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小吏,预见朱元璋为政弊病被杀,灾难二十年后应验

 邓超越梦想 2017-03-11

(图)朱元璋的大军贴


由士兵而将军,由将军而统帅,由统帅而吴王,由吴王而皇帝,自至正十二年(1352年)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自从戎到称帝,用了十七年时间。成功的巨大喜悦,让朱元璋越发踌躇满志,志在打造一个全新的大明帝国。


朱元璋早年读过书,且身边活跃着刘基、李善长、宋濂等名士,日受熏陶,深谙马上得天下而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祭祀孔子,倡导儒学,并下令访求各地贤士,搜罗天下儒生,让他们聚集在南京,教授太子及众皇子读书。浙江海宁籍名士叶伯巨(字居升)有幸入选。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诸子,次子朱樉封秦王,三子朱棡封晋王,四子朱棣封燕王,五子朱橚封吴王,六子朱桢封楚王,七子朱榑封齐王,八子朱梓封潭王,九子朱杞封赵王,十子朱檀封鲁王,多封于北方边境和各个要地,使其“夹辅王室”(《明史纪事本末》),以此来巩固朱氏的统治地位。


皇子们有了封地,南京的大批儒生们没了用武之地,也被朱元璋法派到各地任职,主要负责宣政教化,废元末轻文陋俗,兴民间读书风气。叶伯巨被分发山西,任平遥儒学训导,相当于平遥教育局局长,一个没有品阶的小吏。


在基层做事,更容易发现问题,叶伯巨就看到了朱元璋分封诸藩王的弊病。朱元璋虽然规定诸王拱卫朝廷,但藩国权力太大,仅“下天子一等”,远远超过了地方的行政权力。诸王在各自封地上,设置官署,监视和控制当地将士,“凡朝廷调兵,必关白亲王乃发”(《明史纪事本末》),必须经过藩王点头。此外,藩王还拥有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万九千”(《明史》)。


强大的藩王势力,无疑对朝廷构成巨大威胁。对此,忠君爱国的叶伯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又如何对国家大计指手画脚呢?


(图)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洪武九年(1376年)闰九月,五星紊度,日月相刑,天象出现异常,朱元璋象征性地“以灾异诏求直言”(《明史》),各级官吏均可以大胆说话。消息传到平遥,叶伯巨来了精神,立马上书言事,而且一口气说了三件事。


在叶伯巨的万言书中,指出了朱元璋为政的三大弊端,“曰分封太侈也,曰用刑太繁也,曰求治太速也”(《明史纪事本末》)。这三件事,反映了叶伯巨在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深思和远见。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在为政方面有三个缺点,一是急于求成,二是严刑峻法,三是以国为家。叶伯巨所言之事,恰恰戳中了朱元璋的软肋,特别是在“分封太侈”方面,叶伯巨指出藩王“赐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之地而夺之权则起其怨,如汉之七国,晋之诸王”(《明史纪事本末》)。


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都是因为藩国权力太大所引起的。叶伯巨旁征博引,以史为鉴,指出朱元璋慷慨分封藩王这一政策潜在着重大弊端,大明帝国在数十年后难免会重蹈西汉、西晋爆发内乱的覆辙。


叶伯巨说得很对,但朱元璋作为主宰天下的皇帝,不肯认错,也不能认错,于是以“离间吾骨肉”(《明史》)的罪名,将叶伯巨逮捕,从平遥押解至南京,关进刑部大狱。当年,叶伯巨受尽折磨后,在狱中活活饿死。


虽然不肯认错,但朱元璋对叶伯巨的谏言还是引起了重视,他规定,藩王之间不许相互往来,没有诏令不许入朝,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后,另一王才能启程。朱元璋此举,目的在于防止诸王相互串联,避免对朝廷造成威胁。朱元璋虽然用心良苦,但历史无情地教训了执意逆流而行的朱元璋,因“分封太侈”造成的后遗症在日后还是以灾难的形式应验了。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鉴于各藩王权力过大,实力雄厚,决定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也就是叶伯巨被囚死二十多年后,无法忍受削藩的燕王朱棣起兵反叛朝廷。“靖难之役”打了四年,虽然朱棣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战争导致数百万苍生丧命,大明帝国经受了一次特大灾难,正如叶伯巨所预见。叶伯巨虽然冤死狱中,但他以先知卓见、耿直敢言之誉载入史册。


*作者:刘秉光,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历史学者,今日头条签约作家。已出版《历史上那些帝王们》《你所不知道的帝王》《笑谈囧闻趣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