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古建筑群,是在网上偶然看到的。 临汾到襄汾的火车就20分钟,下车直走在路口右转到邮政有2路车,一元可以到汽车站。公交上和司机说要去汾城,司机想了一下说:不用到汽车站,在某路口下就有去汾城的小客。果然,那个路口有很多等人的小客。到汾城的5元。也是和司机说目的地,司机让我在最近的地方下车。沟通,简直太重要了!之前老娘总抱怨我不愿意吱声,我的确是一个话不多的人。下车不用走几分钟就到古建筑区域。回城在下车位置坐返回临汾的大巴,10元,车程1小时。 春节前,小城里到处是春节前的忙碌韵味,但真正的游客不多。反正,在古建筑附近拿着相机拍照的就我一个。 汾城这个古建筑群是一个开放式的 ,不售票。以鼓楼为中心,西北有城隍庙、文庙和魁星阁,鼓楼西是学前塔,以东是县大堂和关帝庙,西南是社稷庙和洪济桥。 首先见到的是城隍庙。它保存比较完整,就连建筑前的两架木制牌坊也都完好。城隍庙的门楼相当漂亮,三层飞檐,大气。岁月让曾经的朱门恢复了木本色,琉璃瓦上也存了大钱后的土,让整个建筑是土色的。但我觉得这个颜色正好,比被修复的“上周”的大红好多了。岁月就是岁月,要接受被岁月侵蚀的现实。城隍庙前三块照壁,一块完好,两块破损。城隍庙大门紧闭,扒着门缝看里面,古树以及正房门上的雕花相当不错。城隍庙好像是除了那座塔外最高的建筑,主建筑的顶楼和四周的角楼算得上民间古建精品。 文庙与城隍庙一街之隔,建筑基本完整,但明显看出有正在修复的迹象。修复用的建材堆积在角落里。所以,我非常庆幸,在它还没有被修复成“上周”的新建筑的时候,看到了它还算本来的面目。 被修复的有学前塔已经看着像“上周”的了。县大堂正在修复中,马上就成“上周”的了。 还有两座还保存原状的建筑是洪济桥和社稷庙。洪济桥建于金大定23年,即1184年,桥上建桥廊五间。社稷庙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在和一座医院共用一个门。现存大殿和献殿以及两侧回廊,大殿和献殿的房檐相邻,有点“勾心斗角”的感觉,两殿木质雕花好看,在我见过的古建中也算不可多得之作。 在社稷庙偶遇一当地文保人员,很自豪地说:这里是面积最大,保存就完好的古建群,并在修复中。对自己的文化自豪就有希望,就是别修复成“上周”的,它现在的样子就很好。 城隍庙 城隍庙大门,超级漂亮 城隍庙正面 城隍庙前的路 从远处眺望城隍庙内建筑的屋顶 城隍庙前还保存完整的一面琉璃影壁 城隍庙前残破的影壁 大门紧闭,也许是因为要春节了休息 缺了鼻子的呆萌石狮子 从门缝中拍到的城隍庙内景 把相机从门下面的缝隙中伸进去拍到的 角楼,很漂亮 院内的古树 木质牌坊,一共两架 城隍庙前的木牌坊,石板路,岁月就是这样流逝的 哈哈,这个最逗。房子肯定之前被拆了,部件正在找回重建。这扇窗临时用三轮车支撑者 文庙 棂星门,文庙标配 石柱雕龙完美 连下马石都还在,不容易了 琉璃影壁 文庙正殿 文庙正殿 文庙大院 文庙大殿侧面的明伦堂,正在修复中 文庙内的石碑 魁星阁,我觉得是属于文庙的交楼 鼓楼 洪济桥 建于金大定年间的石桥,现在还在用,工程质量老好了 石栏杆是清代加的,狮子呆萌 乡村的路 社稷庙 这组建筑值得仔细看 春节前的乡村色彩 学前塔 建筑年代不详 下面的基座以及白色的一圈塔围,就知道这个是修复过的了 县大堂 正在修复的县大堂,在一个幼儿园院内 关帝庙 关帝庙让我一通好找,明明看到了房顶,就是找不到入口。后来问了才知道,要敲住家的门进去才行。 主人开门,让我看了看 欢迎评阅相关文章《无车走天下之旧金山(一)花式吐槽说交通,偶遇嘉年华般的游行》; 《爱上博物馆之秦汉时代屋檐上展现的智慧—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 更多工科生眼中的博物馆、高校,也可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traveller_s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