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

 霃楓 2017-03-10

古往今来究竟有多少诗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约等于小时候常问的

天上究竟有多少星星!

 

有的诗人,比如李杜,定是北斗长庚

光耀千古,人尽皆知

而更多的诗人,则像是消亡的星辰

沉埋于星河深处,不再被人想起

还有的诗人,一辈子只有一首佳作

却也得以成为有名有姓有故事的星座

供人瞻仰,凭吊……

 

江郎才尽吗?当然不是

就像演员靠一部电影拿N 个影帝

公众号靠一篇100000+养活N 个员工

一辈子只有一首佳作

绝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一首诗,有的时候

是一份唯美的爱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被诗人怀念,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因为已经失去而显得尤其美好,

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

因为不可复得而更感到怅惘叹息,

这才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有缘无分,

一句“人面桃花”就仿佛已经说尽了。

 

崔护,《全唐诗》存诗六首,

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有目共赏。

简简单单的表述,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生活体验,

一诗成名,当之无愧。



一首诗,有的时候

是失而复得的力量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郊赠婢




崔郊不是名人,《全唐诗》中只存了他的一首作品。

“侯门一入深如海”,也是老百姓才有的烦恼。

 

作品中没有指天誓日的抗争,

但弱者哀怨、深沉的绝望,却比直露的指斥更厚重,

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

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据传,这诗的女主角

是崔郊姑母的婢女,后被卖给显贵于頔。

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

传为诗坛佳话。



一首诗,有的时候

是妇孺皆知的经典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天宝十二年,张继中了进士;

十四年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因而不少文士纷纷逃到苏、浙一带避乱,

其中也包括张继。

 

如果说《赠婢》是一首接地气的作品,

那么《枫桥夜泊》则创造了纯粹的诗境:

落月、啼乌、霜天、渔火,意韵浓郁;

小城、山寺、孤船、夜钟,空灵旷远。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

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

景物人情默契交融,这是只属于诗人的表达。

 

和崔郊一样,张继也不是大家,

《唐诗品汇》很土豪地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他的作品到南宋时就只剩下30余首了。

 

应当说,如果这首诗没有流传下来,

可能今天没有人会记得他。然而这样的作品,

一生能得一首,难道还不够么?



一首诗,有的时候

是一票忠心的粉丝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玄宗时进士,作品仅存10首。

但这首,很不一样。

 

当朝宰相张说曾亲自书写这首诗

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唐末诗人郑谷说:

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潜台词:羡慕嫉妒恨。

 

明人胡应麟甚至说,

“海日”一联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


身为诗人,拥有这样的铁杆粉丝,

大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一首诗,有的时候

是一条年轻的生命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果盲人摸象,会以为这首诗又是一个

“人面桃花”的故事。

 

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红颜易老;

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世事无常。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这不是最出名的句子,但却是最残酷的——

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

而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时。

这种悲情从《白头翁》一直到《葬花吟》。

人只要活着,几时才能摆脱这种悲情?

无解。


命苦的诗人不在少数,刘希夷特别苦。

他少有文华,却因为不拘常格、诗意悲苦,一直不被人重视。

然而在传说中,最倒霉的是,他有个舅舅叫宋之问。

相传宋之问看中了最出名的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想要剥夺原创作者的著作权,

刘希夷不同意,于是被宋之问遣人用土囊压死,死时未满三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