持有该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多少?
(1)【答案】D 【解析】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0×26-(2 400-120)=320(万元)。 (2)【解析】首先,因为2015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价格是26元,现在卖28元,那4月2日应该确认“投资收益”2×100=200(万元),虽然卖掉的时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转入“投资收益”,但是不影响损益表的金额 其次,4月2日确认的“投资收益”=200+320=520(万元),因为之前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转入“投资收益” 最后,持有该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是200+320-50=470(万元),50是初始费用!也可以直接28×100-(2400-120)-50=470(万元),也就是最终收到的金额减掉支出的成本!
例题2:20X4年2月5日,甲公司以7元1股的价格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支付手续费1.4万元。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4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价格为9元1股。20×5年2月20日,乙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甲公司获得现金股利8万元;20×5年3月20日,甲公司以11.6元1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出售。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持有乙公司股票在20X5年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2015年) A.260万元 B.468万元 C.268万元 D.466.6万元 【答案】B 【解析】请看清楚本题的要求,是20×5年确认的投资收益,这里是是求投资收益,而不是要我们单纯求损益,所以我们要明白本题想考我们什么知识点!那么分析如下: 1、 卖掉的时候,收到的钱跟账面之差计入投资收益:(11.6-9)×100=260(万元) 2、 20×5年现金股利也是投资收益:8万元 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不影响损益的金额,但是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9-7)×100=200(万元) 所以20×5年确认的投资收益是260+200+8=468(万元)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确认 1、特征: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可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其他金融资产之间不能相互变更。
(二)初始计量 1、遵循原则: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2、初始投资成本与持有至到期面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使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调整到入账价值。 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这里是面值)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也可能在借方) (三)后续计量 1、遵循原则:摊余成本 2、影响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因素有:已偿还的金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积摊销额。 3、持有期间,要按照“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将投资收益与实际的利息收入之间的差额记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4、若在持有期间发生减值,则摊余成本发生改变。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应按照减值后的摊余成本计量。一定要记得,是用减值后的摊余成本计量。 5、若到期一次支付利息,则每年摊余成本中就不用减去支付利息的那笔钱。这里要注意,在我们年末写分录的时候,要将“应收利息”改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四)处置和转换 1、处置:将所取得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转换:持有至到期投资卖掉一部分后,剩余部分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跟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该可供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将重分类日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我们之前学过,投资性房地产从非投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计量的时候,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要是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 分录为: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初始计量 遵循原则: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来来来,回忆一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计入哪里,当然是当期损益,冲减投资收益啦) 分录为:
(二)后续计量 遵循原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but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可供,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来个10遍的,就记住了) 1、股票类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债券类的,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三)处置 1、收到的金额与账面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将持有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里一样也经常考到计量投资收益,要记得,这里有两笔投资收益。 分录为:(以股票为例)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有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有可能在借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有可能相反)例题3:20×2 年 6 月 2 日,甲公司自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 1000 万股,支付价款 8000 万元,另支付佣金等费用 16 万元。甲公司将购入上述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2 年12 月 31 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 10 元。20×3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以每股 11 元的价格将所持乙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在支付佣金等费用 33 万元后实际取得价款 10967 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出售乙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2013年) A.967 万元 B.2951 万元 C.2984 万元 D.3000 万元 【答案】 B 【解析】甲公司出售乙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967-(8000+16)=2951(万元)。 四、三种金融资产的考点归纳 五、可供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比较 本文来源:李彬教你学注会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