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伯封谢后裔谢,河南谢城祖籍地。
谢安谢石俩名将,出奇制胜留史绩。
灵运谢朓俩诗人,竟陵八友居其一。
良佐北宋哲学家,程门弟子四人居。
谢翱枋得名诗人,慷慨沉郁情思寄。
无神论者谢应芳,破除迷信毕生力。
宋代深甫善为政,公正爱民惜名器。
明朝谢迁见事敏,辅政坦荡无所惧。
婉言躬身手叩揖,谢者文明讲礼义。
注:1、申伯公(西周厉王至周宣王时期人),字诚公,弟弟申甫;父宏道,子弘、猛。公生公元前884年-卒公元前788年。申伯公是周宣王之母舅。公元前823 2、谢氏家族是六朝显族世家之一,族中多人身居要职。 谢安有兄弟六人,谢安排行第三。长兄是谢奕,五弟是谢石。
3、谢灵运(385-433)和谢朓(464-499)是南朝文学的代表人物,又是山水诗形成时期最为重要的诗人。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4、谢良佐(1050~1103)北宋官员、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从程颢、程颐学,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知应城县,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下狱废为民,记问该瞻,称引前史,至不差一字。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
5、谢翱(1249—1295)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今[1] 6、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7、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8、谢深甫(1139~1204年):南宋宰相,字子肃,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理宗皇后谢道清为其孙女。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官知青田县、大理丞、提举常平、参知政事、右丞相,封鲁国公,时有人上书乞斩朱熹以绝道学,斥为狂妄,以少傅致仕。 9、谢迁(公元1449-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明代大臣,浙江余姚人。成化11年(1475)状元,嘉靖朝一品大学士。是明朝余姚三个“阁老”中最著名的一个。逝世后,明世宗特赠太傅的官衔,谥号文正,葬于余姚东山乡白虎庄(今余姚市临山镇临山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