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密出名弓示让,让挽满,遣剑士蔡建从后击之,并杀其兄、侄及儒信。——《新唐书·李密传》 译文: 李密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鉴赏,翟让刚刚拉满弓,李密派剑客蔡建从背后袭击翟让,同时杀掉了翟让的哥哥翟弘、侄子翟摩侯以及部将王儒信。 一 我们知道,李世民打天下,天策府的一班文臣武将出了很大的力气。 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是以前瓦岗寨的造反派,瓦岗寨最早的老大是翟让,后来则是李密。 翟让是个草莽,李密是个枭雄,两者之间老大位置的实质性更替,是通过一个名叫蔡建的人完成的,更替的手段则是刺杀。 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一段历史。 二 写一个刺客,一般要先搞清刺客的姓名。 但这次有些懵圈。 《旧唐书》里,没有提及刺客的名字,只用了“壮士”二字。 《新唐书》不错,不但说了身份“剑士”,还说了名字“蔡建”,小人物的细节写得很详细。 再看《资治通鉴》,问题来了。 司马光用了《旧唐书》里的身份描述“壮士”,也像《新唐书》一样写了刺客的名字,但是名字中多了一个“德”,变成了“蔡建德”。 “蔡建”还是“蔡建德”,这是一个问题。 三 李密是个人才,有背景,有野心,有能力,但总觉得缺了一口气。 最初,李密跟着杨玄感起兵,出了不少好主意,无奈碰到个志大才疏的二百五,结果不但错过了一举定乾坤的机会,更是浪费了死中求活的手段,让人无话可说。 也就半年工夫,杨玄感败了,李密成了通缉犯。 东躲西藏了两年,李密投靠了瓦岗寨,光荣地成为一名土匪。 李密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赢得了瓦岗寨老大翟让的信任。 他立下了两件大功,第一,设计伏杀政府军头号猛将张须陀,隋军“昼夜号哭,数日不止”。第二,夺取兴洛仓,使起义军迅速壮大。 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四 翟让归根到底只是一个草莽,他造反更多是为了生存,并没有打江山的雄心壮志。 简单的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美女就上,有钱财就捞,只要日子过的舒坦,给个皇帝也不换。 翟让也是一个没有什么心机的人。 他觉得李密名气更大,能力更强,弟兄们在李密的带领下日子可以更红火,自己还可以不费气力的搭顺风车,因此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让位。 翟让推举李密为“魏公”,把老大的位置拱手相让。 虽说肚量值得称许,但草莽毕竟只是草莽。 五 瓦岗寨欣欣向荣的革命形势下暗流涌动。 首先蠢蠢欲动的是翟让的亲戚和亲信。 看起义军这发展架势,问鼎皇位也是有可能的呀!到那时候,翟老大当初让出来的位置可就是皇帝的宝座啊!咱们这些嫡系损失也是巨大啊! 翟让的亲信王儒信献计,让翟让争取大冢宰(宰相)的位置,重新收拢权力,架空李密。 翟让的哥哥翟弘还要大大咧咧,直接对自己的弟弟说,你有机会做皇帝,结果拱手送人,你不想当的话,我来当! 翟让把哥哥的话当作笑话来听,也没当回事,哈哈大笑两声,就把这事情忘记了。 六 毕竟以前是领导,翟让自己的心态也还没有转变过来,除了在李密面前端架子之外,还发生了两件小事,让李密终于动了杀心。 第一件事,赌博不成就打人。 翟让邀请李密的秘书刑义期来赌博,翟让的赌风不好,赢钱哈哈笑,输钱就骂娘。刑秘书很腻味,百般推脱,找个借口没去,结果,翟让大怒,派人把刑秘书五花大绑,打了八十军棍。 第二件事,要钱不成就威胁。 翟让警告过李密的手下房彦藻说,你攻下汝南,得了多少金银财宝,怎么全都给了李密,一点也不孝敬我。难道你不知道,李密的位置本来就是我的,没有我根本就没有李密的今天!” 七 李密知道和这种大老粗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快刀斩乱麻。 李密摆下鸿门宴,翟让带着哥哥翟弘、侄子翟摩侯、心腹猛将单雄信、大将徐世勣等人应约前来。 李密支开了各自的保镖和随从,让他们去其他营帐里去喝酒,只留下一个蔡建(蔡建德)。 李密拿出一张好弓,翟让是个好武之人,见猎心喜,拿过弓试着拉满,就在这时,蔡建(蔡建德)从后面袭击,一刀砍在翟让的背部,翟让大声吼叫,蔡建(蔡建德)又上前补刀,杀死了翟让。 翟让的哥哥翟弘、侄子翟摩侯、亲信王儒信都被杀死。 徐世勣(就是演义里的徐茂公)想逃出门,被看门卫兵砍伤,王伯当喝止了卫兵的进一步行动,留了徐世勣一条命。 单雄信头子活络,当即跪地求饶,也保住了小命。 八 抛开义气、人品这些,不得不说,李密选择的方式很果断、很正确。 他深知这种矛盾一旦发酵,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对自己,对瓦岗军,都将是致命的。 刺杀事件发生以后,一直和瓦岗军正面作战的王世充说了这样一句话:“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不可测也。” 李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龙,投降李唐之后又造反,丧命。 九 翟让毫无疑问是个草莽,粗鲁、眼光短浅、讲义气、不拿规矩当回事。 对于李密的评价比较多,但归入枭雄的行列大抵是不错的。 《隋书》说他“志性轻狡”,《旧唐书》说他“终是狂夫”。《读通鉴论》说他“无恒而已”。 翟让也好,李密也罢,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