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 花至半开之时,我们对烂漫有种企盼; 酒到微醉之际,我们有畅然释怀之兴。 花全盛,转眼遍是落英; 酒醉如泥,唯有贪杯之痛苦。 所以,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的,过犹不及。 1862年,曾氏家族处于鼎盛时期。 曾国藩身居将相之位, 曾国荃统领的人马达二万之众, 曾国华统领的人马也达五千之多; 曾国荃在半年之内,七次拜受君恩。 然而就在家族最辉煌的时候 曾国藩却毅然选择了功成身退, 他一方面自动裁撤了手下的湘军, 一方面继续为清政府效力。 对于他的做法,族人都很不解, 他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我们家现在已经到了满盈的时候了!” 曾国藩懂得, 天之平人原本无比形,必然要假手于人。 比如霍光氏盈满,魏相来平灭他,宣帝也来平灭他; 诸葛恪盈满,孙峻来平灭他,吴主也来平灭他。 待到他人来平灭而后才悔悟,就已经晚了。 如今家族正处于丰盈的时期, 何必要等到天来平、人来平? 我们自当设法来平。 曾国藩自动裁撤湘军, 其实是在退一步为自己谋出路, 也可以说是谋条生路。 因为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 功不求盈,业不求满, 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 “功成身退”的思想, 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 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 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是其糟粕之处。 事实上,“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 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 获得一定成功后,见好就收。 所以凡事应有度, 话不可以说尽,要把握分寸, 事不可以做绝,要留有余地。 人生无完满,缺憾亦是美, 优雅的人生,是阅尽世事的坦然, 是沧桑饱尝的睿智,是过尽千帆的淡泊。 聪明的人懂得, 该说的时候要说,该哑的时候要哑。 睿智的人懂得, 该进的时候要进,该退的时候要退。 智慧的人懂得, 该显的时候要显,该藏的时候要藏。 《列子·仲尼》中有段精辟的比喻, 列子说:“眼睛将要失明的人, 先看到极远极微小的细毛; 耳朵将要聋的人, 先听到极细弱的蚊子飞鸣声; 口将要失掉味觉的人, 先能辨别极微小的雨水滋味的差别; 鼻子将失掉嗅觉的人,先嗅到极微小的气味; 身体将要僵硬的人,先急于奔跑; 心将糊涂的人,先明辨是非。“ 所谓物极必反, 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欲望太强, 贪婪的执着只会迫使人们走上绝路, 而见好就收往往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 人生总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与无数次的放弃, 在选择与放弃间,要持中有弃,勿执。 因为弦满箭离,月盈则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