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市安监管理局修订《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导则》,值得借鉴!

 象风男人 2017-03-11

为落实《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5〕11号)等文件精神,更好的指导基层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市安全监管局组织修订并印发《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导则》,以供各地区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附件: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青岛市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本导则中的基层指区(市)、镇(街)、园区。

本导则规定了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以下简称评估)的程序、内容、报告格式等基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5〕11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3 术语和定义 

(1) 危险源

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2)主要危险源

指可能引发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危险源。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指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判别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4)风险

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5)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

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包括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等,内容如下:

高敏感场所(如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

重要目标(如党政机关、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特殊高密度场所(如大型体育场、大型交通枢纽等)

居住类高密度场所(如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

公众聚集类高密度场所(如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

重要的交通设施(机场、高速公路、重要航道、隧道、铁路干线等)。



4 评估目的及程序

4.1 评估目的

辨识和分析区域存在的风险点,评估其风险程度和应急保障能力,为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区域风险管控、区域应急管理提供依据;提出有效管控风险的对策措施和建议,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2 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分为:前期准备、资料收集、风险辨识、划分评估单元、风险评估、提出风险管控对策措施与建议、做出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报告。


5 评估工作内容

5.1 前期准备

5.1.1确定评估范围(包括时效性、区域范围)。

5.1.2组建评估组。

5.1.3制定评估计划

5.2 收集评估对象的基础资料

5.2.1区域风险评估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和规范,相关事故统计和案例等。

5.2.2收集区域位置、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总体布局以及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其它资料。

5.2.3根据收集到的评估资料,对区域内的总体布局、产业分布、企业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以及周围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分布、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对。

5.3 划分评估单元

划分评估单元应考虑区域性特点以及风险评估的需要,划分的评估单元应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便于实施评估。

功能区域明显的区(市)、镇(街)、开发区宜以功能区域为单元进行划分;功能区域不明显的区市、镇街、开发区可以按行业分类为单元进行划分,镇街或社区可以做为子单元进行划分;燃油、燃气、热力等危险性较高的输送管线可单独划分为一个单元;区域安全监督管理和应急管理可以分别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5.4 危险源辨识

结合评估对象周边环境、区域特点、自然条件以及国内外可类比的区域有关事故统计数据和事故案例等方面,辨识、分析各评估单元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5.5 风险评估

5.5.1 评估方法选择

根据评估单元及分析事项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估方法。对于不同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可根据评估、分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常用的定性、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综合分析法、专家评议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定量风险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等。

5.5.2风险评估

结合各评估单元危险源辨识结果,选定适用的评估方法,对各评估单元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确定单元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的风险点,评估其对区域安全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估可引用相关安全评价、检验检测报告、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的有关内容。

5.5.3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5.5.3.1现有控制能力差距分析包括预警预测能力、监管控制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

预警预测能力可从区域预警信息平台建设、重大隐患报告等方面进行分析;

监管控制能力可从安全责任制签订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情况、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应急措施差距分析可从交通疏散、消防、电力、通讯、给水、防洪排涝、医疗救援等公用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以及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配套性、应急资金保障、应急救援预案覆盖范围、应急演练、可依托的周边区市、镇街的应急资源等应急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5.5.3.2风险承受能力的分析可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

5.6风险管控对策措施与建议

为有效防控区域风险,从区域的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区域的监管控制管理措施、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其它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议。

5.7风险评估结论

列出主要风险辨识结果;明确评估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风险点、应保护的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列出各评估单元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预测结果;列出评估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分析结果以及总体评估结果。


6 评估报告

6.1 评估报告的总体要求

评估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估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可同时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评估过程和结论清楚、明确,便于阅读和审查。

6.2 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

6.2.1 编制说明

(1)评估目的

(2)评估范围(时效性、区域范围)

(3)评估程序;

6.2.2 评估对象概况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

(1)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

包括评估对象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周边区域情况等。

(2)区域自然条件

包括评估对象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震烈度等。

(3)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包括评估对象区域内的功能分区及产业发展规划;镇街或社区的布置情况;各功能区域、镇街或社区的概况;企业及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劳动密集型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分布情况等。

(4)公用基础设施

包括交通、消防、电力、通讯、给水、防洪排涝、污水处理、医疗救援等方面。

(5)安全监督管理状况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

(6)应急管理状况

介绍近年来安全事故情况、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人员配置、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配备、应急资金保障、应急演练及可依托的周边区市、镇街的应急资源等情况。

6.2.3 评估单元划分

阐述划分评估单元的原则,划分评估单元。

6.2.4 主要危险源辨识

辨识分析各评估单元可能存在主要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及危险源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危险特征等内容。

表述方式见附录1。

6.2.5 风险评估

6.2.5.1为各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选择评估方法,并阐述原因。可采用列表方式表述各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采用的评估方法。

6.2.5.2结合危险源辨识及周边情况、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影响范围,判定风险点事故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判定见附录2。

6.2.5.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区域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进行分析

分析及判定标准见附录3。

6.2.6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综合评估分析结果,从以下几方面补充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1)安全技术方面

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控制设施设置等方面提出;

(2)安全监督管理方面

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及运行情况等方面提出。

(3)应急管理方面

从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

(4)其它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议。

6.2.7 评估结论。

概括总结评估结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要风险辨识结果。

(2)按评估单元(行业或区域)列出应重点防范的风险点及应保护的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见附表4-1。

(3) 按评估单元(行业或区域)列出行业内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及严重程度预测结果;评估行业典型事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分析结果;见附表4-2。

(4)总体评估结果。

6.2.8 附件

(1)周边环境图、总体规划图等图纸;

(2)引用的有关检测检验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附件目录;

(3)评估过程制作的有关图表。

(4)风险评估依据的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目录




附录




附录1 主要危险源辨识分析


附录2 风险级别判定

“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风险级别”判定可以依据LSR方法进行;

“影响范围/影响单位和人员”根据事故后果确定可能的影响距离或可能影响到的单位和人员数量。

LSR方法:

R=L×S

R——风险度或危险性(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

S——事故后果严重性(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后果)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2)事故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


附录3 风险承受能力及控制能力分析判定标准

1、风险承受能力分析及判定标准

“人员伤亡”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

“财产损失”指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数;

“造成的影响”可依据LSR方法中的“形象”填写;

“承受目标”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客观条件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指标确定。

“承受能力”由高及低分“A、B、C、D”四种级别,可采用下表标准判别。

每一种级别的确定须同时满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的影响”各单项承受能力判别标准,各单项承受能力不相同时,以各单项承受能力中低级别的承受能力作为针对该主要事故的承受能力。


2、风险控制能力分析及判定标准

附表3-1 风险控制能力分析表格

“现状”指现有设施、措施的名称、数量等基本情况;

“控制需要目标”指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模等基本情况,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有关文件等确定必需设置、采取的设施、措施的名称、数量;

“控制能力”由高及低分“A、B、C、D”四种级别。可采用附表3-2判别标准判别。控制能力分数由各单项分析项目所得分数合计确定,如有单项分析项目缺项,按(合计所得分数/去除缺项后合计应得分数)×100%确定。各单项分析项目所得分数可按附表3-1确定,当“现状”满足“控制需要目标”时取应得分数,不满足时不得分。

附表3-2 控制能力判别标准


附录4 重点防范风险点和行业典型事故评估

附表4-1 重点防范风险点评估表


▲ 附表4-2 行业典型事故评估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